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阿木塔:草原深处的“人间天堂”

发布时间: 2014-11-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风情阿木塔:草原深处的“人间天堂”

□李蕊娟

曾是蒙古人的“大营”

  阿木塔半岛位于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北30公里处。阿木塔,蒙语意为“美味佳肴”,是因阿木塔半岛水肥草美、物产丰富、湖深水清而得名。清朝初期的东北,处于修养生息的阶段,归顺了皇太极的蒙古王爷的一支部落逐渐向南迁移,来到了一个长满野杏树的地方,这里就是胡吉吐莫镇。

  蒙古人祖祖辈辈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凡是野杏树茂盛的地方,水草就会丰美,六畜就会兴旺。于是,这支部落在此停下了脚步,开始了定居生活。一天,几个放牧的蒙古人发现了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岛上不仅有一大片杏树林,而且鲜花遍地。来到水边,他们发现这里的鱼多且大,伸手即可捞到。肚子饿了,他们就拾柴火在岸边烤鱼吃。鱼肉鲜而味美,配以马奶下肚,众人高喊“阿木塔,阿木塔”。就这样,小岛的美名在部落中传开了,后来它被命名为阿木塔半岛,占地面积6800亩左右。与之临近的水源就叫阿木塔泡。

  阿木塔半岛上栖息着大雁、野鸭、红嘴鸥等几十种珍禽。每当春末秋初,丹顶鹤也时有出现。近两年,更是发现了百余只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头鹤,正是水肥草美、物产丰富的阿木塔泡吸引了它们的驻足。离半岛东4公里既为当地著名的格登沙坨子,沙坨子上密布由榆树、蒙古桑、野山杏组成的天然次生林,狐狸、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俨然一个生机勃勃的野生动物王国。

神秘的冬捕文化

  阿木塔泡上的冬捕由来已久,最早要追溯到清初时期。据老渔民介绍,冬季捕鱼比夏季要艰难得多,打一网鱼常常要30几个人齐心合力,耗费一天的时间,真正是早出晚归。当然,收获也是很丰厚的。

  冬捕,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把头划窝子。把头一般是村里最有经验的老渔民。把头选好地点后,在冰面凿网眼下网。一般鱼群厚度要达一丈多深才能下网,而网要下到二丈多深。下好网后,沿网眼向左右两侧大概呈45度角方向“走杆子”。杆子在水里穿行,像“穿针引线”。一侧带着水线(手指粗细的塑料绳),再连着铁丝掏(细铁丝搓成),才连着渔网。杆子一般长十三四米,由人在水面上牵引着走。每走十二三米,就在冰面上凿窟窿,用钩子固定住,向前大概走550步(老渔民是用脚量距离的),就这样重复动作。网眼两侧同时行进到550步后开始收网,两侧同时向内侧约60度角方向行进400步,凿出网眼。

  出网眼处有活蹦乱跳的鱼,这上千斤的鱼靠30几个人是拉不动的,得用马车拉。依然是向两个方向跑,每侧都由4匹马拉车拽渔网。鱼被拖上了岸,此次下网才算完结。此时,已夕阳西下。

  这里出产的草原鲤鱼、鲫鱼、鲶鱼、胖头鱼等味道格外鲜美,堪称一绝。每年一到冬捕时节,不少人都从几百里外的大庆、哈尔滨等地赶来购买,拉回去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情景宜人的旅游胜地

  想要体验蒙古风情,骑马是最好的方式。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马儿就是蒙古族人最好的伙伴。约上三五好友,一同策马奔腾在宽广的大草原上,体验一番蒙古族牧民骑马放牧的飒爽,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学完骑马,当然还要射箭。射箭场上,只见有人双手拉弓,身形如松,欲一箭穿心,不免让人遥想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豪迈。

  在这里,除了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尽情驰骋和拉弓射箭外,最惬意的还是散步。我很喜欢边走边看阿木塔特有的原始面貌,原生态草场上不时有骏马、羊群点缀其中;远处水天一色,时不时地还能看到野鸭、红嘴鸥在水面上捕食。迎面吹来的风夹杂着草香和花香,美得入心入肺。

  据导游介绍,15世纪中期,包括阿木塔在内的杜尔伯特辽阔的地域都已经成为哈布图·哈萨尔第十六世孙爱纳嘎的封地。哈萨尔,是成吉思汗的胞弟,他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所以,生活在阿木塔的蒙古人自古民风彪悍,崇尚英武。

  在阿木塔,各种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图腾和建筑都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意味。一个插在石墩底座上并配有黑骏马的鬃毛、类似旗杆样式的东西吸引了我。“这叫‘苏力德’,是早年蒙古士兵的兵器,意为‘长矛’、‘旗帜’。战争胜利者把它插在地上以示领土归属,现在则演变成蒙古精神的象征,借以表达对先祖的敬仰和缅怀。”导游介绍道。

  “这个是勒勒车,是蒙古族女子出嫁时才能乘坐的出行工具,比现在的奔驰、宝马还要值钱呢!”

  “这种印在蒙古包上的图案叫做云文,是一种蒙古族特有的元素符号,寓意吉祥美好、生活幸福、家人安康。”

  在这里,还有一个用很多石头垒起的巨大石堆,经导游解释才知道,这个“巨石阵”就是传说中的“敖包”。传说古代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以石块堆成敖包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用它来辨别方向、区分游牧场地。久而久之,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你一定听过一首歌叫做《敖包相会》,听老人们讲,蒙古族的年轻男女经常在敖包下约会,祈求能够一生幸福、长长久久。”

  半岛上,象征着战神的“苏鲁特”威严挺立,五色旗迎风招展,尤其走进金碧辉煌的金顶大帐,更能令人马上联想到当年横扫半个欧洲的成吉思汗蒙古铁骑。如今那气吞山河的金戈铁马声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远处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姑娘小伙子们在湖畔嬉戏追逐,此情此景充满浪漫和爱情的气息。

  来到阿木塔,当然要品尝一下风味独特的蒙古美食。烤全羊、手扒肉、血肠、手抓肝、牛肉等特色美食香气扑鼻,入口则回味无穷。其中,蒙古特色烤全羊当然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了。令人震撼的是,在这里有一个高达4米、号称东北最大的烤全羊烤炉,一次可烘烤810只大肥羊,并且可根据游客的要求调整火候和口味。“这个烤炉最奇妙的就是,它不用明火烤羊,而是用炭火加热鹅卵石,再用鹅卵石的热量烘烤羊,这样烤出来的羊肉口感松脆、外焦里嫩,也更加卫生。”导游介绍说。

  地道蒙餐、悠扬的马头琴、豪迈的蒙古族歌舞,品味着美酒,感受着原汁原味的草原风情。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