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最小的城 最美的画
发布时间: 2013-07-01 12:00:00
阿尔山:最小的城 最美的画
□影子
阿尔山是一座小城,蒙古语全称是“哈伦·阿尔山”,意为“热的圣水”。阿尔山的夏日风景,真不愧有“人间仙境”的美誉,一如飘落凡尘的童话世界……
袖珍纯美的童话小城
沿途空气越来越清新,天空越来越纯净,景色越来越明朗,映入眼帘的分明就是一幅画卷。连绵的青山环抱着一片开阔平坦的绿色绒毯似的腹地,虽然都是绿色,却呈现出淡绿、黄绿、翠绿、墨绿等不同浓淡的绿,深浅相间绝不雷同。在这广阔丰富的绿色中,点缀着一团团、一簇簇、一个个似绒球般的树丛,那弯曲环绕其间明如丝带的是一条条河流,纯美的阿尔山离我们越来越近。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被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环抱,处在大兴安岭山脉的西南缘。这里草原和林海相接,雪山和温泉共存,使阿尔山的四季都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美。
进入阿尔山市区已近傍晚,在落日的余晖中,一座座色彩艳丽的欧式楼房小巧玲珑,就像小时候搭的积木。阿尔山市常住人口不过六七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袖珍城市。这里气候独特,一阵风吹过,空气中仿佛有夹杂着细如花针般冰凉的雨点拂过你的脸颊,让你神清气爽。在你还没来得及尽兴感受它时,这细雨又随风飘远了。晚上漫步在小城街道上,多变的天气、奇特的建筑、阑珊的灯火、璀璨的灯光使它越发神秘,却丝毫不会惊扰它的静谧,让你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宁静安详的童话小景
阿尔山有太多不可错过的美景,它的宁静与安详,它那不一般的魅力,是要真真切切身临其境方可体会的。登上青青的母亲山,吮吸着饱含芳草气息的空气,仰望悠远蔚蓝的天空,俯视漫山遍野的野花;在阿尔山市北5华里处的五里泉,品尝清冽甘甜的泉水;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望着挺拔苍翠的白桦、郁郁葱葱的落叶松与针叶林,看着犹如晶莹碧玉的湖泊和顽皮戏水的成群野鸭;伴着清脆的鸟鸣行走在木栈道上,望着峡谷潭水的自由倾泻,看着脚下跑跳的石鼠;在国家地质公园火山遗迹带,还能亲眼目睹石塘林、龟背岩等罕见的火山岩地貌。所有的天然景点、遗迹保护得如此完善,令人震撼。笔者不禁感叹,这座塞外小城不愧为镶嵌在大兴安岭南端的一颗璀璨明珠。
笔者住在阿尔山一户本地居民开设的家庭旅馆中,感受到了阿尔山人毫不掩饰的纯正直率和对家乡的浓浓深情。
或许正是这种浑然天成的娴静与无争,才令这里得到上天的眷顾,汇集这许多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于一身。而如此“富有”的小城却依旧淡然,无论在哪都见不到一丝一毫的焦躁。但见那袅袅炊烟轻吻那如水夜风,不知不觉间,异乡客也开始用阿尔山的方式来生活,来反省自己的内心,殊不知你已悄悄沾染了阿尔山的气质……阿尔山风光纤尘不染,阿尔山的空气纯净清新,阿尔山的泉水香醇甘甜,阿尔山的温泉疗效神奇,阿尔山的人们质朴自然。阿尔山,你是飘落凡尘的童话世界。
迷人漂亮的童话小站
来到一地旅游,总有那么个地方让你刚一落地便想先睹为快,让你即将离去却依依不舍。阿尔山火车站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像一个执拗的人静默而焦急地等待彼此的有缘人千里来相会,张开怀抱给你一场惊喜与温柔。
阿尔山火车站建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火车站采用砖木、花岗岩、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一楼外壁是用花岗岩堆砌的乱插石墙,楼顶用赭色水泥涂盖,是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一侧还保留着半圆形尖顶的碉堡,远远看去就像是农村里的“粮囤”。
候车室里面有两排橘红色的塑料椅,每排8个座位分别装在两侧墙上,地面中央是个站炉子。候车室隔壁是“贵宾室”,一样的小巧,里面呈U字形摆放着几个沙发,干净简洁,小的夸张的行李房好像骄傲地在声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样别具特色的“迷你”童话车站,可能是中国小火车站中最漂亮的一个了,它有点像瑞士的小站,曾被网友评为“最美火车站”之一。殊不知,这样一座在都市很难见到的别致小站,建成至今已有70余载。更加难得的是,它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见证了数次时代的变革,步入和平年代许久,它始终兢兢业业地迎送小城居民和来来往往的游客,不曾荒废倦怠一日。小站便是阿尔山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阿尔山人民的生活也已无法与小站分割,它早已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之一。说不清城与站之间,究竟是谁赋予了它这般宁静的气质和童话的色彩。
富饶热情的童话小村
距阿尔山东南35公里处的白狼村很有特色。来到村口,老远就看见“林俗村”三个大字,门口的大幅标语“放下锯子当导游,放下斧头搞养殖,四方宾客看不够,致富路上不用愁”分外显眼。白狼村充满野性的村名和这样豪迈的口号,一下就让人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粗犷和奔放。没想到一进村子,却让笔者大跌眼镜,就像见到了世外桃源:眼前的小村依山傍水,草木葱茏,村里有别致的路灯、整洁的巷道、林区特有的木栅栏和柈子垛。整个小村被青山绿水环抱起来,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安详、宁静而美丽。
白狼村里最打眼的就是各家木刻楞房屋和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辣椒、玉米、大蒜。刚走进一家院子,主人就闻声笑盈盈地迎出屋来:“欢迎光临,快屋里请!”屋子是用白桦树皮装饰起来的,内部都是以木头为原料建造而成的,窗台前摆放着野生动物的标本,整体看起来非常的舒适干净。笔者好奇地四处乱瞅,居然发现墙上挂着一件上世纪60年代的老羊皮袄,还是白茬皮子的,跟过去在电影里看过的一样。再细看窗外还摆放着许多稀罕的东西,有古老的锯架子,还有弯把子锯、卡钩、大斧子,都是过去林区人每天都离不开的东西。看来林俗村仍保留着林业工人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正像主人说的:“小杆栅栏柈子垛,房屋脊上放山货,客人来了炕上坐,炉子火墙烟袋锅,炕梢被子垛成垛”。说起白狼村名字的来由,主人笑着告诉笔者,“白狼”由蒙古语“白力嘎”演变而来,汉语意为“富饶的地方”。
不一会儿,一桌子的佳肴就摆齐了,主人又不停地介绍着每道菜对人体的益处:“蕨菜能够防癌治癌,黄花菜是咱们国家的名菜,它有降血脂、安神、消炎、解毒的作用。我们这儿全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请大家多吃点儿。”主人的朴实真让人觉得像是到了家。
阿尔山,一个笔画和发音都如此简单的名字,一个让人说不清究竟是最大的村子还是最小的城市的地方。当笔者脑中开始回放关于它的一帧帧画面、一个个片段,方才发觉,上天眷顾赐给它一袭多彩的外衣,而它却又有着一种宁静安详的气质。就要离开阿尔山了,可笔者的心依然留在那里,沉浸在童话般的梦幻中。
(责编 韩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