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茨瓦纳:神秘的非洲“牛王国”

发布时间: 2014-12-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博茨瓦纳:神秘的非洲“牛王国”

□杨纪

政府部长都养牛

  记得来博茨瓦纳之前,从博茨瓦纳出差回国的同事拿出一大包牛肉片在办公室分享,一尝之下,被“震惊”的味蕾转瞬间“刺激”了所有神经。薄薄的、黑红色的、极有韧性的肉片,爆发出浓郁、纯正的牛肉香味溢满唇齿——这是和国内的牛肉截然不同的味道,仿佛可以感觉到这头牛“生前”一定是饮食健康、锻炼充分。

  同事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推介”:“博茨瓦纳拥有世界上最棒的牛肉,那里牛肉是可以放心生吃的。而且,博茨瓦纳出产的牛肉有60%出口欧盟,是牛肉出口欧洲最多的国家。”接着,同事扬扬手中的牛肉干:“这就是用生牛肉腌制风干的……”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吃了生肉!

  进入位于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与牛联系在一起的。总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的博茨瓦纳,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性气候,这里虽然耕地不多,但拥有广阔的草原,即使是那些荒漠地区,也都被野草和灌木林覆盖,这为养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于是,该国就逐渐形成了以养牛业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格局。

  博茨瓦纳的人口近170万,约有80%的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养牛业。该国约有240万头牛,最多的时候曾超过500万头。在这个国家,一个人的财富同饲养的牛数成正比:牛越多越富有,其社会地位就越高。人们将自己的财富以牛的形式“储存”起来,手中有了钱,往往不会存银行,而是积攒起来买牛,缺钱花就卖几头牛。所以,上至部落大酋长及军政高官,下至平民百姓,少者拥有几头或十几头牛,多者有数百头乃至上千头牛。商行老板、大企业主和那些高级官员拥有数千头牛,在当地并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有人开玩笑地说,在博茨瓦纳,牛的“普及率”比手机更高。

  住在城市的人基本都在农村有农场,在那里养着牛,由亲属或雇人看管。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在城市上班的人们便驱车到农场,放牧耕种,享受田园生活。返城时,常常会带回满满一车农产品,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其乐无穷。

  很多住在市郊的人们,房屋周围通常会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长满杂草灌木。这些人索性就“因地制宜”,就地放牧了。所以,在城乡结合部的公路旁,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甚至在城市里,有时也会看到三五成群的牛徘徊在路中央。这样的景象通常会让很多游客大感惊讶。

农场里不见牧牛人

  说来非常有趣,博茨瓦纳的牛似乎都性情温顺,放牧极其省心。只要有草有水,它们吃饱喝足后就在原地休息,一般不会走散,几乎从未见到过这些散养的牛群后面跟着牧牛人。不禁担心这些牛会被偷被抢或是走失。当地人解释说,一般不会有人偷牛和抢牛的。而且,即使某一头牛走失了也没关系,因为牛角上挂着写有主人姓名、地址、电话的小木牌,总会有好心人打电话通知主人或者将牛送到主人的牧场。

  但博茨瓦纳的牛也有“霸道”的一面。有时,在公路旁觅食的牛,也会“心血来潮”跑到公路上,就会出现严重的占道和堵塞情况。

  在博茨瓦纳,外来人员会切身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牛的世界里。在首都哈博罗内的大街小巷里,许多人的着装上印着牛的图案,商店里许多商品以牛作商标,流通的货币上铸有一头公牛,总统府和议会大厦上方挂着的巨大国徽中央是醒目的牛头像;驾车在马路上行进时不时会被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挡住……

  博茨瓦纳的全国性节日很多,但最热闹的要数每年7月举行的牛展览和评比活动的博览会,届时人山人海、牛山牛海,规格非常隆重。庆祝节日或者举办某项传统仪式,博茨瓦纳人要宰牛,摆“牛肉宴”。遇有盛大隆重的庆典,总要宰杀百多头牛,号称“百牛宴”。

没有牛是娶不到媳妇的

  初到博茨瓦纳乡下,午饭时意外地发现,这里家家户户的小屋前都是“炊烟袅袅”,却不见一个烟囱。走近一看,原来人家做饭,既不是在家里,也不用灶台,而是在门前的空地上搭起瓦罐、陶罐,燃起柴火做炖肉。不久前,我们参加博茨瓦纳哈博罗内大酋长举行的一个大型集会,现场领略了这种土得掉渣却又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露天“厨房”设在部落集会中心旁边的“牛羊认领处”。说白了,这里就是个大的牛羊圈,有50米见方,四周是围墙。

  走进围墙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堆新鲜的牛粪。见我们好奇,一位小伙子解释说:“我们刚杀了一头牛,是要做‘塞斯瓦’用的。”塞斯瓦是博茨瓦纳最典型的一种炖肉,把牛羊当场宰杀,然后炖上半天。等熟透的时候,肉自然变成了肉末或肉丝。

  另一侧,有四五个当地女子围坐成一圈,她们面前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大块牛肉,正在不紧不慢地用小水果刀割肉吃。在这几个女子背后有好几大盆“坚硬的稀粥”。这种主食被当地人称作“巴巴”,是用玉米、高粱、小米面熬成的,吃起来很有嚼头。

  这时,从远处走来两个妇女,她们各拎着一桶水倒进盛肉的塑料桶中,简单地洗过肉后捞出放进陶罐里。此时,远处已架起七八个火堆,能盛3050斤肉的陶罐架在上面,里面水已经烧开,白沫从盖子的缝隙处渗出来。炖好了的牛肉香味扑鼻,尽管只放了些简单的非洲佐料,然而吃起来却鲜香无比,别有一番风味。

  当地流行这样一句话:“在博茨瓦纳,青年人没有牛是娶不到媳妇的。”这恰当地反映出牛与民众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在博茨瓦纳,男女订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牛作为聘礼。所送的牛越多,说明姑娘的身价越高。女方的父母也要送几头牛作为女儿的嫁妆。到正式举行婚礼时,男方家要宰杀几头牛,办一场别具一格的“全牛宴”。

  席间,主人给每一位来宾送上一只盘子,里面盛着撕成丝状的牛肉,上面浇有带着辣味的佐料,还有青豆和米饭等。众人围成一个个圆圈,席地而坐,左手托着盘,右手抓着食物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人们边吃着牛肉,边谈论着那些感兴趣的话题,不时地向新郎新娘说几句表示祝福的话。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来宾手中的盘子里,男性的是牛肉,女性的是牛杂碎。原来,这也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连许多当地人也说不清道不明。夜间,无数的火把将婚宴现场照得通明,人们吃饱喝足后,新郎新娘邀请来宾们唱歌跳舞,婚礼仪式达到高潮。

  有关资料显示,博茨瓦纳的养牛业与钻石业、旅游业并列为该国三大支柱产业。就该国的国徽和货币上都有牛头像可见,博茨瓦纳的牛确实“很牛”!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