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318:中国最长的“景观大道”

发布时间: 2014-08-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森林湖泊、雪山峡谷、藏族村寨、丹巴美人谷……因沿线“串”起了绝美的人文风景,堪比美国66号公路的318国道,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它东起上海人民广场,途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2014年夏天,笔者历经一个月的骑行,沿途收获了绝美风景和独特经历——

绝美318:中国最长“景观大道”

□ 张东亮

《逍遥骑士》带笔者一路向西

  笔者骑行318国道的动力,源自一部美国老电影《逍遥骑士》,看过这部充满否定与叛逆的公路影片后,笔者的青春激情一瞬间被点燃了,发誓也要像主人公一样放下生活中的牵绊,跨上摩托车,开启一段中国公路式的旅行,并用摄影机记录全程。

  很快,与美国66号公路、阿根廷40号公路齐名的318国道,吸引了笔者的眼球。这条中国最长的景观大道,从繁华上海到神秘西藏,沿线密布的景点,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在中国大地上连接成一条绝美的“项链”!

  笔者的坐骑是一辆200cc排量的单缸风冷摩托,6月初,笔者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

  上海至浙江是一段阳光晴美、清风拂面的舒心旅程,沿线高楼林立,蓝天白云与绿树红花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横跨中西部的318国道,几乎就是沿着北纬30度线前行,那些伟大的景观不是在道路两旁,就是散布在国道南北不出200公里的范围内: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庐山、鄱阳湖、洞庭湖、天柱山、神农架、三峡、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峨眉山……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景观,再向西行,闯入视野的却是一道道令人欣喜的异样风景!

从丹巴“美人谷”到佛教圣城

  12天,笔者的摩托车一路呼啸,来到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康定县。如果把川藏线视作318景观大道中最美的一段,甘孜州则是川藏线穿越四川境内时,景观最集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无论是嘉绒藏族居住的丹巴,还是康巴藏族居住的康定、理塘、稻城,无不都落在甘孜州境内。

  甘孜,自宋代以来,就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和要冲地带。这里是中国地理上的一个奇特所在,它既有高寒地带的荒凉,也有河谷地带的富饶;它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它远在深山,却早已名满天下。这里是横断山区的腹地,它既有神秘封闭的一方静地,又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静僻与繁华在这里合二为一,荒凉与智慧在这里和谐共处。

  丹巴则是新兴的旅游胜地,十年前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雪山、草原、海子、温泉、大河、藏寨、碉楼、喇嘛寺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经过一天的舟马劳顿,傍晚时分终于来到了丹巴县的甲居藏寨,住宿在一个称作“甲居三姐妹”的藏式家庭旅馆中。甲居,藏语本意是指“百户人家”的意思。依山而建的具有嘉绒藏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却又整齐划一。

  甲居的藏房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藏房。一般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甲居的藏房多为四层,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储藏室和锅庄房,三层作起居室和经堂,四层被称为“拉吾则”。拉吾则的含义是曾经建造碉楼的地方,它暗示着这里本应是碉楼的位置。丹巴藏寨的房屋都有一个帽形的顶层——拉吾则,它很像牦牛头,代表着丹巴人的牦牛图腾崇拜。从侧面看,均是月牙形造型,从宗教意义上讲,它们代表四方诸神。由于三层和四层的面积逐级递减,因而在二层和三层的屋顶上分别形成“L”形平台,可供晾晒粮食和家人休憩。

  甲居藏寨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的精美,而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从大金川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延伸到卡帕玛群峰脚下,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农田之中,红白色相间的藏房散落其间。在著名的墨尔多神山呵护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生活于此,宁静安详。

  除了丹巴,位于康定西部的新都桥镇,也是318国道上的一颗明珠。新都桥海拔约3300米,并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观,但沿线却有十余公里被称为“摄影家走廊”。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友,夏日的草原、小溪、山峦、藏寨、柏杨、神奇的光线,令人留恋忘返。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新都桥看到蜀山之王——贡嘎金字塔般的主峰。

  17天,笔者带着一车尘土来到了高原小城理塘。理塘于许多人而言既陌生又熟悉,“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我一飞。不会远走高飞,只到理塘一转就回”。这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据说后人就是根据这首诗在理塘找到了他的转世灵童。理塘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它与多位达赖喇嘛有关(三世、六世、七世、十世等),理塘在当地藏族人心中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原圣城。理塘又是一座“世界上离天最近”的康巴小城,海拔4000多米,天空纯净一如史前,阳光和时间都显得绰绰有余。酥油飘香的寻常巷陌,曾是转世活佛的故居;高洁的格涅雪山,与晴空亘古脉脉相视;夕阳下牦牛归去的方向,飘来青稞酒的醉人芳香和康巴汉子热辣的情歌……笔者欢欣地徜徉其间,不时按动手中的相机快门。

路上的人们比风景更美

  23天,笔者从西藏东南的波密出发,此时在318国道上已经走过了4000公里。公路在森林中穿行,笔直的道路把森林分成了两半,阳光从树梢透射过来,风轻云淡,时不时看到蓝天下圣洁的雪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公路了!

  进入西藏后天气变化极快,半小时内能从晴天变成大雪,尤其在4000米海拔的高山上,气温极低。这天,当笔者推车走到海拔5000米的嘎宗山顶时,看见一个骑行者蹲在路边,一动不动,似乎快被冻僵了。笔者给了他半块巧克力,他也不吃,只是用麻木的眼神看着笔者,面色惨白,呼吸微弱。那是笔者第一次目睹这样的场景,第一次感到死亡离自己很近。

  危急时刻,一辆去成都的军用大卡车途经此地,搭救了那位驴友。笔者坚持没有下山,而是在藏族牧民的帐篷里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热情的牧民们用热腾腾的耗牛肉和酥油茶款待笔者,还给笔者送来一床厚厚的棉被,善良的藏族同胞令人倍感幸运和温暖。

  历经32天骑行,笔者终于在75日抵达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这里的海拔只有1770米,是西藏12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海拔最低点之一,日夜奔流的波曲河成为中国与尼泊尔两国的分界线。就在这条水面不宽、水流却十分湍急的河面上,架有一座象征中尼两国人民时代友好的大桥——友谊桥,它正是318国道的终点。

  走进天蓝云白的樟木镇,中尼双方的运货车从早到晚川流不息,内地商客、中外游人、尼泊尔商人、小贩,以及两国边民,一年四季充斥着小小的樟木镇,镇政府的人说,别看樟木镇小,它可是西藏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也是西藏人口最密集、流动最频繁、车辆最集中的地方,人称西藏的小香港,不夜城。

  一路上,笔者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两座,4000米以上的山十几座,更有闻名于世的怒江72拐、连绵的雪山、湖泊、草原、原始森林、温泉、河流、原始的村庄,眼前的风景千变万化;又因这条景观大道横跨中国东中西部,让笔者揽括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真是大饱眼福!

  通过这次饱览了祖国半壁江山的318骑行之旅,中国于笔者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宏大却虚妄的名词,笔者用身体和车轮一公里一公里地感受了它。这条最长国道沿途的每一个城镇,每一个村庄,每一个笑容可掬的当地百姓,每一处壮美的风景……都让笔者深深地爱上了——中国。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