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鹏与初创时期的中共中央统战部

发布时间: 2014-12-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童小鹏与初创时期的中共中央统战部

□王凡

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出生于1914920日,2014年是他诞辰100周年。他的一生经历丰富,特别是跟随在周恩来身边20余年,使他个人的经历与许多重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在其人生中,又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中共中央统战部担任领导工作,而且全程参与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创立过程。其中的许多细节,恰恰可以通过对童小鹏个人经历的追忆而得以重温。

成为毛泽东秘书的秘书

 193661,红军大学在瓦窑堡正式创立。当时中共中央的负责人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来参加了开学庆典。

  红军大学初建时,学校学员分班不叫班,而是叫科,时为红一军团保卫局秘书童小鹏被分在一科。一科的学员大都是红军师级以上的干部,科长是陈光,政委是罗荣桓。

  然而,在红军大学上课不到两个星期,童小鹏又被调到中央军委二局工作。他当时内心是不太愿意的,好不容易才有个学习的机会。因此他找到教务长罗瑞卿,说自己虽然到二局工作,但希望还能抽工作空余时间到红军大学来听课学习。罗瑞卿很帮忙,亲自就此和中央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联系,并征得了曾希圣的同意。于是,童小鹏到二局工作后,一有功夫就跑去红军大学上课。这种边工作边学习的生活刚过了一个多月,二局同意他重回红大学习。

  当时红军大学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教室是石洞,教师的讲台、学员的坐凳都是石头。来红大讲课的毛泽东见此情景,诙谐地对学员们说:“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可学习的是人类最先进的社会科学。”

 1936813,红军大学校长林彪突然把童小鹏叫去。说话一向简洁的林彪就对他说了一句话:“毛主席找你谈话,要调你去工作。”

  童小鹏随后就去找了军委机要科科长叶子龙,叶子龙带他到了毛泽东的办公室。让童小鹏想不到的是,他第一次和毛泽东的“亲密接触”,竟是挨了毛泽东的好一顿批评。毛泽东披头就问道:“你为什么不愿意在二局工作?”

  毛泽东的责问,让童小鹏面红耳赤,不知如何作答。但毛泽东的批评却一发不止:“分配了一件工作不能够随便不做,如果大家都这样,那就连仗也打不成了。如果煤炭工人都不去挖煤,那所有的轮船、火车、工厂也就不起作用了。二局的工作并不怎

么苦,就是苦,为了革命也是要忍耐的。红军应有它的纪律,不能任自己去挑选工作……”

  在批评之后,毛泽东语气缓和了下来:“你是很好的同志,还是青年,前途远大,应该知道这些。现在调你来这里当秘书,你还可以去红大听课。”

  第二天,童小鹏便来到中央军委机要科,当时的机要科有李质忠、叶子龙等七八个人,他和李质忠、叶子龙两人住在一起。虽说童小鹏被任命为毛泽东的秘书,可过了许多天,毛泽东有事还是找叶子龙,一直也没有找过他。不少人都和童小鹏开玩笑说:你是毛主席的“名誉秘书”,实际上是毛主席秘书(叶子龙)的秘书。

跟了周恩来源起于“半分私念”

 1936121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给中共中央去电,请中共派人到西安,共商扣押蒋介石之后如何解决等重大事宜。中共中央随即决定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组成代表团前往西安。

  童小鹏在得知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要带报务员和译电员同行的消息,便生出自己随团前往的念头。他从小就牙不好,参加红军后长期受龋齿的困扰,苦不堪言,到陕北后更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因此他想,随团到西安,一方面是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是大城市医疗条件好,可以顺便把自己的龋齿彻底地根治一下。

  童小鹏把自己的想法跟叶子龙说了,叶子龙建议他直接找周恩来。童小鹏来军委机要科后,和周恩来见过面,但从来没有单独和周恩来说过话,心想第一次单独说话就提个人要求是不是影响不好。但忍不住龋齿折磨的痛苦,童小鹏还是在一次给周恩来送电报的时候,鼓起勇气把自己想随中共代表团去西安的愿望对周恩来说了。

