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韩亚空难善后处置
发布时间: 2013-09-01 12:00:00
编者按:北京时间2013年7月7日凌晨,韩亚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77客机(航班号OZ214)在美国旧金山机场降落时发生重大空难事故,最终造成3名浙江江山籍学生在此次空难中不幸遇难。事故发生后,引起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江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旭临危受命,率工作组于7月8日至7月18日在美国旧金山妥善处理了善后事宜。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有迷茫、有忐忑,有压力、有愤怒,有宽慰、有感激。归国后,王旭把事件处理的前前后后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一一记录了下来,在此刊登,以飨读者。
亲历韩亚空难善后处置
□王旭
7月7日,韩亚航空客机(航班号OZ214)失事后,因江山中学赴美游学夏令营的一个团34名师生也乘坐此航班,失事消息犹如晴空霹雳,震得江山全市人民目瞪口呆。到当日中午前后,最终确认:江山中学高一学生王琳佳和叶梦圆不幸遇难,另有两名学生刘易芃和李虹静重伤住院,其余26名学生和4名教师安全。
16时,江山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善后工作。会议决定:派出由我带队的工作组陪同死难者、重伤者家属赶赴旧金山处理善后事宜;要求相关部门“特事特办”,为工作组尽早成行提供一切方便;向上级政府及时汇报情况,寻求支持。而实际上,空难发生之后,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中央、省、市主要领导都迅速就事件的处置作出了指示或批示。有关部门行动异常迅速:从下午拍摄护照相片算起到晚上22时30分完成全部手续,江山、衢州和省三级公安部门一共只用了5个小时;省政府外事办1名处长和衢州外事办1名副主任专程赶到江山,连夜展开工作,重点就如何简化手续,与有关各方,特别是通过外交部与美国驻上海总领馆进行沟通,并最终取得美方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是夜,江山市政府大楼用通宵的灯火迎接8日清晨。
茫然上路
8日上午9时,工作组5名成员和家属代表共17人乘坐大巴踏上赴美旅程。车上弥漫着极度悲伤的情绪,对死难者家属来说,这是一次心碎之旅,两个鲜活的生命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家长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任何安慰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对重伤者家属来说,担心更坏结果出现,内心也是备受煎熬;对工作组成员而言,则是压力重重,忐忑不安。国内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派工作组是常规做法,但还未听说有从基层直接派往国外的;各级政府的应急预案,做得再怎么周全,恐怕都不会把国外的空难做进去。所以包括本人在内,工作组成员无一例外都对此行感到心里没底!我只是想,组织的任务既已接受,就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义无反顾走到底。行前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我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死伤者家属和滞留在美的师生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句话听起来像句废话,但当时我确实对如何完成任务心中无数。
说心里没底不是没有理由的,实际上,我们出发时,护照签证以及机票都未真正落实,一路上的交涉就没有停止过。美领馆方面所需时间最难确定,而韩亚方面始终没有敲定准确的航班时间。所幸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支持,在我们求援时总有人出面破解难题。衢州外事办的一辆专车带着材料到杭州办完手续后,先于我们赶到上海美国总领馆协调相关手续。我们于15时30分赶到,马上就进入绿色通道,这次美国人表现了足够的同情心和灵活性,也是“特事特办”,派出1位领事对我们表示慰问并进行集体面谈,整个过程只用了20分钟时间。16时我们往浦东机场赶,路上被告知护照制作并送达至少还需要3小时,那意味着肯定赶不上17时40分起飞的韩亚航班。我们急得不断同韩亚交涉,希望航班推迟起飞,却始终未能得到确切的答复。