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不能让同志为我冒一丝的风险”

发布时间: 2003-05-24 12:03:04    来源:浙江省委统战部

——记周恩来与熊向晖的一段交往

  抗日战争进行到第6个年头,国共第二次合作虽然出现过种种波折,但双方的合作一直没有中断。

  1943年7月10日下午,胡宗南在西安置办酒会招待前来谈判合作事宜的周恩来。酒会上,周恩来挥洒自如,柔中带刚地回避了来自胡宗南及其部下和一班贵夫人的轮番“敬酒”。酒会尴尬结束后,胡宗南并不想失礼,于是命他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熊向晖用他的专车送周恩来回八路军设于七贤庄的办事处。途中,周恩来和熊向晖闲聊着,快到目的地时,周恩来大声说:“熊秘书,到七贤庄后请你稍坐。会谈涉及的一些书面材料烦请你带给胡副长官,另外,我手头还有延安出版的几本刊物送给他过目,贵党一直宣传共产党是青面獠牙的匪徒,可又不愿意亲眼去看一看,这些书报杂志或许会让他了解些真实情况。”熊向晖名义上是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实际上却是中共地下党员。蒋介石发给胡宗南的密电均由熊向晖签收,而胡宗南的回电、请示也由熊向晖起草并发出。可以说蒋、胡之间的来往密电,熊向晖悉数掌握。这些重要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共中央手中。在敌人巢穴搞情报工作的熊向晖当然明白周恩来的话是一种暗示:有重要的事项须当面交代。车到七贤庄,周恩来请熊向晖跟他去拿东西。临下车,熊向晖嘱咐警卫就在车里休息,他去去就来。两人一前一后往里院走去,不时有人和周恩来打招呼,他们见周恩来带着一个身穿国民党军服的人都有些吃惊。在人们惊疑的目光中,两人进了周恩来的临时办公处,那是一间小屋。屋门刚一关上,两人的手就紧紧地握在一起,周恩来动情地说:“这几年,你战斗在敌人的心脏,整天提心吊胆,够辛苦了!”熊向晖眼圈湿润,声音发颤:“苦和累都算不了什么,只要我的工作对革命有益。”“我对你的工作很满意,我代表组织向你表示感谢。”寒暄过后,周恩来立即交代任务。最后,两人再次紧紧握手,周恩来说:“胜利后再见!”熊向晖举手敬礼:“周副主席,我一定胜利归来。”

  两年后,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可周恩来和熊向晖仍无缘相见,只是在往来情报中互相寄托深深的祝福。

  1946年4月的一天,周恩来接到熊向晖的密报,说蒋介石已令胡宗南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进攻的起点选择在中原解放区,蒋介石要求胡宗南集结兵力,用5天时间消灭李先念部。此前,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斡旋下,国共两党为避免内战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各党派团体和渴求和平的人民的呼吁下,“政协决议”、“整军协议”等一个个签订了。许多人没想到,利用和谈之机,蒋介石完成了军事部署,准备对解放区发动突然袭击了。

  为此,周恩来在将所获情报及时上报党中央的同时,约见美国特使、国共两党调停人马歇尔,向他通报了有关情况。马歇尔当即表示,向蒋介石查问此事,蒋介石的军事计划于是胎死腹中。

  可一个月后,胡宗南又提出了一个《攻略陕北作战计划》,建议直接进攻陕北,速战速决直抵延安。蒋介石批示:此议甚好,暂需缓行。所有这些,熊向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一一报告给了周恩来。由于熊向晖深得胡宗南的信任,正巧此时有一个留学美国的计划,胡宗南推荐了熊向晖。熊向晖把这一消息报告给周恩来,并告诉了自己将住南京的地址,得到批准。

  对这段历史,童小鹏在其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概述:“1943年6月,蒋介石曾命令胡宗南突然袭击延安,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由于熊向晖将胡宗南部进攻延安的详细计划及时报告了延安党中央,中央一面作好军事反攻的准备,一面公开揭露,重庆也配合这场斗争,使蒋介石的阴谋失败。1947年3月解放战争全面爆发,胡宗南对延安及陕北的进攻计划,事前都经熊秘密报告中央,为中央粉碎胡宗南的进攻提供了依据。”

  6月初,熊向晖从西安飞抵南京,准备有关留美事宜。这时,周恩来已在南京负责同国民党的谈判。

  6月10日,难得清闲的熊向晖起床很晚,吃过早餐,正坐在沙发里一边看报一边品茗。10时许,家中保姆走进来,低声通报:“熊先生,有人求见。”熊向晖一怔,此次回南京很少有人知晓,谁会在这个时候登门拜访?既然已到门口,还应有起码的礼貌,稍一思索,便说:“请他进来。”说着,熊向晖站起往门外走,准备迎客。

  可刚一落音,一个中等个头、身穿便装的陌生人就走了进来,看起来是有什么急事。来人神态尽管有些焦急,可仍平静地问:“熊先生吗?”

  熊向晖微笑点头:“我是。”

  来人马上说:“胡公有事请你去一趟。”

  熊向晖一惊,因为“胡公”是周恩来的代号,此前约定两人不直接见面。这种时候到家里来找,想必有什么要紧事。熊向晖干脆地说:“那好,我们去哪里?”

