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世名画为纽带 以山水合璧为契机 ——富阳全面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发布时间: 2013-07-01 12:00:00
以传世名画为纽带
以山水合璧为契机
——富阳全面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龚一琳
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的渊源
富阳和台湾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三国东吴大帝孙权是第一位以官方名义和国家意志开发台湾的第一人,唐代状元施肩吾率族人定居澎湖,成为大陆民间开发台湾第一人。进入新时期,富阳作为浙江省对台工作的重点县(市),较早地和台湾开展了经贸交流和合作,尤其是文化交流和基层民众交流非常密切。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及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并以画喻人,表达了画合人圆的美好心愿,引起了全球华人对《富春山居图》及这幅传世之作的原创地、实景地、黄公望晚年隐居地——富阳的强烈关注。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后,再次吸引了全球华人的目光,其带来的文化热度更达到了一个巅峰。富阳市以传世名画为纽带,以两岸山水合璧为契机,对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进行了大量的文化挖掘和资源整合,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如今,作为《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的富阳,已成为中国山水画家心中的圣地,也是每年来杭旅游的台胞首选地,必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
这一切都标示着富阳市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2012年初,富阳市委统战部夏芬、贾一惟和洪文明三位领导分别在杭州市和富阳市的“两会”上,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关于把富阳创建成“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建议》提案,当年5月,该提案被富阳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6月,课题组完成了关于富阳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调研报告,经相关部门和人士的广泛讨论修订,富阳市政协以“政协情况反映”的形式提交富阳市委、市政府。8月下旬,富阳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决定正式向上级申报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国家对台工作的独特符号
和很多地方一样,富阳市早有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意愿,而今,无论是《富春山居图》带来的文化热度,富阳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发展思路,还是全省对台工作的精神要求,都为富阳市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提供了难得一遇的契机。
2012年1月,新一届富阳市委吹响了描绘“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的号角,富阳市委书记姜军在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荐富阳的山水文化资源,重点建设好黄公望隐居地,使之成为国画艺术园地、两岸交流基地、慢生活度假胜地,进一步打响《富春山居图》品牌”。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正是这一战略最有力的实践。
富阳市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历史的诉求,是时代的需要,是全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创建,将有利于该市在增强海峡两岸文化认同和复兴中华文明的历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富阳对外的文化品位和历史影响力,增强该市在对台工作大局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有利于富阳将地方发展寓于国家发展的大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并借助台湾资源为我所用,扎实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和振兴文化旅游事业,切实描绘好“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更有利于富阳在创建中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真正把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为该市的对台工作品牌,并努力使这一平台成为国家对台工作的独特符号。
独具匠心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每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都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而富阳市的资源优势就是《富春山居图》和黄公望隐居地,以及《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和实景地。这一资源优势独具特色,不可复制。《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传世作品,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它的传奇经历和分居两地的现状,更让它成为连接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成为展示两岸文化认同的独特元素。尤其是600多年来,《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地,如同海峡两岸人民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而期盼《富春山居图》合璧,也成了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一种独特而唯一的象征。
因此,富阳市以《富春山居图》和黄公望隐居地、《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和实景地的名义,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文化优势,更有最具象征意义的独特政治优势。
资源优势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创建的前提,而独具匠心的软硬件基础建设,为富阳市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吹起了和畅的“东风”。
庙山坞是黄公望晚年隐居的地方,在这里,黄公望历时7年绘就了《富春山居图》。富阳市创建以《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实景地和黄公望隐居地为题材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里无疑将作为基地的核心区域进行打造。
2011年,总投资1.5亿元的“黄公望隐居地”项目开始在庙山坞兴建。该项目旨在重现当年黄公望生活起居及创作的情景,向世人展示富阳秀丽的山水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围绕黄公望“隐逸文化”,以亲近自然、生态保护、植物科普为原则进行方案规划和设计。目前,隐居地的工程已经完工,主体项目黄公望结庐处、黄公望纪念馆已建成开放。
黄公望结庐处位于黄公望结庐隐居的小洞天,是由小洞天、南楼、筲箕碑亭等仿古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它较好地还原了黄公望当年的生活和创作环境。黄公望纪念馆位于黄公望隐居地的入口处,是一处古今融汇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为960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730平方米。纪念馆由1个序厅和3个展厅组成,陈列着有关黄公望的文化资料、《富春山居图》传奇经历的图示、《富春山居图》摹本等等。
黄公望风情小镇位于黄公望隐居地旁,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核心区域的重要延伸,也是富阳市全力打造的“美丽乡村”精品项目。该项目以“宜居、宜业、宜文、宜游”元素的梳理与注入为构思主线,以周边良好的山水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为依托,以农事节庆、农家乐餐饮、美术创作基地、农事体验(茶园、果园等)为产业主体展开建设。
目前,黄公望风情小镇一、二期工程已经完工,一个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服务、现代科技、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型的“风情小镇”已初步形成。
2010年3月至9月,富阳市成功举办了《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首发活动和“黄公望及其《富春山居图》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著名画家再聚富阳,启动《新富春山居图》创作活动。2011年6月,为呼应台北“山水合壁——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特展”,富阳市再次举行了“春江水雅集——富春山居图合壁纪念活动”。同时,作为向《富春山居图》合璧特展的献礼,富阳市组织代表团赴台,奉上了一个展示《富春山居图》实景地风光的“诗画·富春山居”摄影展、一部《历史的珍藏——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电视专题片、一部讲述黄公望生平故事的新编越剧《山水黄公望》,这些活动在台湾各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2012年6月1日,在《富春山居图》合璧一周年之际,富阳市又举办了《富春山居图》合璧周年庆暨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大展”、富阳——基隆少儿书画赛、黄公望纪念馆开馆等纪念活动。
今年5月29日,台湾南投市市长许淑华、南投市民代会主席张秀枝率团参观访问富阳,富阳市和南投市签约城市结对。
今年6月初,歌曲《富春山居图》MV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音乐电视”栏目中首播。
这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拉近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开启了富台两地文化交流的崭新局面,也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原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所言:“富阳作为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的隐居地,作为《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历史性地担当起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特殊角色。这既是富阳人民的责任,又是富阳市的荣幸……对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十分深远。”
(责编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