正当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传来外交部已通过韩国驻华使馆,明确要求韩亚航班必须等待我方工作人员和家属登机后方可起飞的消息,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地。事后我们了解到,在当晚(7月8日)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在介绍韩亚空难事件中方所做工作的最新情况时,是这样说的:“据了解,浙江省已成立工作组,预计于今晚陪同遇难者家属赴美处理善后事宜,外交部和中国驻美使领馆将全力予以协助,美方已表态将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和协助。”可见,外交部一直关注我们的行踪,并一路为我们排忧解难,只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受到了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在浦东机场,我们同先期到达的省外事办美洲大洋洲处副处长刘晓慰会合了。与我这个外交外事的门外汉不同,刘晓慰有多年外交官的工作经验,并曾在新西兰担任过领事,他的到来为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最终,韩亚航班延迟2个多小时,于20时20分起飞,22时抵达韩国首尔机场,换乘飞机后于22时40分飞往洛杉矶。
抵达旧金山
美国西部时间8日18时30分飞机抵达洛杉矶机场,我们要在这里入境美国,然后换乘美国国内航班飞往目的地旧金山。我们一行18人被安排先行下机,然后由美方机场工作人员带至专用通道办理入境手续,手续简单便捷,前后只用了十来分钟时间,美国人甚至还为我们准备了点心和水果。我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副总领事卞立新到机场迎接我们并表达对死难者家属的深切慰问,我们顿时明白之前那些便捷和礼遇都是总领馆出面交涉的结果。在机场换乘候机时,我同我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副总领事易先荣通了电话,相互交流了情况后,他向我征求我们抵达旧金山以后的工作愿望,我提出希望能在第一时间让死者家属见到遇难者遗体、伤者家属到医院看望伤员、校长见到受困师生的请求。
8日23时许,几经辗转,奔波了将近30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旧金山机场。我们被要求在其他乘客走完之后从飞机后舱门下机,我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总领事袁南生和韩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在舷梯旁迎接,随后分乘两辆机场大巴,在数辆警车护卫下驰离机场。下了飞机,大家心情顿时紧张起来,等待我们的将是怎样的挑战呢?对于我们的抵达,7月9日(北京时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是这么说的:“7月9日14时15分,浙江省伤亡学生家属及政府和校方处理善后工作小组一行18人抵达旧金山,驻旧金山总领馆正积极协助工作组及相关人员家属处理善后事宜”。当然,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现在想来,当时也幸亏什么都不知道,否则,不知要平添多少压力。
大巴停在离机场不远的皇冠酒店门口,进了酒店后我们忽然发现死难者的8名家属不见了,于是心急火燎地去找袁总领事。在酒店的213房间,袁总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整个情况:因为家属要求马上见遗体,而按美国法律要求,见遗体之前先要见验尸官,然后还得履行相关手续才行。现在遇难者家属就分别在和验尸官见面,美国人为了保护个人隐私,这种场合除了家属和领事官员外,其他人是不让参加的。伤者家属去医院探望也不成问题,去旧金山总医院的车子已经出发,家长很快就可以见到孩子。至于校长看望师生的问题,则比较简单,因为当天已将全体受困师生从其他酒店转移过来,就住在皇冠酒店。然后,袁总和我们就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对我提出的几个工作目标,即弄清死亡原因、协助处理死者善后,确保伤者受到最好治疗,以及师生平安回家和索赔法律援助等,均表示赞同并从可行性角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结束与袁总的会谈,已是凌晨2时。袁总还将结合工作组要求,进一步和美方磋商,我们则继续开会部署工作。同袁总见过面后,我心里已经有点底了,我知道今后工作必须把握一条原则——紧紧依靠总领馆,否则将一事无成。据我们了解,这次空难给总领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8日晚已经是领事们的第三个不眠之夜。60名编制的总领馆单在皇冠酒店就派驻了20多名外交官,直接参与善后事宜处置。