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民族宗教
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主打幸福感 “泰礼好”成心声
来源: 中新网 发布时间: 2011-03-16 11:15:32

走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大街小巷,不时会有人用畲语泰礼好向你问好。泰礼好翻译成汉语就是大家好。对于这个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来说,这句泰礼好正是与日俱增的幸福感写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景宁县长钟昌明今天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5年要建成美丽乡村魅力畲寨52个。

  景宁位于中国东部省份浙江的西南山区,同时居住着汉、畲、苗、藏、回、侗、黎8个民族。其中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景宁,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个昔日贫穷的小县城,正焕发出惊人的活力,畲族文化也成为海内外游客汇聚于此的给力理由。

  要金山更要青山 生态经济唱响畲乡

  景宁是浙江省6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发展急于一切。景宁又是浙江省生态屏障县,生态先于一切。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直接关系景宁的未来。

  生态是景宁最大的优势,保护生态就是保护长远生产力!钟昌明对此意志坚定。

  记者了解到,景宁出台了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意见,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资金,对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产业进行扶持,引导农业向园区集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政府加快来料加工、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尽量减少农业耕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景宁全面推进了林权抵押贷款、林木火灾保险、土地林地流转等工作,及时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有效激发了农民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开发荒山野坡的积极性。钟昌明表示,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增收致富。

  从2005年末到2010年,景宁生产总值从14.7亿元增长到26.64亿元,年均增长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700元增长到2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292元提高到6202元。景宁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也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中排名从28位上升到13位。

  作为浙江曾经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让景宁备受关注的,是该县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甚至高于GDP增幅。以2009年为例,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400元,两项指标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名义增长8%12%,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要金山更要青山!靠山吃山的畲乡人民,在青山绿水之间,已经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康庄大道。

  畲乡文化化身右翼” “泰礼好强势崛起

  如果生态经济是景宁腾飞的左翼,那么它的右翼就属于民族文化。青山绿水常有,畲族自治县却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畲族乡亲们不曾预料到,有一天自家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会成为金矿,引来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体验。

  在政府的积极推进下,通过畲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景宁获得了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等称号,中国畲乡之窗景区也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

  对于文化惠民工程,钟昌明的思路很清晰。景宁要把民族风情旅游业作为最大的产业来培育,使旅游业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最强有力的支撑,成为推进畲乡经济发展、展示畲族文化魅力、促进畲族文化交流、提升畲族文化层次、扩大畲族文化知名度最为广阔的平台。

  为了保护弘扬畲族文化,政府成立了畲族文化资源调查委员会、畲族文化普查工作小组、畲族古籍整理小组等工作机构,基本掌握了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家底。同时,加强了畲族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力度,畲族编织、服饰、工艺品等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景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畲族山歌之乡廊桥之乡

  景宁要发展畲族演艺娱乐业!钟昌明表示,政府要扶持浙江畲族民间艺术团做大做强,促进艺术团与旅游业的融合,使艺术团依托旅游业这个强大的后盾逐步发展壮大。景宁将加强畲族文化演艺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把畲族文化演艺业与现代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目前,景宁已累计培育畲族文化产业30多项,创作畲族文艺作品840多项,其中获得各类奖项及参展作品达350项。已经命名的文化传承人,国家级有1人、省级有6人、市级、县级有17人。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老的畲族文化,正飞出大山,振翅飞往世界各地。泰礼好,也在被不同肤色的人所熟识。畲族文化,正强势崛起!

  爱心营养餐唤醒强健明天

  如果说生态和文化是景宁腾飞的双翼,它们的强度支撑了景宁腾飞的高度。那么,让景宁飞得更远的,无疑是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畲乡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后,教育就成为他们心头的第一大事。钟昌明告诉记者,景宁近年来投资2.6亿元,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景宁注重民族体育挖掘开发,整理了大量的畲族民间体育项目。我们还给考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发放奖学金,缓解教育成本提高的压力。通过创办少数民族学生高中预科班等措施,景宁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率和升学率。

  然而,对于尚不发达的景宁来说,如何消除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显然更有挑战性。

  景宁统筹兼顾优化农村校舍,投资2400多万元,完成了食宿改造、校园设施维修改造等建设项目,改造面积达10000多平米。钟昌明表示,景宁在农村创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从而让省级教育强县的资源更多向农民子弟倾斜。

  景宁对农村教育所付诸的努力,其实完全可以浓缩在一顿爱心营养餐上。爱心营养餐工程是促进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的一项为学生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十一五期间,该县结合全省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投入1172万元用于改善学生用餐和就寝环境。通过三年努力,景宁共改造了21个学生食堂、宿舍,改造食堂面积3100平方米,宿舍面积7547平方米;添置了学生食堂餐桌、椅子、柜子和学生宿舍床架、卫生设备等内部设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的食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环境好了,关键还要让学生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为了让寄宿生在校期间天天能吃上荤素搭配,合理均衡的营养餐,2009年该县投入178.8万元专项资金,将营养餐标准从2008年每生每周8.75元提高到11.75元,寄宿生每周享用到58餐的免费营养餐。同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蔬菜基地,种植的蔬菜免费供给食堂,提高爱心营养餐经费使用效益。这项投入惠及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35004000名寄宿制学生。

  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这些正在农村学校埋首苦读的畲族孩子,他们将成为景宁生态经济和特色文化最有竞争力的传承者。一顿爱心营养餐,唤醒的正是畲乡景宁强健的明天!

  宏图待展瞄准区位优势 蓄势待飞更添豪情万丈


  作为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景宁已经蓄势待飞!翻开畲乡的未来图卷,景宁将以构建一高两纵一横一连四通道公路交通主骨架为重点,全面完成龙丽温高速公路云景段建设。同时,积极实施省道、县道提升工程,完善县内公路网,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要致富,先修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畲乡,正通过高速公路接轨整个浙江乃至全国的交通网络,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让游客和机遇接踵而至

  展望十二五,景宁有理由豪情万丈。景宁会倍加珍惜借力发展的大好机遇,抢抓机遇不停步,为建设安康幸福、景秀人宁中国新畲乡而努力奋斗!钟昌明最后表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