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缕缕
发布时间: 2003-05-24 01:03:07
“炼字”的功夫
北宋工部尚书宋祁,曾作《玉楼春》词,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此一佳妙之句使宋祁远近闻名。
妙在何处?在于一“闹”也。此中自有盎然之情致:红杏怒放,蜂蝶环伺飞舞,或止或绕,嗡嗡有声,忙忙碌碌。真正写出了有色、有形、有声、有味的丰富多彩来。故王国维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评曰:古人写作讲究“炼字”——从诗意出发,斟酌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最能开拓境界的字,最有独创的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从而写出了响当当的诗文来。
“犬马”的故事
北宋翰林学士欧阳修和属下出游,一人的马快跑时踩死了一条狗。赔了钱后,那位官员将此事记录下来:“有犬卧通衢,逸马蹄死之。”欧阳修看了说:“太口罗口索。”拿过笔来,删去了几个字,变成“逸马杀犬于道”六字。
评曰:简洁和概括是重要的修辞手法。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说:“短,是才能的表现。”
一枝一叶总关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清代诗人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写的一首诗。
字数不多,却联想丰富,比喻生动,刻划了一个深切关心百姓疾苦的地方官员的形象。作者先由画中的竹子,联想到竹声,再由竹声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呼号,最后落到“一枝一叶总关情”上。表现手法生动自然,前后紧密呼应,一气呵成,毫无人工斧凿的痕迹。作者很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