在我们抵达的当天,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箎率20多位部长到拉斯维加斯参加中美经济对话,拉斯维加斯属旧金山总领馆的领区,本来袁总应该去接汪洋一行,但由于空难发生,外交部部长王毅特别指示袁总在旧金山接应我们。这个消息在让我们吃惊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党中央视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治国理念,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决心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总领馆里的抗议
9日下午,韩亚航空公司社长、总裁尹永斗先生赶到旧金山,提出要见死难者家属,并当面致歉。见还是不见?是个问题!我们征求了家属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此时没有心情听韩亚的道歉,尤其对他们可能带着媒体上门的作秀行为表示强烈反感!旧金山当地韩侨在事故发生后自发捐款7000美金,托总领馆转交,亦被死难者家属婉谢。
韩亚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国际航空业新兴公司,毫无疑问是最不愿意看到空难发生的,灾后他们确实也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参与救援。但从我们的角度看,韩亚开始时的反应远谈不上主动和迅速;如果以东方文化来要求,那么可以说他们对死难者家属第一时间的抚慰和照顾是不成功的。仅举一例:我们出发赴美的航班,是我们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找的韩亚,而非韩亚的主动安排;商务舱的安排更是反复交涉的结果,从没有到2个再逐步增加到8个。而我们死伤者家属共有12位,其中的4位就只能和工作组成员一起挤经济舱,可他们不但处于极度悲伤之中,而且已经几乎40个小时没有合眼了。所以死难者家属叶先生,在浦东机场和首尔机场向媒体表达了对韩亚的强烈不满。
9日晚上22时和翌日早餐时,尹永斗又两次欲见家属,皆被拒绝。10日上午是工作组和家属代表约定同袁总会面的时间。会面中袁总再次表达对死难者家属最真挚的问候,并在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后,表示将向外交部书面反映韩亚善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抄送我国驻韩大使馆,通过他们向韩国方面表达不满和关切。会面整整进行了一个上午,在行将结束时,韩亚方面给袁总递进一个条子,大意是尹永斗先生求见,希望能尽快安排。袁总慎重考虑后决定下午14时30分在总领馆约见尹先生,并问我是否愿意参加,我想这是向韩亚方面转达家属意见和表达我们严重关切的最佳时机,不应错过,于是我坚定地说:去!而且要“发炮”。但心里却有些发虚,毕竟这是外交场合,不能出洋相。我向袁总讨教,该说点什么?袁总只说挑重要的说。
袁总约见尹先生的情况,后来总领馆方面发了新闻稿,各大媒体多有刊载,其中关于我的发言是这样表述的:
“王旭组长在对韩亚空难深表同情的同时,代表伤亡学生家属及其他师生也坦率指出了韩亚航空公司在救治和善后工作方面的不足,要求韩亚航空为中方有关人员提供更多心理抚慰,尽快处理死者善后事宜,为改善滞留旅客生活条件提供更多实质性帮助,尽快解决中方人员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更多体现出韩方应有的诚意。”看上去我的讲话得体且温和,但这是按外交口吻作了修饰的,而实际上,我当时的措辞要比这激烈得多。下面也是我当时的一些话:“我们一行对韩亚的看法已从最初的期待、到后来的失望变为现在的愤怒”;“韩亚在对死者家属的照顾和受困师生的心理抚慰方面缺乏诚意和实质行动”;“韩亚被动应付的行为将可能在中国年轻人中制造一批自己的反对者”;“我们浙江乘客这次受伤害最重,但我们现在感到最无助,我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的意见对后来韩亚态度的转变是否起了作用,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是,这是一场大的交锋,如果韩亚感到了压力,那力量一定是来自国家领导人、外交部门、媒体和包括141名中国乘客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这种力量是难以抗拒的。一天以后,韩亚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刊登道歉信——《韩亚航空向中国人民致歉》,向所有中国人民郑重承诺,“会全力以赴,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有趣的是,《北京青年报》把袁总约见尹先生的消息和韩亚的道歉信刊在同一版面上。
援助受困师生
