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森:咨政建言的“智多星”

发布时间: 2014-08-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马凤森:咨政建言的“智多星”

□ 余人

说到“智多星”,也许您一定会想起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中的军师吴用,他足智多谋,为水泊梁山中的将领们献计献策,使梁山好汉们打仗无往而不胜,因此被誉为“智多星”。在当今,像吴用这类足智多谋者,在中国被称为“高参”,在外国则叫作“智库人物”,他们经常为领导部门建言献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293,浙江省知联会向全省的理事发出了《关于表彰马凤森同志建言献策作出突出成绩的通报》,由于马凤森执笔的《关于加快发展浙江省医药产业的建议》调研报告,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因此省知联会给予通报表彰,并号召全省的知联会理事和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向马凤森学习,积极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多献有用之策,多建务实之言,进一步提升建言献策的水平,努力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凤森是浙江省政协委员、省知联会常务理事、浙江工业大学药物分子生物研究中心负责人。据记者了解,浙江知联会成立以来,发出类似表彰通报还是不多的,马凤森是如何取得这一突出成绩的呢?带着一些问题,记者于922日下午来到浙江工业大学,对他进行了采访。

一位不断追求进步的优秀专家

  196210月,马凤森出生在浙江省缙云县。他从小就酷爱学习,勤于思考,追求进步,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缙云中学读书,成绩都很好。19818月,他从丽水师专化学系毕业后,便被分配到遂昌城关中学任化学、生物学、英语教师。

  为了追求进步,19859月,马凤森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的研究生,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邵靖宇、朱寿民教授。在读研期间,他表现突出,担任了团支部书记、校研究生团支部委员、研究生班班长。

  19889月,马凤森获得浙江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同年10月他进入杭州第一生物化学制药厂。在基层他安心工作,积极上进,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技术科长兼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技术副厂长等职。2000年企业整体改制后,他担任杭州国光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0052007年,他兼任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生命科学院顾问。在专业技术方面,马凤森也有广泛的影响。他现在担任了浙江省药学会理事和生物制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委等;1999年起入选历届杭州市市级领导干部联系的突出贡献专家(生物医药),是医药产业方面的著名专家。

  20079月,马凤森正式成为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教授。他主编出版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重点教材中的《药事管理学》和《药剂学》等并承担浙江工业大学药学工商一体化班和工程硕士的《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的《药物制剂新技术进展》课程、研究生的《新药研究与申报》、《药事管理学》和《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等课程教学,广受学生欢迎,两年获药学院学生评教第一名,并荣膺浙江工业大学2010-2011学年教学质量优秀奖。多年来,他还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委、浙江省育才工程评委、浙江省工业新产品新技术评委、杭州市“521”和台州市等地的海归高层次人才及其创业项目评委等;受邀指导或参与宁波、台州及江苏南通等多地的生物医药或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等;受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协联合委派多次作为省“希望之光”活动的生物医药专家服务丽水、金华、舟山等地;作为浙江省药学会生化药物专委会副主委多次赴台州、衢州、湖州(安吉、德清)等地服务。

马凤森在社会活动方面非常活跃,由于表现突出,他历任杭州市青联七届常委,八届、九届副主席,浙江省青联七届委员(科学技术组组长);杭州市政协七届、九届委员、八届常委,杭州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专委会委员,杭州市公安局特邀监督员,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员;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等职。现在还担任了杭州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浙江省青联荣誉委员。

  经过多年的奋斗,马凤森曾获得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杭州市“讲理想、比贡献”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杭州市二商局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十优青年知识分子,浙江省五小革新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他主持和参加的项目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商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杭州市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二等奖、杭州市第二届统一战线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等。