  “梅园新村30号。”熊向晖又是一惊,那是中共代表团驻地,“秘密战线”上的同志从不去那里,一是那里敌特盯防严密,二是工作纪律规定。

  “马上就走吗?”熊向晖心事重重地问。

  “别耽搁,越快越好。”来人催促。

  熊向晖取出西服,来人说:“天气有些热,熊先生要不要戴顶帽子?”

  熊向晖会意,拿起一顶草帽戴在头上,又看似不经意地问:“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说着,两人急忙往外走,来人回答说:“我叫童小鹏。”

  熊向晖高兴起来:“久闻大名,周副主席的秘书。”

  两人相隔数米,一前一后出了大门。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前后左右,穿过几个街区,确认没有人跟踪后,便在一个僻静处停了下来。童小鹏低声向熊向晖说:“等一会,有车来接我们去30号。上了车,我们一起坐后排,你用草帽遮住脸,装作睡觉。车子会一直开到会客室门前,我先下车,为你挡住特务的视线。因为代表团驻地东面的一座高楼上特务设有监视点,你下车后自自然然往西看,大步跨上台阶很快就会进入会客室。”

  不一会,一辆小汽车停在两人面前。两人急忙钻进去,车子飞速离开。

  熊向晖刚一坐定,周恩来就走了进来。他马上站起来迎过去,周恩来拉起他的手,朝沙发走去。一坐下,没有什么寒暄,周恩来就直奔主题:“我不小心,出了事故,恐怕会连累你去不成美国。”

  熊向晖闻言很是纳闷,周副主席一向谨慎持重、行事细密,怎么会不小心酿成事故。周恩来语调低沉地回顾说:

  “6月7日,我搭乘马歇尔的专机一起去延安,研究东北停战问题。你知道苏军撤出后,蒋介石在美军支援下派兵出关,我东北民主联军与蒋军在一些城市发生了摩擦。这时,美国人又出面调停,希望国共双方划定防区避免战争。在延安,为讨论马歇尔的建议,我参加了一天一夜的会。会议结束,我来不及休息又忙着赶往飞机场,我要带着中央的意见飞回南京参加国共谈判。因十分疲倦,我就闭上眼养养精神,不想竟睡着了,连飞机降落前的颠簸也没把我摇醒,等我醒来,已是该下飞机的时候。我看了看衬衣口袋,钢笔别得好好的,就赶快下了飞机。可回到梅园新村后,我才想起装在衬衣口袋里的一个小本子不见了,不知是被人趁机偷走,还是我不小心弄掉了。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本子现在一定到了马歇尔手上。本来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记事本,可上面记着你在南京的住址,还标注了你的姓。今天把你紧急叫来就是告诉你这件事,并安排你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

  “9日下午,马歇尔派秘书送来了一个盒子,盒子用厚纸包着、火漆封着。秘书神秘兮兮地说马特使特派他来送一份机密文件,我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正是我丢失的小本子。马歇尔如此郑重其事,显然他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只是不知道本子上的内容是否被翻拍,不过按美国人的行事风格,小本子既然给送了回来,就不至于把消息透露出去。但是,我们不能不防,万一出了问题……”

  熊向晖心里很害怕,但他为减轻周恩来的压力,仍然坚定地说:“请周副主席放心,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也能顶得住,我一定守住党的秘密,哪怕是牺牲我的生命。”

  周恩来充满感情地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生命威胁,但是党不应该让她的儿女无谓牺牲。现在,最重要的是设法避过风头。成,你就继续办理去美国留学的手续,不成,你就去解放区。我想这么安排:你先切断一切联系去上海暂避一段时间,然后找个可靠的朋友暗中观察你家里的动静,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你,你可到上海马思南路107号找王炳南同志,我事先会和他联系,他会送你安全到达苏北解放区。如果半个月后,一切如常,说明马歇尔想给我们留个不愿告密的好印象,你就可以速回南京家中继续办理留美手续。你觉得这样安排如何?”

  熊向晖回答:“您想得很周到,我没有什么意见。”

  周恩来又提醒道:“你在南京有可靠的熟人吗?为了避免更大的纰漏,这个人选很重要,但绝对不能是我们秘密战线上的同志。”

  熊向晖沉吟了一会,下了很大决心说:“就让我的未婚妻谌筱华负责这件事吧。”

  周恩来沉默地盯着熊向晖。

  熊向晖知道周恩来有些不放心,为了打消周恩来的顾虑,他向周恩来简要介绍了谌筱华的有关情况。最后还不忘强调一句:“我信得过她。”

  周恩来也轻松起来,高兴地说:“既然要结婚,就要彼此信任。我知道你下这个决心不容易,弄不好你的未婚妻也会被牵扯进来。”

  熊向晖一字一顿地说:“我会让她加倍注意。”

  “好,就这么定了。我等待你的好消息。”两人握手而别。

  半个月之后,躲在上海的熊向晖接到谌筱华的来信,内写“王兄康泰,阖府安详,盼你早归”。随后,熊向晖即飞抵南京,加紧办理留美手续。

  赴美前,熊向晖和谌筱华在南京举行了婚礼。

新闻资讯| 多党合作| 民族宗教| 港澳台| 非公经济| 党外知识分子| 侨务工作| 机关建设| 专题

版权所有: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   备案号:浙ICP备0602199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2322号

邮编:310025 电话:0571-87051823 邮箱:zjqxzh01@163.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省府7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