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记游

发布时间: 2003-05-24 12:27:11    来源: 省统战部

  济州岛风情

  到了韩国,济州岛不能不去。

  以“传说之岛、休闲之岛、浪漫之岛”广为人知的济州岛,位于韩国最南端,是北太平洋上的火山岛。那里气候温暖,处处洋溢着南国风味。难怪我们一上岛,就有人失声叫道:“这太像我们的海南岛了!”

  济州岛素有“风多、石多、女多”之称。在韩国朋友的引导下,我们走往海边,欣喜地看到了大海与岩石交融一起的“龙头岩”奇景(状如“龙头昂跃”,由火山喷发自然而成)。“啊,实在是太逼真了!”人群中,不知是谁由衷地发出这般感慨。是啊,大伙儿深为这海与风的杰作所陶醉,更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神力所折服。

  济州岛在地理位置上与整个朝鲜半岛隔离,岛上居民保留了特有的民俗和民风,民俗博物馆更是成了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步入此馆,栩栩如生的古代济州人的渔村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中,自己恍若置身其间,竟倾听到了他们的呼吸,感受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我们在岛上无拘无束地游荡,每当象征济州岛的守护神(石雕人),以及济州“低矮的房檐,用火山石垒的院墙”的传统民居映入眼帘时,我们激动,我们亢奋。在亲切、祥和的氛围中,觉得自己似乎进入了时光隧道,启动了与济州先人对话的程序。

  中午时分,我们在海边一家餐馆就餐。倚窗望海,见人头攒动,我们很是诧异。韩国朋友指点道:“那是海女。”说着,便打开了话匣。经一番介绍,我们才知真正的海女,应属于那些年过花甲的妇女。原来,先前的济州岛很是荒凉,加之男人们上前线打仗多有牺牲,女人们便以潜海捕捞维持生计。随着济州岛的不断开发,而今年迈的海女不再下海。眼前那些海女,其实并不以此为生,偶尔潜海捕捞只是为了增加一点家庭收入而已。虽说年轻的海女潜海的绝活已比不得母辈,然而母辈的基因又何曾不在其身上延续着?据说,济州岛上曾经举行过一次海女潜泳比赛,时间最长的为4分20秒。听罢,我们对海女又添了一分敬意。

  住济州岛旅店的当晚,我们在大厅博古架上发现了人见人爱的石植兰。石植兰是一种把风兰植入济州独有的玄母岩(是地壳下的熔岩喷射所形成的火山石,表面黝黑,呈蜂窝状)中的工艺品。因玄母岩有着其它天然石所无法比拟的极强的吸水性,且其蜂窝孔非常适合于风兰依附生长,所以济州人常常依玄母岩之形,制作风韵各异的盆景。

  风兰一般在6至7月开花。虽然我们未能见其花容月貌,闻其清馨幽香,然而其根部表现的顽强的生命力却让我们感慨万分。风兰的根比其身长,这是因为它们附在岩石上,以空气和湿气为养分而生长的缘故。在一切植物中,惟有风兰才有此令人欣赏的根部,这便是风兰所具有的最大的骄人之处。

  其实,风兰这等坚韧的毅力,这般顽强的生命力,不是象征着济州生机勃勃且历史悠久的独特魅力吗?我作如是想。感受日本

  飞机抵临日本上空,临窗鸟瞰,岛国形象便倏然映入眼帘。

  飞机降落大阪机场。

  大阪,是日本的一大工业城市。星罗棋布的工厂,“巨无霸”式的设备,以及那弥散低垂的烟霭,似乎向世人透露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

  不必说大阪气势恢宏的跨海大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如何攫住我们心的,仅那大阪城甬道上的行道树,就足以让人新奇。这是些整过枝的银杏树,桠桠杈杈,翘然斜逸,似乎向世人展示其不屈的生机。据日本人介绍,银杏的叶子到了深秋就呈现一片金黄,在阳光下泛着透明的光泽,任由落叶缤纷飘落,别有一番情趣——可惜,只是我们无缘赏秋。作为工业城的大阪,若是没有了这银杏树的装缀,这城市就难免要显得晦涩了。

