台湾2016 年领导人选举拉开序幕
发布时间: 2015-05-01 08:58:00
台湾2016年领导人选举拉开序幕
□张顺
随着民进党提名蔡英文参选,国民党启动党内初选程序,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逐渐拉开帷幕。目前,国民党由于“九合一”地方选举惨败,在岛内的实力与角色都被重新谨慎评估,最终由谁参选、特别是党主席朱立伦能否站出来代表国民党参选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民进党候选人虽然早早定于党主席蔡英文,但其两岸政策短板过早受到各方的检视和质疑,是否能有所突破也备受关注。除此之外,国民党能否有效应对当前的不利局面、蔡英文的副手人选以及柯文哲等“第三势力”将扮演何种角色等,都是近期选情的重要看点。
国民党该如何出招
去年“九合一”选举后,到底谁会是国民党2016年“总统”选举的“救星”一直是舆论热点。但近半年过去,国民党“总统”候选人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冲出来的洪秀柱于5月18日完成2016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内初选的第二步:参选登记。她带着6万多份党员连署书和700万元新台币参选支票到国民党中央党部,装连署书的纸箱是红砖的造型,令人想到她抛砖引玉的初衷和无玉出头、红砖成玉的意外。
自参选以来,洪秀柱仍保持自己绰号“小辣椒”的斗志,她的参选声明掷地有声:依道不依势,依志不依力。“人民不是从政者攀往权力的鹰架,人民事实上是承载整个屋子重量的地基,覆舟之水,亦可载舟,接纳新的思维,接受人民的鞭策,开放决策和资源,我们永远不会输!”
但选举是一场战争,既要有道有志,也要有势有力,选举资金、选战策略、造势宣扬、投票动员都要到位。如果2016台湾的选举真是两个女人的战争——洪秀柱对上蔡英文,将也是一场体量不对等之争。洪秀柱教师出身,从政后一直未离开过国民党和“立法院”,缺乏基层行政资源和金脉支持,再加上国民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这场艰难的选战尚有待观察。
国民党有能力参选的不出战,这可能在台湾选举史上首次出现,连秘书长李四川都无奈地说:“A咖(角色)不出来,出来的都是勇咖。”国民党内和一些支持者急得跳脚,一位资深政治评论员称:“2020还很远,选举的变数很多,集中精力打2016,未必没有胜算,大家不要想太多了。”
马英九两次选举的操盘手金浦聪在辞职后曾经批评:“国民党的文化虚伪、矫情。”而虚伪和矫情都要想太多。现在洪秀柱完成登记,国民党是全力支持洪秀柱,还是启用“征招”办法抬出最有战力的人选,还不见端倪,难怪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语带嘲讽:国民党高深莫测。
按照国民党的规定,如果无人或只有一人登记参选,但民调支持度不过30%,提名委员会可另提人选上报通过,被提名人除非不要党籍,否则就要被“征召”作为候选人出战。彼时出战是“被逼”,预先为败选免责,不会影响下一步前程。但这一招已被台湾舆论戳破,如果有实力的选将真通过这招出线,国民党未选先难看!自曝其“虚伪矫情”。
现在看来,洪秀柱有代表国民党参选2016的可能性,不知是感佩她的勇气还是相信哀兵必胜,国民党支持者和台湾舆论越来越关注和倾向于她。据台湾媒体报道,洪秀柱拿到的党员连署书既有马(英九)派,也有王(金平)系和拱朱(立伦)阵营,赢得党内支持是最关键一步。有关媒体曾发文:为何不成人之美?文章指出“玉无心,与砖无异,今日砖可成明日玉”,呼吁支持洪秀柱。文章为洪秀柱支招:把蔡英文的空心菜彻底剥到最后一层,让选民看到其中并无一物;另一方面,将政策特别是两岸政策说得清清楚楚。台湾《中国时报》载文称:国民党应该感谢洪秀柱等人愿意跳出来,否则一个百年历史的政党,还是执政党,竟无一人参选登记,能好看吗?国民党怯战就罢了,好不容易有不怯战的洪秀柱、杨志良,应该抱着鼓励的态度,乐见他们把国民党这个冷得进了冰冻库的选举冷灶烧一烧。
好在还有洪秀柱!但国民党下一步如何行动,是支持洪秀柱还是“征招”大将?是敷衍应付还是全力备战?就看国民党如何出招了。
民进党两岸政策亟需摆脱质疑
自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民进党“自我封锁”的两岸政策就成为无法摆脱的软肋,2012年“大选”时蔡英文就败在两岸政策这“最后一里路”上。2016年“大选”,蔡英文以空前的高声望再次代表民进党出战,但其两岸政策依然避实就虚,遭到各方质疑,未来能否做出务实调整是一大考验。
面对各界的疑问和要求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压力,蔡英文先后两次做出两岸政策宣示,语调一再放软。2015年1月21日,已经笃定代表民进党参选的蔡英文在就任党主席后首次召开的“中国事务委员会”上,就两岸交流提出“三个有利、三个坚持”原则,即有利于“国家”自由民主发展、区域和平安全稳定、两岸互惠互利交往,坚持政府决策须充分民主和透明化,交流过程须多元参与机会平等、交流成果须维护公益和社会共享。4月9日,蔡英文在任内第二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上声称,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维持两岸现状”,维系台湾和平稳定及持续两岸关系稳定发展,“这是两岸关系的核心”,是民进党执政后“致力的目标”。
