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澳大利亚文化之都”墨尔本

发布时间: 2013-07-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 维多利亚州的首府,素有“澳大利亚文化之都”的美誉,是全澳的文化、工业中心。不久前,我和朋友一起随团来到这个向往已久的城市,一到达墨尔本,旅途的疲惫感就随风而逝,取而代之的是喜悦、兴奋和激动。

走进“澳大利亚文化之都”墨尔本

□陈廷丰

迷人的大洋路

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墨尔本大洋路。大洋路紧靠着维多利亚南部海岸而行,全长276公里。它串联着大海、悬崖、瀑布、城镇和海滩,也串联着壮观、多彩与宁静,是全球最适合自驾的海岸车道之一,被称为“世界上风景最美的海岸公路”。

这条公路始建于1920年,当时参加战争的士兵荣归家乡,政府为解决就业和开拓新都市,决定先修建公路。退伍老兵们奋战在极为艰险的群山之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开凿出造福后人的景观大道。半个世纪后,这里成为澳洲境内一处颇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

来澳洲之前,笔者曾从资料上看到过有关大洋路的介绍,有人曾略带夸张地说,想看海,去大洋路,看到你想吐为止!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的车子开出市区,行驶在大洋路上,看到儿时记忆里曾经有过的蓝天白云、湛蓝湛蓝的大海、迷人的沙滩,以及路边无处不在的桉树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车上的每个人都发出一阵阵的惊叹!沿途的美景,赶走了大家一夜未睡的疲劳。每个人都贪婪的把眼光投向了窗外,恨不得把每一处的景色都留在脑海里;很多人拿出了相机,透过车窗的玻璃,把沿途的风景定格下来。

一路上,我们还经过许多小镇,虽然规模都不大,但都别具特色,像是童话世界的现实版。

更让我们感叹的是,在处处是景的大洋路上,除了像我们一样的旅行车,少见有人。特别是我们路过好几处自然环境极好的沙滩时,发现只有海浪拍打着寂寞的沙滩,沙滩上空无一人。

正在消失的“十二门徒岩”

闻名遐迩的“十二门徒岩”,矗立在维多利亚州的南部海岸,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地标性景观之一。

“十二门徒岩”,一看到这个名称就会让人联想到耶稣的十二门徒。事实上,它的称呼就是来源于《圣经》中的十二门徒。1930年,英国探险家在悬崖峭壁之中发现了这12座石柱峰,因其形态酷似耶稣的十二门徒,故称其为“十二门徒岩”。但从地质的角度说,它实际上是石灰石、沙岩和化石经过千万年的海水风化而逐渐形成的12个断壁岩石。令人遗憾的是,“十二门徒岩”自发现至今还不到百年,到如今仅剩下“七门徒”,而且,这些剩下的岩石,若干年后也将不复存在。其中的原因,专家认为是人类活动频繁、空气污染加剧,加上劲风侵蚀、气候变化无常等所致。

我们怀着对时间和自然的敬畏,沿着海岸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着屹立在海上的这些岩石。“十二门徒岩”犹如一排巨人出现在眼前,有的竟高达45公尺。巨石经过千万年海浪和海潮的风化瓦解,被雕琢得酷似人面,它们表情迥异,看似悲哀,恰如温柔,真是巧夺天工。一阵阵海浪汹涌地冲击岩石,浪花卷起千堆雪,深深地亲吻海岸并朝远方席卷而去。而身居悬崖峭壁的十二门徒,看着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一副波澜不惊、气定神闲的样子,就像是时间凝固的影子,在时刻暗示着人们所看到的瞬间,其实便是历史。

体验普芬比利蒸汽火车

在墨尔本东郊的丹顿农山区,我们体验了普芬比利蒸汽火车之旅。从整个旅程来看,体验普芬比利蒸汽火车之旅是最激动而难忘的,它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旅游的放纵和放松,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

普芬比利蒸汽火车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蒸汽火车,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蒸汽火车之一。一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有关普芬比利蒸汽火车的历史。最初,普芬比利蒸汽火车行驶的铁路线,是为开发边远地区而在维多利亚州建造的四条低消耗窄轨铁路中的一条。1953年的一次山崩使这条铁路损坏而停止运营。1962年,在民间与州政府的赞助下,山崩的路段才得以修通到敏至溪。1965年,通车路段修复到艾莫雷德,1975年修通到湖滨,并在1988年10月修通到终点站雷克夏,全长共29公里。1977年,爱玛若铁路旅游局正式从州政府手中接管普芬铁路的管运。

当我们走进普芬比利蒸汽火车时发现,它和我们通常想象中的强劲蒸汽机车体形并不相同,它古朴而又小巧可爱,车头上的铜管子光可鉴人,车头门旁边镶嵌着一块椭圆形红底金字的铭牌,上书“1905年制造”。木质的门窗上刷着暗红色和黄色的漆。这一列上了年纪的蒸汽火车,由于保养得好,依然散发着年轻的气息,显得生机勃勃。

随着火车烟囱中喷出一柱蒸汽,普芬比利的鸣笛顿时响彻山林,火车从贝尔格雷车站开始缓缓启动,以有韵律的节奏缓缓前进,如同从时间的深处开来,又向着世外桃源开去,一路经过了美丽的森林、长满蕨类的溪谷和肥沃的农田。由于普芬比利行驶速度缓慢而且部分车厢没有玻璃窗,由此造就了乘坐火车的一个奇景——几乎所有的游客都选择手扶栅栏坐在车窗上,将手脚伸出窗外。笔者一路欣赏着古朴的山区风光,呼吸着洁净的空气,闻着空气里弥漫着的树脂和松果的香味,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浑然一体。火车经过山谷和桥梁的时候,还会有路过的当地人停下来和我们招手,这些缓缓掠过的笑颜,这种友好与亲切,好像这些陌生的过路人就是隔壁的邻居。

明志溪是整个旅程的中间点,也是一座淘金小镇。1851年由于在澳洲大陆发现了黄金,一时间从欧洲、美洲和亚洲涌来了大批的淘金寻宝者。到了20世纪初,这里的黄金已淘尽挖绝,金矿主关闭了大小矿山,长达50年的淘金浪潮就此成为了历史,热闹的小镇也渐渐沉寂下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座蒸汽火车博物馆,馆内收藏有澳洲及国外的火车头、车厢及蒸汽机械,昔日旧工业时代的辉煌一时让人惊叹。

火车驶入雷克夏车站后便到达了终点。在这里,车站的工作人员会给火车头加水、清理锅炉及车厢,然后将火车调头,准备下一次的旅程。

还让我们难忘的是,目前这条铁路是在600多位义工的无偿服务下维持运行的。我们上车前,碰到了一位60多岁的义工,他还穿着当年铁路的工作制服,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笑容一直挂在他的脸上,这也是从心底涌现的幸福吧。

(责编 韩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