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勇敢的台湾人” ——访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

发布时间: 2013-08-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郭俊次,1942126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县。任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台湾人民推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创会会长、台海两岸和平发展研究会创会会长、“立法院”最高荣誉顾问。

 

“最勇敢的台湾人”

——访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

□秦边

  郭俊次自勉为一名“政治苦行僧”,“两蒋”时代曾追随蒋经国左右,后因反“独”促统被李登辉开除了国民党党籍。台湾岛内的政治大佬都公开称他为“最勇敢的台湾人”。

两岸关系的沟通渠道

  “亚太新时代到了,两岸携手和平发展,我们是亚太时代的真主人,两岸年轻一代一定会看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在出席第五届海峡论坛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郭俊次是台湾本土人,他的祖父从闽南漳州到台南已经13代了,家里历代务农。郭俊次第一次来大陆是1988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和平统一很勇敢、很冒险地回来”。从第一次回来大陆以后,就从没有间断过,“到现在已经有25年了!”

“当时到北京我很兴奋,满街都是脚踏车,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当时有很多四合院,现在更多的是高楼大厦。只能说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谈及大陆的巨大变化,郭俊次非常感慨。

“原来每次回大陆就要经过香港、澳门,一下一天就过去了,这次过来参加海峡论坛一小时二十分钟就到了,希望台海中线赶快消失,这样来往就会更快更方便。”

“海峡两岸本来是一家亲,都是一体的,而且当年台湾还是福建省的一部分,这是历史,是有共识的。”郭俊次说每次回来,都有很多感触,“这十几年来,海峡两岸经济面互相交流合作,20085月以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同年114日,陈云林签署了三通协议。2010817日,台湾“立法会”通过ECFA协议。这是最大的历史定位。另外,把中华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让年轻朋友认识中华文化,在这一点上,马英九功不可没。”

“我每年都回来学习和观摩,我重视的是这些人来自何方?哪些行业?我非常高兴,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很多绿营同胞过来,绿营同胞有这么多人来了,这是很大的进步。”

“两岸关系有很多沟通渠道,总结起来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一个是硬体的一个是软体的。有形的硬体的是经贸,无形的软体的就是文化上和心灵上的。”郭俊次说,“现在两岸一家最重要的是两岸一条心,这个就要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讲究心灵的契合。”

郭俊次认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坚持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心灵的统一”。他在南台湾推动兴办和统教育,就是希望让同胞能够很心甘情愿,主动、热烈、真诚地拥抱大陆。“只要有一天做到这样,我们就成功了。”

对于有的台商受惠于两岸交流,回到台湾仍然会投票给“绿营”,郭俊次是这样评价的:“坦白地讲我们跑来跑去地给你发财、给你好处,最后你却没有拿出你的诚意,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事情太多,我们也不要说民调,不是说假,而是说看了很难过,我真实的感触也是这样的。所以根本的问题就是文化的问题。” 

交流要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要锁定中华文化,文化是相同的,民族又是相同的,那心灵上马上就会契合了。“只有这样加强文化的沟通,落差就不会差太大。经济面看起来很有成果,但是心还没有拿出来肯定是不行的。” 

郭俊次说他早期是致力于重塑两岸统一这条路的人,个人认为,如果要总结归纳的话,两岸关系是四大因素决定成败和快慢的。而大陆因素,是最重要的。“我的一个深绿的好朋友骂我骂得不行,有一天他在上海东方之珠给我打电话,他说郭会长我现在正式向你道歉,我这几年骂你骂得太过分了。他说从南京到苏州到上海玩了三站傻眼了,我们怎么能跟上海比呢?我那个晚上失眠,为这个成就感而失眠,这个大陆因素太重要了。”第二个是台湾因素;第三个是华侨因素;最后就是国际因素。

坚决走反“台独”路线

郭俊次走上反“台独”路线这一条路,很多人觉得奇怪,“作为一个台湾本土人,我为什么走这条路,牺牲那么大,奉献那么大。所谓牺牲那么大、奉献那么大是因为我为了这一条路,丢了李登辉的官,还两度拒绝了阿扁给我的官,这是台北政坛公开的秘密。我为什么这样做?很多人觉得很奇怪,我的父老乡亲不能谅解我:因为这条路本来就比较难走而他们栽培我做一个立法委员,结果我却要去丢官,又要拒官,所以都不谅解我,很多乡亲父老离开我,包括我的妹夫,可见这条路多艰苦。这种苦没有办法来形容,你今天问我,我可以告诉你是怎样的一个辛酸苦辣。”