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说”随即遭到各方批评和质疑。“维持现状说”虽然回避了“台独”、“主权”等刺激大陆的字眼,并突出“维持现状”的“核心”、“目标”,以回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民意要求,但由于避谈作为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九二共识”,蔡英文再次被批为“空心菜”。不仅国民党、蓝绿学者在第一时间批评蔡英文没有“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如何维持两岸现状?就连李登辉也忍不住表示蔡英文如何维持现状应该有个做法。吕秀莲更是质疑称,大家都很容易讲维持现状,但是蔡英文要讲清楚现状是什么,再来支持她。迫于各方压力,蔡英文于4月17日补充称,两岸政策会在将来有步骤地向民众进行报告。
民进党两岸政策摆脱质疑的关键在于承认“九二共识”或提出替代方案。国台办已经明确指出,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无论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说怎么变换说辞,没有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只能是一种空谈,被指责是“骗选票”也不足为奇。6月或7月,蔡英文将赴美访问,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底牌届时很有可能揭晓,就看民进党能不能提出对“九二共识”的妥善处理方案。
未来选情三大看点
从目前观察,近期岛内选情还有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国民党能否借两岸政策优势打出绝对反击的气势。由于2016年“大选”与“立委”选举同时进行,如果国民党惨败,不仅将失去执政权,还会在“立法院”失去主动权,这对国民党未来东山再起极为不利。因此,无论最终谁出线,紧接着就必须设法激起国民党绝对反击的气势,起码要能稳住蓝营基本盘。有舆论出谋划策,敦促国民党尽快推动党务改革以重塑形象,促成国民党与亲民党、新党泛蓝大团结等。但主要的着力点还是应放在追打民进党两岸政策短板上。5月2日至4日,朱立伦率团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赴北京与习近平总书记会面,受到两岸各界的肯定。这让人联想到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陆,在与胡锦涛会面时共同提出“和平发展五项愿景”,打开了两岸关系新的前景。未来国民党能否继续利用好手中的“两岸牌”,逐渐翻转选情,各方拭目以待。
二是蔡英文副手人选何时揭开面纱。副手人选虽然不是蔡英文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但很快也要提上日程。挑选副手的关键是“互补性”,以扩大民意基础。蔡英文是女性,应该选择男性副手;蔡英文在绿营选民的支持度已经很高,就要挑选偏中间或偏蓝的副手。2012年“大选”时,蔡英文想尽办法争取名望极高的财经专家、“8A级央行总裁”彭淮南出山,最终在彭淮南的两次严辞拒绝之下才罢手。在2016年蔡英文会选择何人做副手同样令人好奇。如果再次向党外招揽,有哪些重量级人物可选,会不会选择一直倚仗的政策幕僚林全?如果回到党内,前主席苏贞昌与她积怨已深,2012年时就曾拒绝她,况且蔡英文此次也不太可能属意苏贞昌;另外两大“天王”——高雄市长陈菊也是女性、同质性太高,台南市长赖清德已明确宣布不参选、不任副手;“九合一”选举中冒出的“新星”县市长如台中市市长林佳龙、桃园市市长郑文灿等倒是可以考虑,但有做满任期的执政包袱。总之,蔡英文怎样挑选副手,是即将到来的一场好戏。
三是“第三势力”将扮演何种角色。“第三势力”主要是指蓝绿两大政党阵营之外的力量。2013年“洪仲丘事件”后岛内“第三势力”日益活跃,不仅投入“九合一”选举,对2016年“立委”选举也有规划,目前在台前的包括台北市市长柯文哲,以及“时代力量”、社会民主党、国民党等政党,“基金侧翼”等社会团体。其中以无党无派、台大医学院外科医生出身的柯文哲最受瞩目。2015年3月,柯文哲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提出“一五新观点”,明确表示“一个中国不是问题”、“尊重既有政治基础”。这在两岸间引起热烈反响,也展现出何文哲在两岸关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企图心。台北与上海将于今年8月举办“双城论坛”,柯文哲届时会不会有进一步的表态,将以何种姿态加入两岸赛局,值得持续观察。其余各势力——“时代力量”和社会民主党的前身都是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组织的“公民组合”社团,民国党由前国民党“立委”徐欣莹和前亲民党“立委”陈振盛筹组,“基金侧翼”是南台湾青年组织。上述势力都有参与2016年“立委”选举的计划,也都有一定的蓝绿背景,未来与国民两党势必会有竞合关系。这些都将会对2016年“大选”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