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人:吃肉按平方计算
发布时间: 2013-11-01 12:00:00
2000多年前,当丝绸之路上的驼队穿越天山的“白水涧道”,沿着天山的一条河沟行进时,在路途上发现了一片难得的绿洲。他们在这里休整之后,再向西进入西亚、中亚的广大地区……渐渐地,这片绿洲成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这片绿洲就是乌鲁木齐的前身。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使这座城市的人养成了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他们哪怕只有一个鸡蛋,都敢出来摆摊卖;挣一点小钱,就敢来往于中亚、西亚间跑商贩货;他们喜欢歌舞,喜欢喝酒,吃肉按平方计算——肉块小于5平方厘米,只能算是“素菜”……
一个鸡蛋就敢创业
乌鲁木齐,蒙古语是“优美的牧场”之意。它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在满清王朝之前,这里还只是辽阔的草原和满地牛粪的大巴扎(集市)。真正大规模地开发乌鲁木齐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事。1755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在现乌鲁木齐九家湾一带筑垒屯兵,并将此地定名为“乌鲁木齐”。1763年,乾隆皇帝将扩展后的城池命名为“迪化”。这就是最早的乌鲁木齐城。
有了城池之后,乌鲁木齐开始迅速发展,成为真正的“草原边城”,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有纪晓岚、洪亮吉、刘鹗、肖雄、林则徐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但更多的还是“支边”与逃荒的百姓。现今不少在乌鲁木齐生活的人,追根溯源,都属于当时“支边”移民的后代。
糟糕的生活环境与交通条件,使乌鲁木齐人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无数的垦荒者将他们勇于开拓的精神传承了下来。这座城市的男人从小就被灌输这样一种思想:“男人是顶天立地的儿娃子,要有担当和胸襟,要敢于出去闯。”所以,不少乌鲁木齐人都秉承了祖先勇于闯荡的商业精神:有一个鸡蛋,就敢创业,拿到二道桥子的大巴扎上去摆摊;有点小钱,就要摆个烤肉摊、干果摊。而很多人也正是从做小买卖开始,一步步变成了来往于中亚、西亚之间的国际商贩。
多民族大融合
乌鲁木齐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大融合的城市。据统计,全市一共生活着13个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高达100多万,仅次于北京。
由于在这里生活的民族众多,刚到乌鲁木齐的人往往只能分辨出汉人和少数民族,却很难区分出谁属于哪个少数民族。老一辈乌鲁木齐人却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面相,一眼就能分辨出谁具体是哪个民族的人:维吾尔族人一般高鼻深目;哈萨克族人一般皮肤很红,而且颧骨很高;塔吉克族人则肤色白皙,长着鹰钩鼻和蓝眼珠……
在乌鲁木齐,街上所有的招牌通常都会使用两种文字书写——汉字和维吾尔文;而报纸的印刷版本则更多,一份《新疆日报》会印刷成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汉语4个版本,这在全国也算独一无二的了;乌鲁木齐本地的电视台为了让不同民族的人都能听懂,也会采用3种语言播出节目;更夸张的是开会,现场常常需要准备多名翻译。
也许是经受了错综复杂的语言环境的锻炼,乌鲁木齐人个个都是语言天才。一个乌鲁木齐人往往至少会两到三种语言,能说5种语言的,更是不在少数。不少在当地长时间居住的汉族人,也能同时说好几种语言。
除了语言多样化,乌鲁木齐还是个“时间”也多样化的城市。这个城市同时实行北京时间和乌鲁木齐时间。如果你在路上向别人打听时间,很可能一个人告诉你是10点,另一个人却告诉你是12点。时差,让乌鲁木齐人的时间比北京人还多出两个小时来。
当然,一个城市使用两种时间计算标准,这搁到哪儿都是稀奇事,也是麻烦事。在乌鲁木齐,不管你是去开会、参加婚礼、出席活动,还是乘坐火车、飞机,一定要问清楚是北京时间还是乌鲁木齐时间,否则你很有可能因此误时。
吃肉按平方计算
关于乌鲁木齐羊肉串的大小,笔者还经历过一次尴尬。笔者和朋友初到乌鲁木齐吃羊肉串时,很豪气地一开口就点了“10个羊肉串”,老板在旁边劝说:“先来5串行否?”朋友固执不听,自称在北京“吃大腰子都是一次来几十串”。结果肉串烤好之后送上来,朋友一看立刻傻了眼,因为“这么大的肉串,这辈子都没见过”……
原来,乌鲁木齐人吃羊肉是按平方计算的——肉串上每块肉的大小不能小于5平方厘米,否则只能算“素菜”。另外,乌鲁木齐人烹制羊肉的方法多种多样,烤全羊,烤羊肉串、羊头、羊蹄子、羊杂碎等,不一而足。这里的羊肉肉质鲜嫩、肥美,就连很多原本不吃羊肉的外地人,到了乌鲁木齐品尝羊肉之后都赞不绝口。
除了肉块大,乌鲁木齐人烤肉的架势也大。从延安路西头的实验中学到东头的大湾乡政府,一条街上十几米过去,烤羊肉的大炉子排成一长串。炉子里头都是烧得通红的炭火,半米多长的钎子上串着大块带着骨头的肉,长达两米半的肉槽,一槽下来至少都是两三百串,烤起来气势非凡。走在街头,看着羊肉在火炉上“滋啪”作响,闻到浓香从炭火和肉缝间四溢而出,强烈刺激着人的味蕾,叫人忍不住就要来上几串。
乌鲁木齐的羊肉串之所以好吃,是因为从养殖到火烤有很多讲究。首先是羊养得讲究,不用饲料喂养,吃的都是天然生长的中草药植物,喝的都是雪山融化的山泉水,肉质自然上乘。其次,所有的羊肉都是从屠宰场现拉来的羔羊肉,食材新鲜。还有,烤的时候是用一种名叫“红柳”的特殊植物来熏制。红柳是沙漠中特有的一种植物,燃烧后闻起来带有一种独特的甜蜜味道,经过红柳熏制的羊肉,香味浓郁,令人垂涎欲滴。
除了羊肉以外,乌鲁木齐让人流连忘返的,还有风味独特的各色小吃,“拉条子”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拉条子”,就是新疆拌面,其做法多样,美味又实惠,以维吾尔族和回族风味的拉条子口感最好。这些大大小小的特色拌面馆遍布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配菜多达几十种,看得人眼花缭乱。(责编 韩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