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非公经济
在甬温州商人终于有了“娘家”------宁波温州商会昨日挂牌成立,成为我市首个异地商会
来源: 情系中华 发布时间: 2004-11-24 09:25:04

tb180401.jpg

    □记者 周晖 通讯员 卢正来 实习生马正超/文 张柯/摄
    宁波晚报讯2004年11月17日,对于在宁波创业的数万名温州人来说,是一个值得欢庆纪念的日子。昨天,一块锃亮的“宁波市温州商会”招牌出现在绿意披拂的月湖景区月岛袁宅,与商会毗邻的是面积百余平方米的“温州商会会馆”。用宁波市温州商会会长陈正光的话来说,“从今天起,商会就是宁波温州商人的家了!”据悉,这是温州人在外地建立的第100个温州商会,也是我市第一个异地商会。
    温州商会地位很高
    “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温州人;有温州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温州商会。”
    从这句话不难掂量出温州商会的分量。温州在外经商创业人员达到250多万人,其中50多万人在海外经商创业,创办了200个经营市场。自1995年,中国第一个合法登记的异地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成立至今,温州人在外已经建立了100个温州商会。
    昨天,记者收到一大沓宁波温州商会统一印制的名片。所有的名片正面都是商会的醒目会徽、姓名和商会中所任职务,而背面才是每一位会员所在的企业名称和联络方式,背面的字号明显小于正面。由此不难看出,温州商会在温州商人心目中的分量。“能在商会任职,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一位温州商人如是说。
    想法已酝酿多年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娘家!”昨天,温州籍人士、市开明眼镜公司总经理戴圣青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多年的梦终于圆了”。他告诉记者,为什么温州人那么热衷于温州商会,是因为商会是经商创业的温州人真正的创业家园,为他们指明了前进发展的方向。
    “成立温州商会,可以说是众心所向。”市温州商会秘书长陈昌海回顾商会筹备过程时告诉记者,其实想成立宁波温州商会的想法已酝酿多年了。这两年,温州人在甬经商、办企业的大军迅速扩容,其中不少人事业比较成功,成立商会的呼声更趋高涨。
    成立创下两个第一
    今年5月,在甬的林允华、陈正光等15位温州籍企业老总正式发起筹建宁波市温州商会,6月份成立筹备处。7月13日,市工商联批准成立———商会的筹备工程出人意料地顺利,市各级政府部门对温州商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温州商会还创下了两个第一:宁波市的第一家异地商会、第一家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民间团体。
    尚在筹建就已引资近亿元
    有人将温州商会喻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方力量”。近年来,这个自主、自治、日益庞大的民间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有效地联结并促进了温州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成为政府间交往的“民间通道”。
    记者了解到,就在市温州商会筹建之中,已带动了一批温州企业落户宁波。今年4月份,一家温州人创办的香港佳盟电器公司来甬考察投资事宜,筹建中的市温州商会获悉后为老乡提供了考察方面的资讯与创业方面的支持,最后使这家企业决定注资1000万美元在宁波成立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在筹建中,商会已为宁波引进了注册资金近亿元的温州企业。市工商联一位负责人称,光从这一点看,宁波成立温州商会的效力已初步显现,而且“力量大得让人吃惊”。

    相关链接
    温州人的生意经
    有人说,温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在温州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正因为如此,温州人才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同时,温州人非常团结,老乡观念重,善于抱团联手,同舟共济。温州人的商业头脑特别灵光。在温州人眼里,到处都是钱,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与赚。温州人很善于从旁人漫不经心的事儿中挖掘出赚钱的契机。

    背景助读
    在甬温商实力惊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宁波的温州人有3万多人,在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温州籍企业有600多家,涉及到各行各业,净资产达数十亿,主要集中于煤炭、家私、装潢建材、医院、服装、电子、婚纱摄影等领域,其中不乏身家千万、超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许多行业中算得上是佼佼者。当我们透过温州商人的创业史,不难发现他们独特的性格特质和让人钦佩的温州人精神。
    陈正光,市温州商会会长。工匠出身的他一把斧头闯江湖,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来到宁波,当时的宁波药行街,木器店鳞次栉比,生意红火。他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认准了宁波是块创业宝地,于1986年开起了家具店。凭着过硬的手艺和灵光的脑子,生意越做越大,后创办了大世界集团,做房产,做装潢,在宁波深深地扎了根。
    林允华,商会常务副会长,以做煤炭生意起家。早年曾在山西做挖煤工,三次遭遇煤井事故却大难不死,辛辛苦苦做到了工头、煤矿承包商。后来到宁波创业,成为知名的煤炭大户,每年光上缴利税就有上千万,目前涉足房产业,控股医院。
    陈国成,商会副会长,宁波大光明眼镜公司总经理。1988年进军甬城眼镜行业,成为甬城眼镜市场的拓荒者。当时除了国有的宁钟外,他的眼镜店是我市最早的行业私营店之一。眼镜是温州人的优势行业,陈国成就是瞄准了宁波市场的潜力,从一家小眼镜店起家,现已在宁波拥有连锁店6家。目前,在宁波眼镜企业中,大光明、开明、蓝房子等温州人开办的企业占到大半,对推动该行业发展功不可没。
    季志毅,商会副会长,宁波凯地婚纱总经理。1997年他在镇明路开出了凯地婚纱店,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凯地发挥后发优势,在业界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

    记者快评
    甬商该向温商学什么
    宁波温州商会的成立,其所带来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在甬温商有了“娘家”,毋宁说,它给甬商提供了一个反躬自问的机会。温商的风险意识和抱团精神应该值得甬商好好借鉴。
    宁波商人和温州商人都很有名,但两者经商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有人说,宁波商人是在有了六七成胜算的把握后才会去做生意,而温州商人表现出极强的风险意识,他们往往在只有三四成胜算的时候就大胆地杀进入局。虽然可能付出的学费有时会很大,但许多时候机会却从此紧握手中。胆大心细成为温州人成就财富故事的制胜要诀,这一点对于求稳谨慎的宁波商人来说,应该有些借鉴意义。
    温州人善于抱团出击,他们的一句口头禅是“有钱大家赚”。一个大老板会慢慢地从家乡带出来四五十个小老板,而这批小老板中又会涌现出大老板,如此“月亮带星星”的循环周而复始。这种抱团精神体现在他们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上———温州的商会和行业协会有着很高的威望。宁波商人也很讲团结,外地的宁波同乡会也不少,但有人说宁波人往往是在成功之后才会发起或加入同乡会等组织。宁波的企业,尤其是现在的本土企业,还是单打独斗的多。这也是甬商该反思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