“我每次回台南工作,不仅说虎落平阳,而且还要舌战群雄。因为我做过群众运动,我竞选过立法委员,到期我还要回去。乡亲父老把酒杯举起来说‘团长回来了,我们来敬团长’。什么叫‘团长’呢?就是‘卖台集团’的团长回来了。那时候没有办法,我只能够面带微笑面对。所以我太太一直说你干脆不要回家乡,我说不行,家乡是我的地盘,毕竟婚丧喜庆总是要回去的。”在说这段话时,郭俊次显得尤为激动,感触也很深。

郭俊次接着说:“我的压力来自于12年的阿辉(李登辉)、8年的阿扁(陈水扁),整整20年,都是本土的人当道,压力很大,一个是安全的压力、政治上的压力;后来也牵扯到体力、精力的压力。亲人都不谅解我,乡亲也不谅解我,我原来的选票很多,后来我是主动放弃竞选,就从事这项工作。”

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台南成功率只有2.8成。而台北的统促会做北台湾和外省人的工作相对比较好做,大概七八成。郭俊次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他一直压力很大,但是他平常不太愿意跟人讲,因为在这项工作中,他所历经的沧桑和风吹雨打,不是用言语可以形容的。“但是我为什么走这条路?我不是傻瓜。大家都说我这个人是傻瓜,有官不当要丢官,有官不做要拒官,在那边做沙门苦行僧,很多人不谅解我。我走这条路是带有使命感的,我是一个政治学博士,我一生一定要好好做点工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要留点档案,我没发什么财,也不会做生意,我跑大陆这么多年没有和商人来往,我不经商,也不观光旅游,就是开研讨会。这一辈子,公开做了16年。我的这种使命感是带有宗教性的,我不敢说很狂热,但是我无怨无悔,而且没有休息过。我晚上睡觉也在反对‘台独’,晚上作梦也在喊和平统一,我是全身心地投入。我和王津平(中国统一联盟主席、中华基金会董事长)的关系是因理念而结合,是志同道合,我发现了一个长者,这个长者是我的标杆,我来追随他。”郭俊次如是说。

热衷国家统一事业

郭俊次从小学习很刻苦,在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我对这个国家的爱来自于我从小所读的书。所以才追随经国先生,那个时候他以台治台,用台湾人治台湾。第二,我对《宪法》很有研究,我在大学开宪法课,还有政治学的课。我们‘中华民国’的宪法是一中宪法,你怎么可以违宪呢?怎么可以搞分裂?以这样的基础以及国际的角度来看,‘台独’根本没有市场,走不出去。”

在国家统一这项事业中,郭俊次一直是有理念、有路线的,据理力争。他反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反对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陈水扁和他是同乡,两人正面交锋过很多次,争论得很厉害。那时得罪很多人,但郭俊次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后悔。

在提到日前情况如何时,郭俊次激动地说道:“我们的反‘独’还在做,我们是不但反‘台独’,还要反‘独台’。所以,这个工作继续在做,一切还是要归于统一。我们大家并肩作战就是为国家统一,整天在做梦,而且整天在奔跑行走,这是真的。我是台湾本土人,我的优势是很大,但是我的压力也更大。总算现在我身体还平安,老会长一直让我步伐迈得慢一点,而且要稳扎稳打。”

“你说我爱国吗?我真的很爱国。我们在台湾蛮勇敢,我们摇旗呐喊这样奔跑,有人说这是傻瓜,但是我要告诉你,台湾岛还好有几个团体还在摇旗呐喊,还有一点火在那儿闪亮,假设我们关门,这个局面就不敢想象。”

郭俊次在岛内从政很早,那时候以‘立法院立法委’、‘立法院’秘书长的身份几度带团到欧洲、美国、日本,去了很多次。到了东京,日本政要秘密接见他,到了美国也有政要秘密接见他。“不管怎么样,在互动的过程中,我就看出,美国、日本心存不良。日本人说,郭先生你是台湾人,日本政要一再讲台海是日本的生命线;美国政要说,台湾岛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是民主的灯塔,要守得住。”

郭俊次认为,两岸关系应该说是国内关系,但是这个国内关系是带有一点国际因素在里面。不管怎么样,两岸是一体、两岸是一国、两岸是一家,这个“一中框架”一定要确保。

“风水会轮转的,亚太的年代到了,亚太的重点在台海两岸,台海两岸赶快和平好,我们是亚太时代的真主人,这个时代你们会看到的。”

(责编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