  让童小鹏想不到的是,周恩来听了他的想法后,并没有批评他把个人的事和工作联系到一起,而是很和气地说:这没有问题。西安那边虽然有报务员和译电员,但代表团去了,电报往来会很多,原来的人手可能不够,已经考虑带曾三去当报务员,你

可以去当译电员。

  周恩来还说:“我知道你在机要科中文化水平高一点,你去正合适。一边工作一边补牙,有别的病也一起治了。”周恩来的理解和体贴,让童小鹏顿时感到十分温暖。

 1214,童小鹏就和周恩来及其他随行人员从保安出发赶往延安,并于16日从那里乘坐张学良派来的飞机到达西安。

  从那以后,童小鹏基本上都跟随在周恩来身边,担任机要工作的负责人。

从城市归来进了城工部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随后向中共驻国民党统治区的所有办事机构下发了“逐客令”。194737日,童小鹏随中共驻南京办事处负责人董必武一道,从南京撤回延安,被安排到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工作。此时的城工部是194612月重新组建的,部长由周恩来亲自兼任,李维汉是副部长。童小鹏到城工部后,担任城工部秘书处处长,主管秘书和机要工作。

  然而,童小鹏刚到延安不久,国民党就在预谋发动对延安的进攻,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各单位都开始紧张地准备撤离。为应对新的局势,中共中央组成了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领导的中央前委,坚持在陕北与敌周旋;由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在河北建屏县(今平山县)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由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后委,在陕北与河北之间的山西临县三交镇,成为中央前委与全国各战场的联络中转站。童小鹏所在的中央城工部也到了三交镇,受中央后委的领导。

  据童小鹏回忆,那一阶段城工部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掌握情况,向中央提供建议;二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三是训练干部,输送干部。当时主要是训练随部队南下开辟新解放区工作的干部。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童小鹏除了自己原来主管的秘书工作外,还负责中共中央与国统区秘密电台的联系。这个工作系统担负着及时把中共中央的指示发到各地下党组织,并把国统区各地情况搜集起来上报党中央的任务。

  童小鹏根据周恩来“第二战线”的思想,积极展开工作,为中共中央指导国统区的群众斗争和学生运动,为争取国民党人员弃暗投明,为争取民主党派、爱国人士接受中共立场,展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1948115,周恩来亲自向城工部和社会部的领导布置任务,要他们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积极指导北平、天津等大城市的上层统战工作。4月下旬,中央城工部全体人员都齐聚到了河北建屏西柏坡东边的李家庄。5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周恩来不再兼城工部部长一职,李维汉任部长。

  这时的城工部机构也做了调整,分设了三个室:一室是城市政策研究室;二室是蒋管区工作室;三室是南洋问题(研究华侨问题)室。不久,城工部内又新增设了解放区城市政策委员会,李维汉兼主任,下设工业、商业、文教、市政四个组。

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初创

 1948926,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管理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国内少数民族工作,政权统战工作,华侨工作及东方兄弟党的联络工作。原城工部所管解放区城市政策的研究工作,划归中央政策研究室。”李维汉任部长,高文华任副部长,齐燕铭任秘书长,童小鹏任副秘书长。

  统战部组建后的中心工作就是受命筹备新政协,接待从各地护送到解放区的民主人士。当时统战部本部的业务干部只有30多人,加上机要勤杂人员才百把人,同时经费也十分紧张,担负这样的任务可谓困难重重。

  为了接待前来参加新政协的民主人士,统战部在石家庄建立了交际处,以原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为基础,增加了一些干部,负责接待民主人士。金城、申伯纯分任交际处的正副处长。民主人士到达石家庄后,先在交际处住下,然后再用吉普车转送到李家庄。