怎样确保受困的26名学生和5名(另有一位带队教师不在出事航班上)教师安全,并尽快将他们送回国,是工作组面临的最大挑战。空难中师生身心受到巨大伤害,许多人身体上或轻或重都有些伤,但更可怕的是心理上的创伤,师生普遍都有失眠、心悸、恐惧的表现,有些女生更是连乘电梯都心惊胆战,并经常在睡眠中被噩梦惊醒,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现代心理医学认为,强烈的惊吓和悲恸刺激会使人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就是患上所谓的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必须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开展心理疏导 9日早餐时,我误打误撞地坐在了一个志愿者的席位上,结果同桌的一位华裔女士热情地问了我们的情况,并表示可以提供帮助。原来她是当地三藩市政府公共卫生局的雇员,此前他们已经把当地的一些华裔心理专家集中到酒店里来,以志愿者身份为受伤的乘客提供服务。这真是个好消息!可是,我能不能让美国人给我们的学生作心理辅导呢?要是因此出了些差错,那可怎么办?我同刘晓蔚商量后下了决心: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处理善后事宜,只要对师生有利,无论哪方力量均可借用;大灾当前,要相信美国人民的爱心,更何况是华裔。说干就干,上午就请吴丽燕、汤少梅两位博士为学生和教师各安排了一场心理辅导。当然,最主要的心理疏导手段还是师生间的交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抚慰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开通视频对话 学生都还是未成年人,事故后来自家长的心理安抚尤其重要,也是其他人难以取代的。9日下午,经过努力在酒店里开通了与江山中学的视频通话,19位家长与学生远隔重洋又“面对面”进行了对话交流。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在屏幕里时,家长们几天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而家长们的一声声问候、叮咛、嘱咐,更是对学生心灵的最好抚慰,家长们期盼学生尽早回家的热切愿望,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克服心理恐惧、准备重新出发的决心。
做客领事官邸 自从事故发生后,学生被困在酒店里已经好几天了,门口布满荷枪实弹的警察,安全是有了保障,但学生也憋得难受。有没有办法让学生集体出去散散心?那样肯定对学生的心理恢复有很好的帮助。恰好,机会来了,袁总邀请浙江和山西两个学生团参观旧金山市容,并做客总领事官邸!但这么好的事情,却被美联航和韩亚以安全为由加以拒绝。工作组据理力争,但收效甚微。第二天,总领馆继续交涉,到下午终于取得成果——学生可以到总领事官邸做客!总领事官邸是国家资产,并由我国实行管理,在异国他乡,到总领事官邸做客,就是回家!10日下午,师生们来到袁总官邸,袁总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用正宗中餐款待师生。学生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个个显得精神饱满。
组织外出购物 按照美国的法律,空难之后,航空公司需预支一笔小额应急款,给乘客购买生活必需品。我们把这个机会也作为一种心理放松手段留到最后执行。11日下午我们统一组织学生到指定超市购物,当学生拎着物品返回时,我感到学生回家的心理调节已经基本到位了。
但这还不够,师生回国之前,我们还需要对伤害索赔的权益保障做出评估。
维护权益的工作
维权的工作,实际上一直在进行。这里要说一下这次空难处置的一些特点: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TSB),是事故调查处理的主导方;韩亚由于能力和经验不足,在善后处置方面又与美联航(UA)合作,并以美联航为主。美联航把旧金山皇冠酒店整个包下,然后集中包括NTSB、美联航、韩亚、中韩两国总领馆、各路志愿者、所有滞留乘客,以及随后赶到的我们等各路人马,一起磋商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随同总领馆的官员,就关系重大的一些问题面对面与韩亚进行交涉,这里面包括死难者的丧葬费用、重伤者治疗与康复的保障、家属在美期间生活照应(含吃住行)、轻伤师生在美及回国后的检查治疗的费用以及改善滞留乘客的生活待遇等等。经过几轮的反复交涉,韩亚对上述问题基本上都作出了符合美国法律和国际惯例的承诺,乘客和家属的权益得到保障。我们还尝试就伤害赔偿问题与韩亚展开磋商,韩亚当然也乐意双方通过协商确定赔偿,但由于赔偿额度在短期内无法确定,所以磋商难以深入进行;而征求死伤者家属和部分学生家长的意见,大都倾向于通过诉讼解决问题。于是,后期的维权工作,主要体现在帮助家属寻找代理律师上。令人感动的是,死难者家属忍着巨大悲痛,夜以继日展开律师甄选工作,最后都与自己满意的律师团队签了约。