一份调研报告

获省主要领导重要批示

  马凤森长期在基层企业工作,2007年调入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在新药研究开发、药品生产技术管理、重大项目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承担并主持过多项浙江省和杭州市重大科研项目,完成《快速血糖试纸》《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等50多项国家级新药和仿制药研制报批和多个原研制产品的工艺革新和标准提高。他是多个产品国家标准的起草者,主要参与完成企业整体转制和合资以及企业迁建GMP改造等重大工作。曾撰著和发表《蛋白质催化的肽合成》等数十篇论文、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政府工作专题建议。正因为他在医药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委统战部和省知联会为充分发挥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和知联会重要成员在“两创”和“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中的作用,便把有关加快发展浙江省医药产业的课题调研的重任交给了他。

  马凤森接受这一重任后,在半年多的时间内,他先后走访浙江省经信委、省卫生厅、省药监局等政府部门,多次深入医药企业实地调研,经常与医药专家交流座谈,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然后集中精力敲打着电脑的键盘,将一篇6万多字、100多页的调研报告初稿写出来。然后他几乎放弃了自己的节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在办公室里对调研报告作了一次又一次认真的推敲和修改,直到满意才交给浙江省委统战部的领导,再上报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审阅,可以说这份报告凝聚了马凤森教授的许多智慧,耗费了他的大量精力,当然也翻开了浙江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20127月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在审阅了马凤森执笔的《关于加快发展浙江省医药产业的建议》调研报告后高度重视,分别于730日和81日作出重要批示。赵洪祝在批示中指出:该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数据翔实,事例具体,对我省医药产业渐失优势深感忧虑,同时又充满振兴这一产业的激情与期待,所提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很有分量。医药产业是我省既定的11个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之一,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应予更多重视和支持。赵洪祝还将将这份报告批转给省政府以及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等部门一把手,要求作专题调研,并制定一整套措施加快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随后夏宝龙省长和毛光烈副省长分别主持召开专题或常务会议,研究具体行政举措,以切实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转型优化、做大做强。其中调研报告中的一些建议和数据,已被浙江省相关主管部门采用。

  因此,在浙江省知联会二届二次理事大会上,马凤森被评为“杰出知联之星”。

一个新的调研报告

又送交省领导审阅

  记者在这次采访时,一走进马凤森的办公室,就看见他在为一个即将交给浙江省委统战部领导的新调研报告认真推敲细节和相关数据。他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他只陪家人吃过一顿饭,其他时间都是在办公室里忙这份报告的事。

  原来,马凤森今年又接受了浙江省委统战部、省知联会的一项重任:担任了浙江省委统战部及省知联会“做大做强浙江省医疗器械产业”课题专家组组长,又执笔撰写了一个《关于做大做强浙江医疗器械产业的建议》调研报告。他除了走访浙江省经信委、药监局、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外,还与浙江省知联会林金德秘书长深入到温州、金华、杭州等地的有关部门和企业开展认真调研,召开座谈会,历时数月,最后经反复修改论证,好不容易才将这个90多页、5万多字的调研报告写好,现在这份报告已交给浙江省主要领导审阅。不久,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等领导又作了重要批示,并交有关部门研究落实。

  在采访中,马凤森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医疗器械产业在我省乃至我国,都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我国现在各大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只有一些低端的产品是国产的,大多数中高端的医疗器械则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价格很贵。这主要是由于我省乃至我国以前制造业水平太低所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制造业水平已经大幅提高,现在已经具备生产中高端医疗器械的能力,就像我们浙江温州的制药设备、永康的小五金制造、宁波的小家电,以及绍兴的轻纺制造业,都还是比较先进的,加上我省很有特色的信息软件产业,如果让一部分能力强的企业转产医疗器械等产品,这将成为浙江工业转型升级的一条新路,有利于优化改进浙江医药产业一直来的药品强器械弱的产业格局,更可构筑浙江省生命健康产业的坚实基础,意义重大,前景十分良好。我们可以预见,这将是又一份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好报告。同时,2013年他还代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负责编制并通过浙江省经信委等九部委联合论证的《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示范试点方案》,亦将为引领产业发展转型提供重要指导。

责编/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