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蒋介石、陈洁如的外孙寻亲记

发布时间: 2013-03-01 12:00:00    来源: 省统战部

为蒋介石、陈洁如的外孙寻亲记

□阿青

  陈洁如出生在浙江镇海,是蒋介石继毛福梅、姚治诚之后的第三个妻子。从1921年与蒋介石结合,到1927年被蒋介石抛弃,陈洁如与蒋介石夫妻一场,共同生活了7个年头。陈洁如与蒋介石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后经何香凝的介绍,领养了一个女婴,征得蒋介石的同意后,取名“陪陪”,即与英语“婴儿(baby)”同音,又希望她能带来一个弟弟作陪伴。“陪陪”后来由蒋介石取名瑶光。蒋、陈离婚后,瑶光改从母姓,与陈洁如生活在一起。而陈忠人便是陈瑶光与第一任丈夫梁柱峰的儿子。历时四十余年,陈忠人兄弟俩跟他们的堂兄、韩国齐成电子株式会社社长梁胜盛终于在上海市外办和上海市公安局的穿针引线下挥泪相认。海峡彼岸的蒋家后裔终于与他们的韩国亲人相聚在上海。

         多年来,上海市外办的朱富康和上海市公安局的李福妹从未对人道说过他们是怎样为蒋介石、陈洁如的外孙找到他们的韩国亲人的。即便在《韩国日报》率先报道了蒋介石、陈洁如之女陈瑶光的韩国亲缘,台湾发行的《世界日报》也以“蒋介石有女嫁韩夫,陈瑶光现在住美国”为题,报道了梁胜盛上海寻亲之行,作为牵扯线人的朱富康和李福妹仍不作声张。随着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多年前那段从黄浦江边延伸开去的寻亲故事,才得以在世人面前浮现出来。

蒋介石外孙的韩国血统

  1981年,在韩国农水产贸易公司工作的梁胜盛遵照父亲生前所托,在整理已经去世35年的叔父梁柱峰的旧居遗物时,发现了梁柱峰生前杂物中有记载了他和陈瑶光婚姻关系与家庭状况的文字和照片。经过一番查证,梁胜盛才知道叔父原来是和中国人结婚,而且还是和蒋介石、陈洁如的女儿结婚,遂由好奇到向往,并由此萌发了去中国寻亲的念头。

         50年前,身为国民党军官的梁柱峰和陈瑶光婚后居住在上海。身为韩国人,虽人在中国,梁柱峰心里又何尝不思念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祖国。抗战胜利后,梁柱峰按捺不住多年思国思乡之情,将怀孕在身的妻子陈瑶光留在上海,只身回国寻根。当他终于找到因战乱失散的亲人,再千里迢迢返回上海途中,搭乘的客轮不幸遭遇海难,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眷念的妻儿身边。那一年,梁柱峰30岁,他的次子陈忠人还在母亲腹中,而陈瑶光也一直对丈夫遇难一事一无所知。

  梁胜盛的父亲梁桂庸也于1946年与陈瑶光等人因战事在上海失散。梁桂庸当年回到韩国以后,曾经想方设法打听陈瑶光一家的下落。但因多年来中韩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梁桂庸无法来中国大陆寻亲。隔海相望,海天茫茫,这桩心事横亘在梁桂庸心头多年,一直难以如愿。直到上世纪80年代,梁桂庸临去世前才把这桩心事托付给儿子梁胜盛,再三嘱咐他,将来想办法一定要到中国去,到上海寻找陈瑶光母子。

梦里寻他千百度

  光阴荏苒,陈忠人兄弟后来赴美定居,但血浓于水的亲情使他们从未停止过寻父的努力。联想到大韩民国曾经一度沦为日本人的占领地,他们猜想父亲会不会流落日本?陈忠人兄弟曾多方托人查询,却始终毫无消息。

  1992年中韩建交,这为陈忠人兄弟与梁柱峰家人的团聚创造了良机。梁胜盛来中国大陆经商的同时,多次托朋友打听陈瑶光母子的下落。一次次满怀希望而来,却犹如大海捞针,好不容易查访到陈瑶光母子当年在上海住过的旧址,却已时过境迁,住在那里的早已不再是当年的老居民了。就在梁胜盛心灰意冷,对寻亲不再抱有过多指望时,1993年下半年,韩国临时政府旧址修复后对外开放。梁胜盛前往参观时,向旧址管理处和所在地的区外办提出了帮助寻找亲人的请求。这是他最后的尝试了。

