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江泽民同志作导游

发布时间: 2004-11-25 12:55:55    来源: 省统战部

 她短短的头发,秀气的瓜子脸;双眼是俊美的,顾盼神飞,看你的时候,亲切得像在说话;淡淡地施了点彩妆,也给人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恬美之感。

                  她勤奋地跋涉在一次次的旅途中。

                  她是一个高级导游、致公党党员,更是一位曼妙的民间“使者”,把美和快乐带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最令她难以忘怀的是那一次次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的“导游缘”。

                   

                  “小耿,过来,请坐在这儿介绍。”江泽民一声亲切的招呼、慈祥的笑容一下子让她释然,轻松进入角色

                   

                  1991年10月25月,耿乙匀接到命令,要求她不得随意离开,晚上有一项重要的接待任务。一位“知情者”甚至神秘地向她透露,这次任务,说不定是她一生中最高层次的接待。听闻此言,耿乙匀又激动又不安:会是谁来呢?我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吗?时间在胆怯和紧张中一分一秒过去……

                  月亮升起来,皎洁、明净;微风轻轻拂去了云朵,让银色的月光泻满了广阔无垠的天空。当警卫处用专船把耿乙匀送到西湖国宾馆时,那位重要人物终于出现了。看着月光下他渐行渐近的矫健身影和儒雅面容,耿乙匀激动得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天啊,这不是经常在电视上见到的江总书记吗!

                  这次江总书记随行的多是他的家人。大家一起登上早就泊在湖面上的“龙腾”号游艇,开始“夜游西湖”。此时,耿乙匀内心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紧张之感,毕竟给最高领导人当导游是破天荒头一回呀!能有几位导游有这份殊荣呀!一定要镇定!一定要发挥最佳水平!这时,几年来积累下来的丰富的临场经验给了她最有力的支持,她镇定地说了开场白:“总书记,您好!我姓耿,‘忠心耿耿’的‘耿’。今晚,就由我来为您导游,若有不满意的地方,请多多指教,可千万不要‘耿耿于怀’呀。”听到这句谦逊、得体而又风趣的自我介绍,江总书记不由得开怀大笑,一边表示决不“耿耿于怀”,一边指着身边的位置说:“小耿,过来,请坐在这儿介绍。”

                  游船缓缓行驶,初秋习习湖风轻拂人面,惬意极了。江总书记专注地欣赏着夜西湖的神秘之美。耿乙匀悄悄朝总书记望去。那熟悉、亲切的面容,使她不由得一阵释然,轻松地进入了角色,自然地、生动地介绍起杭州的发展变化和西湖文化来。

                  “龙腾”号驶近“三潭印月”时,耿乙匀早就放松了心情,出色地发挥起自己的导游才能了。她向总书记一家介绍怎样欣赏中外著名的三潭印月“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异景致,她生动的讲解听得总书记一家频频点头称奇。这时候,江总书记的小孙子出于对这位年轻美丽的“西子阿姨”的好奇,瞪着一双大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她。这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顿时让她忘记了自己的导游身份,情不自禁地与总书记一道拉起孩子的小手,到九曲桥上去寻找月亮。总书记弯下腰,指着湖面上倒映的月亮,用英语对孙子说:“There is moon here”这里有个月亮;然后又转到另一边,说:“Another moon here”这里又有一个月亮。耿乙匀静静地站在一旁,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打动她的心:九曲桥上这位带着孙子数月亮的老者,已经不是高不可攀的国家主席、总书记,而只是一位慈祥可亲、充满柔情、疼爱孙子的爷爷。

                  夜10点左右,游湖的使命快要结束了。船在徐徐靠岸,耿乙匀准备请江总书记登岸,却见他快步走向驾驶舱,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她正不知所措,只见总书记已来到驾驶员身边,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说:“师傅辛苦了,谢谢你!”原来,“龙腾”号行进途中必经苏堤低矮的桥洞,为使过堤的高度恰到好处,工作人员在水位和载重量上动了不少脑筋,经过多次试验才确定了水位高度和船载10人的最佳效果。这一切,不知怎么被总书记的儿子知道了,他对总书记说:“爸爸,你知道吗?为了顺利过堤,工作人员可忙活了不少时间呢!”江总书记听了,诧异地说:“是嘛?”随即陷入沉思中……说真的,这件事在耿乙匀看来是太应该了,却万万没想到总书记却一直“耿耿于怀”着。看着他向驾驶员真诚道谢的一幕,耿乙匀被深深打动了:身为一国的主席、党的总书记,对普通工作人员如此细致关心!我有什么理由不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呢?

