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商海 情系桑梓——记省政协委员、澳门侨光集团董事长王世民

记省政协委员、澳门侨光集团董事长王世民

发布时间: 2014-10-08 12:00:00    来源: 情系中华

    个子不高,皮肤白皙,朴实的外表,如果他走在大街上,谁都不会想到他是家产数亿,澳门知名的实业家。短短30分钟的采访,使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他十分谦和,如果不是他略带广东方言的普通话,与他聊天已经没有了距离,也许越是事业成功的人士,越是平易近人。

平衡包容 接管家族生意

    侨光集团是由王世民的父亲王启翔创立,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王启翔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与家庭成员在澳门从事毛线成衣生产,设立侨光织造厂。上世纪90年代扩展成为侨光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包括毛纺染整、针织制衣等。如今,澳门侨光集团已成为澳门除了博彩业和房地产外实业界的龙头老大。笔者与王世民的话题,就是围绕王氏家族的创业说起。他说:父亲是湖州新市人,在上海读书,后来在伯父的帮助下,父亲于1957年从上海到澳门开始了事业的第一步。父亲凭着湖州人特有的经商天赋,坚守只做实业不做投机,诚信为本、稳扎稳打的原则,在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打拼后才有了今天澳门侨光集团的辉煌。

    澳门是以博彩、旅游、贸易为支柱产业的特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实业,政府也不重视实业的发展,因此,在澳门做实业其实很难。受父亲的言传身教,王世民1994年在澳门大学计算机管理专业毕业之后,就到了侨光集团工作。他先是参与公司电脑化升级改造和推广应用的工作。由于电脑化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整理,并要与不同部门的同事沟通,这令他在年少时已有机会接触和熟悉公司不同领域的工作,为以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久,王世民担任侨光集团总经理助理,协助父亲管理企业。从1994年到2006年,从协助父亲到全面掌舵管理侨光集团,王世民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不寻常的12年,终于成为澳门侨光集团的最高领导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12年是他接受实践考验并走向成熟的关健时期。

    近几年,侨光集团对内地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浙江与上海。除在家乡湖州投资以外,在杭州也投资了一个纺织机械企业,在上海投资一个度假村,成立了一个出租车公司,建设了一个水果生产基地,集团在法国有两个企业和一个大酒店,另外在中国的上海、广东、香港地区以及柬埔寨均有生产基地和商务分支机构。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王世民说:公司今后还是以纺织业为主,以发展与纺织相关联的纺织机械行业为辅,并向纺织上游原料方向拓展,提高竟争力和控制成本,同时在农业、旅游、房地产行业进行多元化的发展,继承父亲只做实业不做博彩与投机的理念。

    对有着半个世纪发展历史的家族企业,面临的是如何更好地发展,对此,王世民颇有见解:“家族企业有利有弊,下一步我们打算建立一个清晰的管理机制,一个更好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有能力的人在公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有些家族成员从一线管理岗位上退下来,成为股东但不参与主要的管理,把重要的岗位交给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目前公司高管岗位家族成员占到三分之二,今后我们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当高管,逐步减少家族成员在公司高管的比例。”

热心公益 情系桑梓

    谈及家乡,王世民说:“父亲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而我虽然是在澳门出生、澳门长大,但是我的家乡永远在湖州。父亲凭着湖州人的经商天赋,从做小老板开始就不畏艰难,用双手打拼出一片天,这也是从小受湖州文化的影响才有了今天的成就。1990年,父亲带着我第一次踏上湖州的故土,就感到十分的兴奋。”

    这的确是一个游子的心里话。多年来,王启翔父子情系桑梓,多次慷慨解囊,向湖州家乡捐款捐物,支持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爱国爱乡之心溢于言表,留下了许多情系桑梓的动人故事。早在2005年11月,澳门侨光集团就投资1800万美元在德清新市兴建工业城;2007年4月,侨光集团在湖州经济开发区投资1300万美元,引进意大利、瑞士等国的先进设备,实施年产400万吨高档棉纺织项目,并计划投资房地产项目,侨光集团现累计在家乡的投资达到1亿美元;2008年,王世民以其父的名义,捐赠了价值5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给德清县人民医院。这套设备的DSA数字减影设备是日本东芝产品,主要用于肠胃造影和血管造影,是一套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医疗设备,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捐赠有力地改善了县人民医院的就医条件,促进了德清卫生事业的发展。他说,父亲一向对家乡十分关心,多年来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在家乡也有投资设厂。他谨记父亲的教导,深刻领会饮水思源的道理。如今,虽然父亲已经离世,但他亦一如既往地为德清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王世民除了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外,还十分关注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低碳经济”成为浙江省的两会热点。王世民作为特邀人员在会上发言,王世民说,经过科学测算,每节省一度电就会减少0.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王世民建议,发展低碳经济,应从市民做起,从身边做起。“如果夏季时杭州每户家庭每天能节省一度电,那么就将减少1.3亿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寄情澳大 寄语校友

    谈到投身澳门大学校友会工作的经过,王世民指出当年毕业的时候已经加入了澳门大学校友会,但并没有活跃于会内事务。直至数年前,王世民见到校友会理事的老朋友,才再次投身校友会的会务,也希望借此可推动广大的校友们能与学校共同实践一个伟大的憧憬,把母校打造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大学。“身为‘澳大人’,大家应该多参与学校活动,希望每一位校友可为澳门大学出一份力,令澳门大学在学术界可以达至新的定位。”

    王世民认为大学是学生离开中学后另一重要的学习舞台,大学生不能像中学生只求成绩合格,他们的生活不再是单一的。大学生需要用上不少时间与不同科目的同学们合作作报告,开始进入未来社会大学的多方面沟通模式,相对中学时代大部分时间只是自我学习是有很大变化的。正因如此,王世民建议学生及年轻校友应多参与校内及社会上的活动,尤因澳门是一个社会文化气氛很浓的社区,更要认识多沟通、多参与、多思考的技巧,为毕业后踏足社会打好基础。王世民亦不忘告诫年轻人,要注意不要把太多学生式的冲动带到生活中,现今的年轻人往往对社会带有诸多的不满和抱怨,认为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每件事往往都是要先付出的,而且往往付出比收获的还多,很多例子都证明成功和机会往往是留给不计较、愿意多付出的人,他们才可在社会上茁壮成长。此外,正因澳门是弹丸之地,要突破一己之见,年轻人可多留意内地发展和国际大事,更为重要的是多思考不同新闻社评的分析评论,强化自我判断能力,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