  逗留大阪期间,耳闻目睹的,多是日本市场的热闹。然而,也有让人感到意外的。我们发现在海边和公园里有一座座用绿色塑料布搭成的帐篷,询问之下,日本友人终于吐露了真相:那些全是因经济不景气而破产的人的临时住所,这塑料布是政府统一发给的。让人揪心的是,常有人因此酗酒,然而终究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故跳海自杀者有之,卧轨自尽者有之,上吊自缢者有之。

minggw.jpg  名古屋,是一座在“二战”中被轰炸夷为平地后重新建设的城市。在那里,城市规划的高起点,空间位置的宽敞度,自优于其他城市。散步在名古屋街头,我们少了些许在大阪时的那份局促与沉闷。说来也怪,白天在名古屋大街上看不到有多少人,然而一到地铁站,到处是比肩继踵的人流。

  在日本,饮食是此前我们最为担心的事。日本料理,无论是荤是素,多为生食。然而,不知怎的,几顿下来,我们开始渐渐接纳它们,且品尝出生食的独特风味。尤其是那被剥了壳的深海水产,肉质细嫩,蘸一蘸特别配制的日本调料,嚼进嘴里,那可真是鲜美无比,再呷上几口酽酽的清酒,则更是妙不可言!

  作为日本国象征的富士山,则更令人神往。当汽车开到富士山麓,雄奇伟岸的景观便真真切切地突兀在我们面前!汽车几经盘旋,便稳稳地停在了半山腰的旅游点。这里积雪未融,气温较低。然而,一些穿着较为单薄的游客,没一个缩头打寒颤的,人们忙着到商店购物,或选点拍照,或捏雪玩耍。我忽然发现有一位游客神情肃然,不时地一边走动一边抬头观峰,且口中念念有词。我煞是奇怪,这位神秘的游客是位考古学家?探险家?哲学家?他莫非是在想象富士山喷射的壮观情景?或挑选征服高峰的最佳路线?或是在思索自然界的无限奥秘吧……其时,我远远站在一隅,时空交融,仿佛定格在这少有的情境里,一刹那间觉得:人和景就是这般互动交融、彼此照应,人和自然永远都有一种深情默契。

  夕阳澹澹,余晖漫漫,我们的车子驶入了东京。穿行在霓虹闪烁、人流密集的大街,日本友人欣然告诉我们,快节奏生活可从东京女人的匆匆脚步中得到印证。是啊,别看日本女人个子矮小,可走起路来却是脚底生风——尽管为弥补身高的不足,日本女人喜欢穿高跟鞋,可走在街头竟能如此健步如飞。我们算是服了。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之强,在一次对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的访问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主人手中接过他们的工作报告,信手一翻,但见上面赫然印着这样一行字:“本工作报告使用再生纸。”说到具体的环保工作,他们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介绍,办公室环保方面,采用节能型机器设备,在全公司65个部门各配一名环保负责人,全公司职员推行节能、削减及分类处理废弃物。

  日本人擅长做广告,也是出了名的。据日本友人介绍,丰田公司总是利用节假日邀请一些小学生到公司参观汽车,并免费招待午餐。如此这般,待这些小学生长大,坐丰田汽车的概念早已在其脑海中根深蒂固,这种广告策略,谁人能敌?

  到东京的电器市场购物,同样让人感受到日本人做生意的精明。他们针对中国顾客多的特点,专门聘请中国留学生做营业员,于是成交额得以飙升。

  说到日本商店的服务,也使人心生好感。只要问到某一商品,不论是哪位服务员,他都会满面春风地引导你到相应柜台。面对这番诚意,不掏钱袋,不是太辜负人家了吗?“服务就是细节”,日本商店服务员就是重视种种服务细节,因而做活了生意。

  夜晚,在繁华的东京街头,我们总能望见日本男子仰头喝酒的背影,有的店里因为没有座椅,大伙儿总是站着喝酒。有人说,日本男子下班后大多并不急于回家,而是找一处酒吧喝酒,除了借此发泄心中的烦闷,更是为了避邻居之疑——怕早早回家,被疑为所在企业已经倒闭。这种怪诞行为,是不是折射了日本社会某种被扭曲了的心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