至此,师生回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只等我们下最后的决心。
一波三折回家路
旧金山时间11日凌晨,经过工作组认真评估后,我向江山市委书记陈锦标报告,决定于12日安排师生回国,计划乘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直飞上海。在得到同意后,即着手相应准备工作,但万万没想到,仅仅几个小时后,这个计划就被完全打乱。
台风来了 11日早晨6时43分手机接到新短信,我一看悲从中来:“浙江省今天启动了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预计‘苏力’将于13日中午到傍晚在浙闽沿海登陆,最大风力可能达15级。”算了下时间,恰好是我们计划航班抵达的时候,这可怎么办?走,有风险。且不说航班是否取消,就算能走,以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听说要去赶台风,敢不敢上飞机都成问题。不走,也有风险。随着NTSB的调查接近尾声,酒店警卫将于12日撤离,学生的安全问题将严峻起来。商议以后还是觉得应先避避“风头”,推迟一天回家。于是,要求韩亚预订13日的机票。
机票没了 11日下午18时,韩亚工作人员报告,13日(周六)及13日以后的几天,旧金山直飞上海所有航班都拿不出36人的团体票,最快也要五天以后!在没有警卫的情况下,我不敢想象让师生再在这里呆五天。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改走北京,先平安回到国内再说!恰好韩亚工作人员报告12日直飞北京的美联航UA889有票,需尽快下决心。可是当我向市里汇报时,正赶上市里开常委会,主要领导联系不上;那边韩亚工作人员又分分秒秒催着订票。只好先斩后奏,狠了狠心把票给订了。2个多小时后,我把情况向市里作了补充说明,领导表示理解和支持。紧接着就请教师把回家的消息逐个向学生通报,分头做思想工作。工作组其他成员抽空去旧金山总医院看望了受重伤的刘易芃和李虹静同学。
学生出状况了 听说第二天就要乘飞机回家,学生已经渐渐放松的情绪立刻又紧张起来,其中4位女生关在房间里哭了起来,老师怎么也劝不住;还有2位女生甚至出现头痛和发热的症状,由老师陪着连夜上医院去了……我们分析这还是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在作祟,只能继续进行心理疏导,唯有把学生潜在的勇气调动起来,他们才能战胜内心的恐惧。同时,做好分批回国的准备,确实不能走的,征求家长意见后,留下继续调理,工作组留下一半人员陪同。之后,我和老师找那4位女生谈话,我以长辈的身份向她们保证,我们的安排是安全稳妥的,但关键性的一步必须由她们自己迈出。12日凌晨3时30分,去医院看病的女生回到酒店,我们上前慰问并鼓励,让她们放下包袱,好好休息,一切等天明再作选择。在同她们的接触中我发现,孩子们实际上都愿意随大部队回家,只是对乘坐飞机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恐惧,可喜的是她们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所以我心里又有底了。
不幸的消息 12日早晨7时,我向易先荣副总领事汇报,36人将于当天11时55分乘坐UA889返回北京,计划于9时离开酒店,请总领馆帮助协调快捷通道。之后,学生陆续带着行李到大堂集中,看到多数人表情轻松,我也感觉信心满满。可突然间情势急转直下,7时30分传来不幸消息——刘易芃走了!这个消息震得我一时缓不过劲来,眼眶却不自觉地湿了:刚刚才去看过的,怎么几个小时后就没了?这个女孩太叫人怜爱了,她已顽强地同死神抗争了6天,我们都以为她能转危为安,但最后还是走了……等我确认事实,并做应急处置之后,马上想到此事必须对师生严格保密:临出发之前知道又一位同学永远回不去了,对孩子们会造成多大的心理打击!于是我和工作组成员都作了交待,谁也不能泄漏消息,必须强忍悲痛,还得在孩子们面前表现轻松。
最后一击 隐瞒了不幸的消息,我们继续围绕9时出发做着准备。8时许,韩亚工作人员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UA889航班取消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她就重复了几遍。我问,什么理由?回答:没有理由!我顿觉天旋地转,当即瘫坐在沙发上。好好的国际航班,说取消就取消了,可我的人怎么办?今天不走,今后几天就都走不了,那么局面很可能失控:刘易芃去世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开,已经调动起来的学生情绪又会跌入谷底;山西团今日将离开酒店继续游学行程,而我们却回不了家,还要被困上五六天;警卫撤离,今后如何保障学生安全;还有,怎么去跟市里的领导和家长解释?不行!无论如何今天都要离开旧金山!情急之下,我只有向总领馆求救。8时30分,易先荣带着官员们赶到时,我已方寸大乱,对他们也大嚷大叫:我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必须离开!
