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岳说雁荡

发布时间: 2014-02-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三山五岳说雁荡

□ 陈泉永

温州乐清有个雁荡山,雁,飞荡在山间,听其名便觉得联想无穷,令人神往。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题玄武禅师屋壁》:“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说的是不知在哪一年,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这玄武禅师的屋壁上满壁画了这一幅隐士居地的风景图,鲜红的太阳映照着石林,云雾缭绕;青天边接着江海,日夜奔流。志公和尚的禅杖飞舞靠近白鹤道人的仙鹤,高僧乘木杯渡海轻快敏捷得连海鸥都不惊动。看了这幅壁画,就好像得到入庐山的道路,真的要随慧远高僧远游。这里杜甫的诗是不是在说雁荡山?或者顾恺之的画是不是在画雁荡的山水?我总觉得他们说的就是雁荡山。这里的一石一草一木都可入画,潘天寿大师在世时就经常去雁荡山,所以,他的作品中画雁荡的风物极多,在他笔下,那些小草石头还有蛤蟆都可登上大雅之堂,而且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有“三山五岳”这一成语,传说中的“三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古人皆神往之。《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从此以后三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说、戏曲、笔记中经常出现,然而这个三山只是传说,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后人为了延续三山五岳的美丽神话,就在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间选择了新的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也记不得几度到过雁荡山,反正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都去过。春有春的生机,山涧鸟语花香,空气沁人肺腑,飞石俯仰有度,流泉淙淙作响;夏有夏的骚动,物种丰富多采,植物欣欣向荣,蝉唱蛙鸣声此起彼落,飞瀑好像仙人击鼓,给人有一种激昂的冲动;秋有秋的韵味,红叶斜阳,装点关山,深秋的傍晚,这边太阳刚下山,那边山月已初升,一片蓝天,静静的雁荡山,值得令人品味;冬有冬的妩媚,虽然少雪,但植被丰厚,游人少时,整个雁荡山静静的宛若闺中处子。

江南的山水没有北方的高、峻、险、绝,但是,徜徉在雁荡的山水间,在我的眼中,山,好像一个个士兵排列其间,有一种顽强不化的气节,山崖连岗数面,鬼设神施,秀出争雄姿势,极有南疆北界的意境。这里的山,同样有着高、深、博、大的本质,风格简洁,内含正直,兼有青松磐石的风格,好比仁者。水,首先表现出它的勇敢。大龙湫的水,毫不犹豫,飞流直下何止三千尺,那怕粉骨碎身,蹈深不疑。记得一位诗人有几句诗,“我是山涧清泉,有不平,我就有歌声”,这里的水,同样自上而下,由高及低,缘理而行,历险致远,川流不息,直奔大海,好比智者。徜徉在雁荡的山水间,用不着攀爬,好似古代文人,策杖而行,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到这里,看南山云,读古人书,水声入耳,道心在怀,才感悟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个道理。

到雁荡山,写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的人极多,特别是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被称为“雁荡三绝”的景区和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更为人们津津乐道。雁荡山具有地形复杂、景象丰富、一景多象等景观特点,所以雁荡山最可圈可点之处是奇。奇在岩石流纹造型特殊;自然景观非同寻常,地貌特点既有出人意料的险,又有变幻莫测的美;奇在鬼斧劈岩,神工插屏。我们惊叹大龙湫拔自绝壑的高峰,品味半屏山犹如屏障横断大海,威镇巨澜,怒截狂涛,气势雄伟,险峻壮观。还有那些千姿百态大大小小的瀑布、云洞险要的栈道;还有在中雁荡山中游弋时,往往感到山穷水尽时,一转弯,便有一泓山泉朴面而来,峡谷幽,杂树婆娑,清潭照人,真可谓别有洞天。

责编/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