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非公经济
家族企业世袭制的缺陷
来源: 浙江在线 发布时间: 2008-05-06 04:03:46

       有时候,在首次与一位不仅从老爸那里得到DNA、还从老爸那里得到工作的野心勃勃的首席执行官见面之后,专业顾问会低声咕哝一句:“富不过三代”。

  一般说来都是这样:爷爷创建一家公司,把它发展得小有规模。爸爸把它变成横跨5个时区的全球性公司(或者至少业务覆盖整个英国北安普顿地区)。儿子则把公司搞得一塌糊涂,要么是因为能力不行,要么是因为根本就心不在焉。丧钟以一大群家族股东争吵的形式敲响。公司转到机构手中,由专业人士管理,结果就是变得逊色一些。

  不过,正如《家族战争》(Family Wars)一书所指出的那样,逊色一些总好过出现家族企业长期不和这一最恐怖的惨剧,其中包括谋杀、背叛、威逼和公开打群架。在打拼初期为公司和家族带来优势的血缘关系,在公司和家族都获得巨大财富之后,很可能变成毒药。

  也许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在奢侈品皮具领域享有盛名的古奇(Gucci)家族。这家时尚企业的第三代掌门人毛里齐奥?古奇(Maurizio Gucci),1995年在回办公室途中遭枪击致死。枪击受到他前妻帕特里齐亚(Patrizia)的指使,目的是惩罚他出售自己50%的股权并剥夺了他们孩子的继承权。这种报复手段比受冷落的妻子烧掉结婚照这种寻常举动更为激进。

  在那之前,古奇家族内部的裂痕有时候会以向官方告发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代掌门人阿尔多(Aldo)的儿子保罗(Paolo)揭发父亲逃税,让他进了监狱。反过来,阿尔多也曾在诉讼中声称侄子毛里奇奥(Maurizio)没有缴纳遗产税。

  想象一下跟姻亲玩一把肝火特别旺盛的《大富豪》(Monopoly)游戏,你也许就能理解,当金钱与脆弱的家族关系搅在一起时,会产生怎样的深仇大恨。

  1989年,舍恩(Shoen)家族的一场内斗,演变为亚利桑那股东大会上的对骂。这个家族是美国卡车与拖车租赁公司U-Haul的经营者与所有者。对骂反映了创始人L?S?舍恩(L.S. Shoen)的4个儿子在U-Haul经营问题上的分歧。还有一次,L?S?舍恩在电视上露面,抨击自己的儿子乔(Joe),暗指他和另一个儿子与第三个儿子妻子的谋杀案有牵连(其实大错特错),引发了旷日持久的诽谤行动。

  《家族战争》的两位作者——格兰父子(William Grant & Sons)家族第五代成员格兰特?戈登(Grant Gordon)和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奈杰尔?尼科尔森(Nigel Nicholson)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列表,详细列出了L?S?舍恩人格中的“重大缺陷”——他已于1999年去世,因此无法起诉了。这份列表读起来有点像一个怨妇在驱车途中没完没了地指责老公。舍恩的缺点包括:判断力差、感觉迟钝、财务管理不善。作者在最后还附上一条,说他是个出色的企业家,这就有点像是在故作哀痛地问:“林肯夫人,抛开林肯总统在剧院被刺杀这件事不谈,你觉得戏怎么样?”

  家族企业领袖面对的一个常见难题是,不知道养育之责到哪里为止、管理职责自何处开始。书中提到的很多老板对待子女就像对待员工一样,吓唬他们、操纵他们。一种常用策略是,让同胞手足像麻袋里的老鼠一样彼此争斗,争夺公司的控制权。拥有公司的管理者往往在去世时没有立下遗嘱,比如创建印度集团企业信实集团(Reliance)的德鲁拜?安巴尼(Dhirubhai Ambani),这为两个儿子穆克什(Mukesh)和阿尼尔(Anil Ambani)的权力斗争创造了条件。

  我们不禁会想,如果血亲中有更多女性,企业家是否就能不那么绝望。欧洲贵族采用的“一个继承人、一个后备人选”的策略(把资产传给长子),有防止资产分化以及由此引发争吵的优点,缺点则是继承人可能还不如后备人选好。

  不过,这只是家族企业依据出身而非能力选择掌门人这一根本问题的一个方面。两位作者声称,家族企业拥有抵消性优势,不过他们并没有详加论述。比较沉闷的书就会详细论述,而《家族战争》的优点在于,它通过“幸灾乐祸”来娱乐读者。

  本书所描述的成功人士是否会从中汲取教训、做到谦卑自制?这让人怀疑。作者将这些商业王朝与科利奥兰纳斯(Coriolanus)和李尔王(King Lear)这样的莎士比亚悲剧英雄相提并论。这类人物的特点就是:他们自身的缺陷决定了他们的毁灭不可避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