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让拍卖和收藏界起了波澜,多家资本雄厚、实力非凡的民营企业对即将举行的拍卖十分关注。这批甲骨文6月份在浙江多地展览,引起了当地众多民营企业家的青睐。据拍卖方上海崇源拍卖公司总经理季崇建透露,在已报名的全国各省民企中,浙江民企占有相当比重,但他不肯透露这些企业的名字。7月4日,上海崇源公司将以1000万元起拍价整体捆绑拍卖20片甲骨文,将是世界上首次拍卖甲骨文。这批甲骨文中19片是牛肩胛骨,1片是龟壳,每片甲骨上文字都比较多,是甲骨文中的珍品。这批甲骨文是商代的,6片较大,14片较小,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
这批甲骨出自何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基本上都保存在我国和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博物馆中,博物馆中的甲骨文是不可能拿出来拍卖的,这次崇源拍卖的甲骨文又是从哪里征集到的呢?
我国著名的考古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先生介绍,这批“国之瑰宝”的发现要追溯到1898年。当时金石文字学者王襄(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代甲骨文专家)和书法家孟广慧从古董商口中获悉,安阳殷墟一农民耕作时发现一批刻有文字的甲骨,遂以甲骨上每个铭文一两银子的价钱尽力收购,不久之后,甲骨文震惊天下。
李先登介绍,孟广慧从1899年起共收藏甲骨431片,其中最大的一片牛胛骨是伪品,现在不知流传何处。430片真品先是被杨富村先生收藏,后归天津书法家李鹤年所有。1952年,李鹤年将400片出售给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也就是现在的国家文物局,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李鹤年把藏品中品质最好、片大字多的30片留下,其中28片在“文革”中被查抄。直至1970年,李先登清理“文革”查抄文物时才有幸发现了这批珍贵甲骨。后来,这些甲骨文被归还给李家后人。
采访中,崇源公司表示,出于对卖家身份保密的原则,不便透露最终是谁把这20片“李氏甲骨文”拿到崇源公司拍卖的。但毫无疑问的是,经过权威专家鉴定,这20片甲骨文是1899年殷墟第一批出土的甲骨文。李先登也向记者表示,这批甲骨文确系当年在“文革”中被查抄的那一批孟广慧旧藏。
拍卖甲骨合不合法?
私人收藏的甲骨文拿出来拍卖是否合法呢?据专家介绍,甲骨文片绝大多数都保存在国内外的大博物馆和研究单位中,不可能拿出来拍卖。而私人手中保有的甲骨文片要拿出来拍卖的话,根据法律法规,要先说明其获取途径的合法性。据崇源公司总经理季崇建透露,即将拍卖的这批甲骨文,是目前崇源公司发现的私人收藏中惟一有著录可查的藏品。天津文物部门在“文革”后将甲骨文归还给李家,表明李家拥有甲骨文是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李氏甲骨文”的拍卖是合法的,而且无论国有还是私人买家购买这些甲骨文也合法。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文物行政部门在审核拟拍卖的文物时,可以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优先购买其中的珍贵文物,购买价格由文物收藏单位的代表与文物的委托人协商确定。目前崇源公司尚未收到文物部门要求优先购买的通知。
在谈到对这批甲骨文买家的限制时,季崇建表示,甲骨文的买家将限制在国内。除此以外,对于是国有单位还是个人,将没有限制。但根据有关规定,无论是谁购买,这批甲骨都只能留在国内,不能出境。
估价上千万不算贵?
在长时间的保密之后,上海崇源拍卖公司不久前公布了拍卖底价为1000万。这大大超出了许多收藏者的预期。但拍卖公司方面表示,在报名的众多民营企业中,已有十多家明确表示接受这一拍卖底价。这些公司对这1000万的报价不以为然,甚至有一个企业家表示:“不管多少钱一定要拿下。”
那么,这批甲骨文究竟值不值这么多钱呢?省内一位甲骨文专家认为,甲骨文出土较多,目前存世的就有15万片以上,而且各地还陆续有发现。眼下,在我省博物馆就存有三四百片甲骨。从“物以稀为贵”这个角度看,这批甲骨的价钱似乎不应报得这么高。但是,因为这是国内第一次公开拍卖——此前像甲骨文这种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物都是被保存在博物馆和研究所里的,近几年只有河南安阳的农民偶尔能捡到一两片残片,藏家想要大批量获得实属不易——因此它的价格就很难说了。
据了解,几年前北京一拍卖公司曾有意拍卖这批甲骨文,但未能接受卖家600万元的底价。崇源公司总经理季崇建透露,考虑各方面因素,“李氏甲骨文”拍卖爆出天价的可能性有50%。一是因为这批甲骨文品质极高,可以算做一级甲等文物,是国宝;另一方面,与崇源联系的买家中,有很多非常有实力。
民企为何争相竞买?
据了解,不光是浙江藏家,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也有多家民营企业对这批甲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民企为何争相竞买?会不会是“雷声大雨点小”?
据一位同样对这批甲骨文有兴趣的绍兴企业家表示:“甲骨文不像书画,这样公开的、第一次拍卖的比较有保障,不会买到假货,而且很有意义,很有话题性。”确实,许多企业家其实并不是很了解甲骨文,但是,参与竞争世界上首批拍卖的甲骨文,不但可以彰显企业实力,还能丰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这应当是众多民企老板青睐甲骨文的重要原因。
不过,务实的民企老板同时认为,7月4日当天是否执意竞买,还要视现场情形而定。一位从事眼镜行业的温州老总说:“这批甲骨文在拍卖前炒作得很厉害,所以抬高了它的身价。甲骨文的附加值确实很高,也很有文化意味,但是,如果场面上竞价过高,我也不会昏了头硬上的,毕竟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