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的由来
发布时间: 2003-05-24 01:10:07
“四大名旦”称谓的由来,虽然与梅、尚、程、荀四位京剧艺术大师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但更直接的缘由却来自20年代的一次评选活动。
1927年春,北京的《顺天时报》发起了评选“中国首届旦角名伶”的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大张旗鼓的宣传“炒作”下,掀起了一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京剧热”。京沪各地的主要报纸纷纷开设专栏,发表专访,介绍当代名伶的学艺经历、擅长剧目和艺术特色。
当时,梅兰芳参选的剧目是《太真外传》,这是根据《杨太真外传》和清代剧作家洪升的著名作品《长生殿》改编的京剧。演出时,剧场布置豪华绚丽,场面宏大,服饰新颖。由梅兰芳扮演的杨贵妃,在表演、唱腔上出神入化,登峰造极。尚小云参选的剧目是还珠楼主为他新编的《摩登伽女》,此剧歌颂了摩登伽女冲破佛门的清规戒律,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的罗汉。在表演上,尚小云大胆创新,创出了新的唱腔,且在服饰上颇具创意,脚着高跟鞋,身披西洋纱裙,颇为摩登,足显他在京剧艺术上的探索精神。程砚秋的《红拂传》演绎的是隋唐之际风尘三侠的故事,由程砚秋扮红拂女,侯喜瑞演虬髯公,李洪春扮李靖。此剧唱、做、念、舞繁复至工,程砚秋唱功意境深邃,韵味醇郁,在舞蹈中还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剑法融入古典戏剧之中。荀慧生则推出了他与陈墨香编演的新戏《丹青》,讲述著名画家董其昌与女画家杨云友的爱情故事。剧中扮演杨云友的荀慧生,要在仅仅几分钟的时间里,挥毫泼墨出一幅山水条幅,足见其艺术功力和底蕴,每到此时,场内掌声雷动,人人叹为观止,感慨不已:“此乃荀氏一绝。”
经过精心评选,在众多的参选旦角名伶中,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四人以出色的表演、精湛的技艺,脱颖而出。从此以后,中国就有了“四大名旦”之说。到了1931年,著名戏剧评论家郑子褒又邀请他们联袂灌制了《四五花洞》唱片,风靡一时,流行中外,被誉为“四大名旦合作的精品”。以后梅、尚、程、荀又联合登场,分别扮演真假潘金莲,“四大名旦”之称,遂为世人所推崇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