  在上海市外办的支持下,分管上海韩国临时政府旧址的朱富康副处长和当时在上海公安分局工作的李福妹接受了为梁胜盛寻亲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对峙已久,蒋家后裔与韩国亲人失去联系也已经有几十年了,要想重逢团圆,无疑是难度极大的,但朱富康和李福妹由衷地感慨:人求团圆,再续亲情的愿望应该是共同的。中韩既已建交,作为上海的外事部门,为这各有特殊背景的两家亲人牵线搭桥,对促进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增进海峡两岸的理解会有重要意义。这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善举。

         朱富康和李福妹及时与当时尚在美国的陈忠人取得了联系。陈忠人虽说寻父心切,但却对从韩国找来的堂兄梁胜盛没有什么印象。考虑到陈忠人的特殊身份,这可是慎之又慎的事,岂能轻易相认。

“父母官再造兄弟”

         朱富康和李福妹决定从梁胜盛所提供的其叔父梁柱峰当年在上海的生活足迹入手,核实材料的真实性。

         正是炎炎酷暑天,李福妹汗流浃背地走访有关单位,查阅户籍资料,泡在图书馆翻阅史料,最后决定从敌伪时期的老户口册上追溯陈瑶光与梁柱峰在上海居住的记录。发黄的户口册堆积在人迹罕至的档案室里,存放处逼仄闷热,通风设备很差,连个电扇都没有。拂去历史的积尘,沉入逝去的岁月,李福妹小心翼翼地翻阅着一本又一本厚重的卷宗。历时一个多月,李福妹辗转了三个城区,先后走访了五个派出所,还深入附近的居民委员会,找当地的老居民座谈打听,寻找知情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福妹终于找到了陈瑶光当年在上海的最早居住地,从浩如烟海的户籍资料中查到了陈瑶光当年与梁柱峰结婚生子的记录。

  当李福妹依照该地址找到陈瑶光当年居住过的那条闹中取静的弄堂,向当地居民打听当年陈瑶光在这里居住的情况时,由于年代久远,这里的居民不知道换了多少人家,人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印象了。正当李福妹感到失望时,却听得头顶上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我晓得咯。”李福妹仰起头来,只见楼上窗口一个头发花白的脑袋一闪,话音落处,已从门里走出一个望膀宽宽、个子高高的老者来。老者鹤发童颜,谈起当年与陈瑶光对窗而住的情景还记忆犹新。他说,这里过去是住过一个单身女子,还带着一个叫阿三的女佣人和两个小男孩。那两个男孩长得很可爱,记得小哥俩一个叫大弟弟,一个叫小弟弟。老者回忆说,当年我很喜欢他们,经常去抱抱他们,他们对我也很亲热,都叫我舅舅。老者慨叹道,当年与她家隔着一条弄堂对窗而住,却一点也不晓得陈瑶光的身份。后来他们母子搬走了,听说小哥俩也读书了,这时我才得知他们一个叫陈晓人,一个叫陈忠人。老者又回忆说,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新华书店里看到过一本《我的外婆陈洁如》的书。一看署名,竟然是陈忠人,我这才恍然大悟。陈忠人居然就是蒋介石的外孙!后来我还在报纸上看到过陈瑶光的照片。当年我与她为邻时,她好像才20刚出头的样子,很漂亮。照片上的她和年轻时变化不很大。

  通过这位老者的描述,李福妹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已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陈忠人兄弟。当上海市外办将梁胜盛提供的梁柱峰的照片以及朱富康、李福妹这段时间查证后所掌握的资料交给陈忠人兄弟核实后,陈忠人兄弟确信了梁胜盛就是自己在韩国的亲人。上海市外办在上海希尔顿大酒店为他们两家安排了认亲会面。当海外归来的陈忠人兄弟从梁胜盛手中接过父亲当年身穿军官服的遗照时,不禁悲从中来,与梁胜盛抱头痛哭。

  陈忠人兄弟泪流满面,感激不尽地说:“人民政府全力帮我们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使我们能寻根祭祖,我们由衷地感谢!”梁胜盛则噙着激动的泪水,一再要替他九泉之下的父亲感谢中国政府。朱富康和李福妹会心地笑了,他们谢绝了两家从海外带来的礼品,只收下一块意蕴深长的匾,那匾的两边写着两句话:

  父母官再造兄弟,

  中韩国情同手足。

  大韩民国梁胜盛携弟晓人、忠人拜谢。

(责编 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