峰回路转 外交官们紧急行动起来,向各航空公司寻求帮助。9时30分,总领馆方面传来好消息:国航能帮我们!原来,总领馆直接找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旧金山负责人赵立涛,赵女士表示全力支持空难师生回国,当即停止售票,把票都留给了我们。柳暗花明,否极泰来!我的拳头重重擂在桌子上——一种如获新生的感觉!之后,在副总领事宋如安和领事王川等全力协调下,事情的发展异常顺利:“国航和美方给予师生们‘特殊待遇’,在酒店办理了托运、出境、登机手续。大巴从酒店一直开到了机场停机坪,师生们和外交官一一握手道别,千言万语的感谢哽在心头,一开口,眼眶却湿润了。”(8月7日人民日报《祖国为你守望》)14时20分,全部36人,包括26名学生、5名教师、2名家属、3名工作组成员顺利登机;14时50分,国航CA986航班腾空而起,昂首飞向北京。
……
后来的事 7月12日下午15时,旧金山总医院正式对外宣布又一名韩亚空难重伤女生不治身亡。(发布时间选择有讲究,此前10分钟回国师生航班已起飞)
7月13日17时50分(北京时间)国航CA986在首都机场安全降落;14日17时40分师生平安回到江山中学。
7月18日三位死难者家属和律师团队签约,同日我和工作组另一成员回国。
7月24日下午在旧金山松柏园殡仪馆举行了3名遇难女生遗体告别仪式。
7月27日中午工作组最后1名成员陪同死难者家属启程回国。
8月1日(北京时间)上午在江山市殡仪馆举行了3名遇难女生追思会。
8月2日(北京时间)上午在江山市曹家坞公墓举行了3名遇难女生骨灰安放仪式。
至此,除1名重伤学生李虹静由父母陪护继续留美治疗以外,3名花季少女已魂归故里入土为安,其他人员也均已回到国内,事件的处置告一段落。
此行的体会
第一,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是事件得以迅速妥善处置的根本保证。习近平亲自对遇难者表示哀悼,要求各部门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幸存人员安置的指示,给遇难者家属以极大安慰,给我们以极大鼓舞;外交部,浙江省政府、衢州市政府及其外事、公安等部门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死伤者家属赴美和师生回国,所有环节都是特事特办、一路绿灯,我们在美国工作期间也得到各方面的尊重,绝大多数工作目标都得以实现。感谢我们背后这个日渐强大起来的祖国!
第二,旧金山总领馆的努力为事件处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旧金山的10天时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外交官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状况。他们为我们排忧解难,没有他们,我们寸步难行。在国外,平时说:“领事馆是国人的家,领事官员是我们的亲人”,或许感触并不深刻;但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在你陷入绝境的时候,你会真正发现“家和亲人”意味着什么。感谢全体外交官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三,当地留学生、华人华侨志愿者自始至终参与救援和善后全过程,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事故一发生,大批志愿者的身影就出现在事发现场和十多家医院附近,主动参与救援行动;徐崇均等十多位江山籍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主动通过江山侨办同带队老师取得联系,连续几天为受困师生购买生活必需品、提供交通服务;一些慈善机构组织华侨华人在酒店内提供生活用品、开展心理咨询,为死难者进行慰灵祈福;一些中资机构、留学生组织开展慰问家属,帮助提供法律援助,等等。灾难发生在异国他乡,乡音乡情是抚慰受伤心灵的一剂良药。感谢所有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第四,师生和死伤者家属自身的努力以及后方的全力协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灾难发生的瞬间,师生们就开始了自救和互救。最初的两天里,受伤轻的师生们奔波于旧金山两大医院,陪护受伤重的学生,使损失降到最小;学生们努力克服心理恐惧,主动配合工作组工作,最终使安全回国的目标顺利实现;死伤者家属为找到满意的律师团队自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难善后处置,调动外事、公安、宣传、教育、侨务、民政、司法等部门,努力做好家长安抚、媒体应对、法律援助各方面工作,对前方的工作形成强大支持。
第五,工作组的全情投入,主动担当,也是事件有效处置的因素之一。从出发那一刻起,工作组全体成员始终牢记使命、忘我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举几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当时,刘晓慰忘了带牙具,结果数天都抽不出时间去买,三天里只靠漱口解决问题;项深在旧金山4天里唯一一次出酒店大门,是陪学生到总领馆做客;夏飞华实际上是顶着双重压力在工作,因为他的爱人作为带队的英语老师之一也在出事的飞机上;毛春燕作为本组的主要翻译对家属甄选律师帮助最大,并一直坚持到最后陪同死难者家属一起返回;我和姜励没带够御寒衣物,又没时间买,就到救灾组织处各拿了一件,就这么穿着救济的衣服完成了救援工作。
(责编 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