  由于从北平、上海到解放区参加政协工作的一批民主人士马上就要到来,当务之急就是先要让他们能住下。根据部内的分工,周子健主管总务和财务,解决接待住房的问题由他主要负责。在他的组织下,统战部干部们将自己住的较好的房子腾了出来。此外迅速召集当地木工、泥瓦工组成建筑队,利用村里的空地和旧房,新建和装修出几栋土木结构的平房。再给这些平房砌上土炕,配上木制家具,便成为当时李家庄里的“高级宾馆”。

  11月,一些民主人士纷纷由北平、上海、西安来到李家庄。由于这些民主人士多数来自上海或北平,习惯住城里的洋房,饮食也比较讲究。来到中共的根据地,住进了李家庄的“高级宾馆”,吃的是首长小灶,虽说与大城市无法比,但当他们看到自己住所的条件比部长李维汉的还要好,伙食都和李维汉一样,从内心感到满意,有些人士还对共产党的如此优待感觉有些过意不去。

  作为统战部初成立时的副秘书长,童小鹏分管的是行政和秘书工作,此外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中共中央与上海、香港等地党组织的秘密电台通信联络。与这些方面的联络收发报多在深夜进行,而且每件都必须及时收发、送达。因此他白天上班,晚上也要上班,成为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当时的电台在十几里之外,紧急电报收发,全靠着童小鹏睡觉炕上的一部手摇电话机。电话铃声、急电传送的口述和复述声,经常吵得他睡不好觉。

  后来,童小鹏能成为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与他能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工作不无关系,而他这种能力的养成,又与他在统战部成立初期的这段不分昼夜的工作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统战部首先接管了中南海

 1949131,北平解放,为政协召开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得政协筹备工作必须加快步履。

  2l日晚,周恩来将统战部齐燕铭、周子健召到西柏坡,亲自布置他们立即前往北平,准备接待民主人士进北平的住处和政协筹备会的会场,同时准备车辆护送在李家庄的民主人士前往北平。

  齐燕铭、周子健于第二天就率统战部的部分工作人员奔赴北平。他们到北平后,在华北局和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协助下,首先接管了中南海,成立中南海办事处,并迅速展开中南海内的房屋管理和卫生清理等工作,以便将这里作为参加政协筹备工作人员的住所和办公处。

  刚刚接管的中南海满眼是荒芜萧条的景象,许多古建筑已经很破旧,不少房屋破败不堪,到处杂草丛生,垃圾污泥遍地。

  在中南海办事处处长周子健的带领下,几个干部立即与有关方面联系,着手清理环境卫生,派部队进中南海清理污泥杂草。修缮房屋、扫雷、防火和安全保卫等工作也同时展开,联系中央警卫处安排中南海的警卫。准备给中央领导居住和活动的颐年堂,准备政协筹备会办公、开会的勤政殿和开大会用的怀仁堂,安全保卫和各种设施的安装修复,被放在了优先位置。

 310,在部长李维汉带领下,统战部的大部分人员到达北平,住进了中南海。住进中南海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在操持政协筹备工作的同时,抓紧起草了《对新政协单位与人选的拟议》并上报中央。

  由于当时与统战部机要科配套的军委三局电台设在西郊八大处,从八大处到中南海相距甚远,且道路交通很差,送报往来非常不方便。主管秘密电台联络的童小鹏经请示同意,在中南海内架设了一部电台,同香港、上海等地秘密电台保持联系。

  在统战部的领导中,因为童小鹏主管着与香港、上海等地秘密电台的联络,所以他和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打交道最多。当时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在香山,为了保障密码的安全,中共中央规定,机密电报一般不抄送驻城内的部门,中央各部的部长都是每隔几天自己去香山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看机密电报。由于筹备新政协的工作紧锣密鼓,作为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忙得无法分身,没时间亲自去香山,就委派童小鹏代他去看电报。有关统战部的文电,也请机要处加抄后,由去看电报的童小鹏带回。其他的文件,也都由童小鹏在香山看后回中南海口头传达给李维汉。