                  作为导游,一生中能有一次接待国家元首已是殊为不易和万分荣幸的了,但耿乙匀与江总书记的“导游缘”似乎并未完结: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江总书记又一次来到西子湖畔。

                   

                  1991年来了,记得也是你陪同游览的嘛!”她感动极了:事隔10年,江总书记竟然仍记得一个小导游

                   

                  和第一次一样,耿乙匀又接到了慎重又显得神秘的命令:待命接待一位贵宾。

                  经历10年风风雨雨的磨砺,她的导游技巧与日俱进,可谓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了。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并未磨淡她的美丽,相反,成熟了的耿乙匀更多了几分少女所不具备的优雅从容和高度自信的神采。而她的知名度也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与日俱增,已是一名资深的“金牌导游”。接待任何身份的来宾,她都能做到轻松自如。但是这一次,凭着职业的敏感,她隐隐感到了这次任务的特殊性。罕见的忐忑之感悄悄地袭上她的心头,她有些不安……

                  “兰”号泊在汪庄码头,静静地等待神秘贵宾。月光的清辉洒满湖面,晚风如同少女的手,轻柔地抚着人们的面颊,画舫在微微荡漾的湖面上晃动着……正当耿乙匀猜测不定来客是谁,也不知该准备哪些讲解素材时,“贵宾”已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踩着春夜的月光来了!仍是那矫健的身影,仍是那慈祥儒雅的面容。啊!是江主席,是总书记!她惊喜和紧张得呆住了——没想到10年后,她又一次为江总书记当导游!更没想到连情景都是如此相似。她激动地思索着,仿佛总书记走到她身边这短短的几分钟变成了永恒——我多么荣幸!但是10年过去了,我也变了许多,总书记日理万机,他还会记得10年前那个让他开怀大笑、满意而归的小导游吗?她想着想着,一遍遍希望着又一遍遍否定着。总书记一行人走了过来,她整理了自己的情绪,镇定从容地跟随他们登上游船。

                  5月的西子湖真是明媚,而夜西湖更是多娇,正如婀娜多姿的睡西施静静地躺在暮春的月色下。苏堤、白堤上的树、草早就绿了,在泛光灯的映射下,长堤变成了透着朦胧光彩的、神秘的翡翠项链;柳浪闻莺前,彩色喷泉高高扬起,如同飘舞着宽幅的五彩裙;窈窕的保塔华光映照,淑女般静穆地伫立在宝石山顶;吴山上,新建的、水晶宫般的城隍阁流光溢彩,远远的像一顶华贵的王冠点缀在幽深无垠的夜空中。陪同总书记再次夜游西湖的旅程就在这种美妙的氛围中开始了。总书记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话匣子,说起西湖的山水养人,有好多描写西湖的诗。随即,他兴味颇浓地吟了一句“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本来是同省委领导“协商”好的,这一次让市委领导多向总书记汇报工作,可不知是西湖的诗情画意撩惹了耿乙匀还是她被总书记的雅兴感染了,她不由得随口就补充说:“这是南宋林升的诗,讽刺赵构皇帝偏安杭州……”总书记被坐在身边的这位接待人员生动而又翔实的讲述吸引住了,他饶有兴趣地听着。当听到耿乙匀介绍“西湖十景”时,他掰着手指数起来,可是数来数去,一时不是漏了这个就是重复了那个。一旁的耿乙匀忙建议说:“总书记,‘西湖十景’这样记可能更容易些:先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就有四个景。春,‘苏堤春晓’;夏,‘曲院风荷’,因为杭州西湖夏天种好多荷花,宋时,那里有一家酿造官酒的院,清风过处,荷香四溢,故称“院风荷”,后院没,从岳湖引种荷花,于苏堤跨虹桥西北角建碑立亭,因康熙生性不爱喝酒,便改成了‘曲院风荷’;秋天的西湖更加诱人,‘平湖秋月’乃是游湖、赏月的好地方;冬,有‘断桥残雪’,雪后初霁的断桥,雪融化了,断桥桥不断而雪断。然后,远看、近看、远听、近听、白天看、晚上看,十景就全了,远看青山,南北高峰耸立,是‘双峰插云’;近看‘花港观鱼’,乾隆有诗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远听,泛舟湖上,南屏山传来隐隐的钟声,即‘南屏晚钟’;近听,漫步柳树丛中,时闻莺雀漫歌轻唱,是‘柳浪闻莺’:白天看,夕阳下的‘雷峰夕照’;晚上看,‘半夜冰轮初出海,一湖金水欲熔秋’的‘三潭印月’。”妙语如珠,把“兰号”上的主宾们带进了迷人的仙境。当耿乙匀又顺势介绍了新西湖十景后,大家才回过神来,纷纷叫绝!一位省委领导讶然:“小耿,没有听你这样说过嘛,很精炼,这一说全记住了!”总书记很满意地笑着,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

