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京笋干”与“高家萝卜丝”
发布时间: 2013-12-01 12:00:00
衢江“京笋干”与“高家萝卜丝”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过去称“衢县”,当地有一款名肴,称之“大俱源京笋干”,外界知之不多。“大俱源”是一个地名,位于衢江区石梁镇的西北部山区,当地以盛产竹子而闻名。当地产的“京笋干”笋质纯厚,美味可口,质量优于别处,原因就是京笋干必需采用衢江大俱源村特有的竹子“金丝竹”长出的笋,再经过特殊的加工方法制成。金丝竹为大俱源村特有竹品,而别处因气候、土质不同,所产竹笋的品质口味就要逊色许多了。
“京笋干”有特殊的制作方法,由大俱源村余、谢两家世代祖传,秘不外泄,外乡人虽百般模仿,仍不得要领。相传,宋太宗至道三年,衢县进士余势亮、九江太守谢宝公进京叩见皇上,以大俱源笋干呈献于宋帝。皇上品尝后,龙颜大悦,说道,此笋干之鲜嫩“甲于诸蔬”,并分别施赏给朝廷各位王公大臣品尝。诸多京官吃了以后,纷纷赞扬道:“大俱源笋干味鲜质好,胜于别处进贡之笋干”,一时在京师内外传为美谈。后来,余势亮晋升,位至大学士、礼部尚书,京城的各家大饭庄闻讯,纷纷采用余势亮家乡大俱源所产之笋干作为成菜主料,由此,大俱源笋干由皇宫御食转而成为普通百姓的佳肴。京师士绅品尝以后,深感此菜口感极佳,竞相购买,并且称赞道,余尚书家乡之物,非比寻常,品质佳,口感好,由此得名“京笋干”。
京师食客又因为大俱源笋干制作技艺精良,吃起来香浓微甜,商家便通称大俱源笋干为“香笋干”。香笋干畅销北方各省,一直延续到抗战以前,还远销到沪、港及南洋等地,广受行家喜爱,经常供不应求。只是抗战爆发后,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大俱源京笋干才被迫停止外运。建国后,出于多种原因,大俱源京笋干几乎被人遗忘,致使这一美味藏于深山而无人知晓,实在可惜!
衢江的另一款名肴便是高家萝卜丝,主要分布在高家镇一带,故得此名。高家萝卜丝是一种传统名产,加工历史长达1000余年,一向广受食客欢迎。
高家萝卜丝可分为冬丝、春丝、雨丝、雾丝四种,其中以冬丝品质最佳。“冬丝”品质异乎于众,内行者只要一观一闻一品,便一目了然:刚晒成的萝卜丝呈白色,久贮便逐渐变为米黄色或玉色,做成菜肴后,食之,鲜嫩绵软;闻之,喷香远溢。高家萝卜质量优于别处,还在于高家镇萝卜的品种好及制作方法极不寻常,当地人采用的是根茎平直、生泥底的“壶瓶种萝卜”,此萝卜具有白、嫩、脆、甜、香等特点。一般来说,乡人在冬至到立春前7天将萝卜拔起洗净,抢在大风冻的阴天里,用篾帘摊萝卜丝风干后,才能装入菜坛内贮藏。
据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仅东乡高家就产高家萝卜丝30万石,除供应本地需求外,还远销省内的杭绍婺以及粤鄂川贵等地;建国初期,省政府举办过高家萝卜丝加工技术推广会;上世纪80年代以后,高家萝卜丝远销日韩、南洋等地,仅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出口量就已达到660担。衢州的一款名肴“八宝菜”就是以高家萝卜丝为主料,其味香甜脆嫩可口,深得各地食客青睐。(责编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