与毛泽东同院而居

  在新政协筹备工作中,有许多重要问题必须及时向毛泽东报告和请示;作为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的毛泽东,也经常要找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等党外人士面谈,商议建立新中国的大政方针。因此,从香山到城里的长时间往返让毛泽东感到十分不便。

  6月中旬,毛泽东提出要在中南海里找个住所。周恩来考虑自己此刻住的院子比较安静,适合毛泽东居住,就提议把他和林伯渠居住的正房让给毛泽东,自己搬到院子的南房里办公和居住,又给林伯渠另找了房子。

  从那以后,毛泽东来中南海就住在了菊香书屋院子的正房。毛泽东身边的警卫人员住进了原来周恩来警卫员住的东厢房,和童小鹏对面。这样,童小鹏就和毛泽东同院而居了。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部分机关和中央几位领导逐渐从香山搬进中南海,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也逐渐从原先办公和居住的丰泽园、居仁堂等处,迁移到更北边的锡福堂、迎春堂等处。

  为了加强党对新政协会议的领导,中共中央根据周恩来建议,决定成立新政协筹备会党组干事会,共设干事21人。干事会设常务委员五人,书记是周恩来,委员是林伯渠、李维汉、徐冰、李立三。童小鹏随之以党组干事会工作人员的身份,投入到了新政协筹备会的秘书工作中,在周恩来的亲自指示下,完成他所交办的各项任务。

  615日到920日,新政协筹备会开了两次全体会、八次常务委员会,决定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个月的筹备会,最大的成果就是为新政协的正式会议准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三个文件,同时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下,广泛协商拟定了参加新政协的单位、代表名单,完成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业。

  此外,有关新中国的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等草案,也都在筹备会议中拟出。会议协商同意的党派代表、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和特邀代表五种类型,来自45个单位,共有正式代表585名,候补代表77名。

  中央统战部会同中央组织部,把新政协代表人选和各项统计,印成了一本很厚的资料报送中共中央。为了编这本资料,中共中央组织部和统战部从部长到具体工作人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童小鹏也为之付出了许多心血。他后来听说,毛泽东看到这本资料时高兴而风趣地说:这真是一本“天书”啊!

圆满完成统战部初创时期第一个历史性的重要任务

 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对这次政协会议非常重视,指定书记处书记彭真负责成立会议的党组秘书处,童小鹏和中央组织部的韩劲草被指派为秘书处的正副处长,专门负责到会代表和工作人员中党员和团员的报到、编组和相应的活动。秘书处请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专门作了一次动员报告。会后,各党小组学习和讨论了刘少奇报告,保证完成任务,使政协大会顺利进行。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前后开了10天。会议听取新政协筹备会代理秘书长林伯渠所作的筹备工作报告后,由周恩来作了《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起草的经过和纲领特点的报告》,董必武、谭平山也作了重要报告。会议期间,有各方面代表88人在大会上发言。

 930,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全体会议还通过建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碑文,并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101下午2时,新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毛泽东主席主持下,于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并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至此,中共中央统战部初创时期的第一个历史性的重要任务,圆满完成。童小鹏为自己有幸参与这项不寻常的工作,感到无比地欣慰。

  当天下午3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童小鹏身背相机,以大会工作人员身份随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在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大会开始后,童小鹏亲眼目睹了毛泽东按下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在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童小鹏抢拍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照片。

  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是童小鹏用彩色胶卷拍的,而当时国内还没有彩色胶卷和晒印设备,这个彩色胶卷是在香港工作的袁超俊此前不久刚托人送给他的。童小鹏拍摄后,托外贸部的人千里迢迢带到香港冲洗晒印。虽然童小鹏觉得拍摄效果不够理想,但它是新中国诞生第一时刻的彩照,是新中国摄影史上的第一张彩照,这已弥足珍贵。

责编/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