                  美景撩拨着总书记心底的诗情,他轻缓地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耿乙匀不由地接了上去:“能不忆江南?”总书记再一次点头会心地笑了。耿乙匀欲罢不能,又随机问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借名诗发妙问,总书记更开心了,他指着充溢着灵气和才气的耿乙匀说:“1991年来了,记得也是你陪同游览的嘛!1995年、1998年来过杭州,今年又来重游西湖了。”总书记似乎没有回答“何日更重游”的邀请,但他的这句话却让耿乙匀感动极了:事隔十年,真没想到江总书记仍然记得我这个小小的导游。

                   

                  “小耿,过来,我教你一首诗。”说着江总书记朗诵起来,这一刻她永生难忘

                   

                  第二天,在枫香成荫、修篁遍地的世外桃源——“云栖竹径”,耿乙匀第三次给江总书记当导游。

                  中午,当总书记走下中巴,与陪同人员一一握手后,看到了微笑着立在一旁的耿乙匀,他马上就叫出了“小耿”,这声亲切的招呼让耿乙匀高兴极了,在她看来,她接待总书记一行的过程与其说她在为总书记当导游,还不如说是她向总书记学习的一个极佳机会。昨天她就见识了总书记超常的记忆、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流利的英语,真不失一个泱泱大国的领袖风范!特别是总书记还勉励她“要用英语,把西湖的美、杭州的历史文化向外国友人传播”的一席话,还深深印在脑海里,震撼着她的心灵,总书记一行在视察之余再作游览,她能再一次与总书记交流,实在是太激动了。

                  在云栖茶室,服务员端上龙井茶后,耿乙匀开始介绍云栖的历史和环境,她娓娓动听的叙述又一次把大家带进了“山深独辟清凉界,竹翠常飞妙曼云”的美妙境界。总书记仔细听着,不时点头。这时,一位省委领导建议总书记品一品当地著名的龙井茶。总书记慢慢端起茶杯,细细品了一口,仿佛在回味着。茶室里淡淡的清香弥漫,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总书记赞道:“茶好!这水也好!北京可没有这么好的水,还有一点箬竹的味道。”总书记的欣赏让大家都很高兴,耿乙匀乘机向总书记讲解起怎样品茶,她调皮地说:“按我们这里的常规,龙井茶要喝三杯,一杯甜,二杯苦,三杯补。总书记,您可得喝满三杯呀!”江总书记很感兴趣,又泡起了第二杯。但由于行程安排紧迫,在匆匆喝了两口“二杯苦”后,他只得放下茶杯离开茶室了。

                  江总书记的到来,激起了云栖竹径游人们的热情,所到之处,人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喊出了:“总书记,欢迎您!”听到人民的心声,总书记脸上露出了欣慰、亲切的笑容,他频频挥手致意。

                  “云栖竹径”里修篁蔽日,浓浓淡淡的叠翠,疏疏密密的浓荫,把人的心灵带到了无一丝尘俗杂念的幽寂清凉的空灵世界。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幽静,总书记让众人停下脚步仔细静听。“叮呤——”,那么悦耳清脆!这精灵的吟唱仿佛天外仙音,穿透了整个世界。“这是什么鸟?”总书记问,但没有人回答得出。耿乙匀却用世俗的调侃打破了心境的空灵:“就当是百灵鸟吧。”一旁的省委领导说,百灵鸟生活在草原一带,江南可没有。江总书记笑起来,耿乙匀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云栖竹径的行程相当短促,离去的车已停好。但总书却记忽然放慢了脚步,他若有所思地停了下来,转过身,向亦步亦趋跟在身后的耿乙匀招招手:“小耿,过来,我教你一首诗。”随行人员都好奇地止住了脚步。耿乙匀快步走到总书记身旁聆听他的教诲:“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我看到这千年古枫,就想起了这首用枫叶来寄情的诗。”说完,江总书记朗诵起来:“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东流日夜不歇时。”他的音色浑厚,带着浓重的乡音,显得极有韵味,听得耿乙匀都入迷了。或许是认为有必要再向这位“学生”把此诗的意境剖析得更深透些,江总书记又风趣地解释起来:“‘江桥’的‘江’就是我这个江,可惜不是我的‘桥’,掩映在暮色下迟迟归来的帆影中,思念夫君恰似这西江东流之水,日夜不停歇……”耿乙匀完全理解了!她感念江总书记这种谦谦君子式的风范,亦为这位领袖兼师长的即将离去而无比留恋。

                  这回是第三次握手了。江总书记上车前,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说:“谢谢小耿!”

                  看着总书记一行的车缓缓离去,耿乙匀的心还沉浸在这永生难忘的一刻,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