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决定停止解放金门始末
发布时间: 2003-05-23 01:01:55
1949年10月17日解放厦门后,10兵团司令员叶飞即将攻击金门的战斗交由第28军前指执行,并对政委韦国清说:“金门岛弹丸之地,又没有什么坚固工事,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际上不过两万左右残兵败将,说实话,要不是蒋介石严令固守,李良荣早在我军攻克厦门之际就弃岛南逃了。我用一个主力军加29军的两个主力团攻金,已是绰绰有余了!”他又重复那句话——“此役必胜”。
搁置粟裕“三不打”,仓促发起进攻
我进攻金门的兵力是:28军82师全部、84师251团,29军85师253团及87师259团,共有6个团投入战斗。这两个军具备攻坚作战能力,但没有经过两栖作战训练,官兵们还不了解潮汐、船舶等因素在两栖作战中的影响力。
国民党军驻守金门岛的是22兵团的5军和25军以及刚从台湾调来的201师,拥有8个团2万人。5军的老部队已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全歼,现在则是其残余及征招新兵而重新组建的,其军部和200师约三千余人据守在小金门;25军在淮海战役中被我歼于碾庄,后在福建重建,残部逃到金门后与机场警卫部队整编而重建;201师是原青年军部队,其待遇、装备均较其他部队优越。此外,金门岛还有一支装甲部队,即国民党战车3团1营,是从淮海大战双堆集包围圈和华北战场上逃出来的,该营拥有重15吨、配置一门37毫米火炮的美制M5A1坦克21辆。国民党在大、小金门岛各驻军17000和3000人,其中新兵又占多数,只有201师和战车营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金门岛上虽然抢修了一些防御工事,但这些工事防御能力并不强大,多是成一线配置的野战土木工事。因此叶飞的估计基本符合事实。但是我方没有料到:厦门之战尚未结束时,金门守军已经得到了胡琏兵团18军的增援,岛上国民党总兵力猛增至30000人!这是一个致命的疏忽。
28军前指受命攻金后,开始了渡海作战准备工作。由于国民党从大陆沿海败退时,对渔民的船只大肆破坏和掠夺,可用船只寥寥无几,我军准备渡海发生困难,直到10月24日才搜集到集中一次可航渡3个团约8000人的船只,但已比原定总攻时间迟了4天。我10兵团于10月18日下达作战部署命令,10月20日进攻金门。命令要求:以我28军82师全部、84师251团和29军85师253团及87师259团共6个团的兵力分两个梯队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小金门。
由于无法筹措到可一次性渡运6个团兵力的船只,28军前指作出预想:第一梯队登陆3个团,纵使有部分损失,船只返回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还可以再航渡3个团,这样总共可有6个团大约13000人登陆。
这时,敌方不仅命令胡琏兵团18军增援金门岛,而且还不断派兵增援。这一态势已为10兵团领导所觉察。当解放金门的计划报到主管华东野战军作战事宜的粟裕副司令员那里时,粟裕曾特别强调了如下三点:一、以原敌25军108师12000人计算,只要增敌1个团就不打;二、没有一次载运6个团的船只不打;三、要求从苏北或山东沿海挑选6000名久经考验的船工,船工不到不打。
然而,叶飞司令员在胡琏兵团已到达金门岛时仍以为对方还在海上徘徊,认为此刻发起登陆进攻是一个战机,如有延误,金门的情况很可能发生变化。于是,在未审核28军作战命令的情况下,召集兵团作战处长、情报处长和福建省有关人员,仅凭28军的一纸电报进行研究,仓促地批准了28军于24日晚攻击金门的战斗。
只完成第一梯队登陆
24日深夜潮涨之时,由28军82师244团、84师251团和29军85师253团组成的进攻金门第一梯队分别从莲河、大嶝岛、后村等地启航。原计划中的82师指挥所因船少而未参加第一梯队的登陆作战。3支登陆部队在25日凌晨2点分别登陆成功。左翼244团在金门岛峰腰部北岸琼林、兰厝间登陆成功,抓获国民党官兵一百余人,占领了敌十多个碉堡;中路的251团先头营在金门岛西北部的安歧以北、林厝以东顺利登陆后,后续营的登陆却遭到敌炮火的猛烈袭击,伤亡近三分之一;右翼253团在西北角的古宁头、林厝间顺利登陆后,随即向敌发起进攻,于拂晓前攻占了古宁头滩头阵地。但是3支登陆部队没有统一的指挥,在“有几个人打几个人的仗,不等待,不犹豫,向里猛插”的战术思想支配下,兵分几路向纵深处猛插狠打,在突破了敌第一道防线之后,于拂晓前攻至西山、观音亭山、湖尾、湖南高地及安歧、埔头一带。之后,又乘胜向敌第二道防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第一梯队登陆成功之前,28军前指已分别安排了3名军部参谋负责组织船队返航。可是,登陆部队成功登陆之后,船队却没有返航。原来,我登陆在早晨2点钟左右,恰逢涨潮的最高峰。敌原先设在海滩的障碍物多被潮水覆盖。我军的许多船只冲到障碍物的上面,船底被挂住了,部队被迫在障碍物中下水,而船只却一时难以动弹,加上当时敌人的火力较猛,船工们纷纷躲避,各船抵滩也有先有后,3位参谋的叫喊声被巨大的枪炮声淹没了。只有在等待我军攻占了滩头阵地后,才将到处藏身的船工召回返航。可海水已开始退潮,而且退得极快,许多船只因搁浅无法返航。返航船只中有不少被敌炮击沉、击伤;后来,船队又遇敌舰拦截;一部分误入敌舰潜伏区,遭灭顶之灾;另一部分又被我军情报船误认为是国民党军的增援船队,竟被我军布置在厦门湾、石码一线的远程炮群全部击沉。
25日上午6时,副军长萧锋、85师师长兼政委朱云等心急如焚,隔海看到在敌军轰炸和炮击中燃烧的船只,知道原定运送11000人登岛作战的第二、第三梯队计划已经难以实施!
孤军血战金门滩头
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金门岛。25日凌晨4点,敌第二舰队司令黎玉玺率舰队旗舰“太平号”自澎湖基地开往金门岛增援,并令海军进行海上封锁。蒋介石又令胡琏兵团的18军118师、19军14师、18师52团和11师的一个团在坦克和炮兵的配合下从料罗湾登陆。当时,解放军登陆部队已深入到离滩头阵地十多里一线。胡琏即来了个反包围,又派部队迂回占领了解放军滩头阵地,切断我后撤的退路,并用炮火将搁浅的登陆船只全部击毁。
我244团团长邢永生带领全团顽强战斗到25日中午12点,在全团官兵大多数牺牲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251团的主力则一直与敌激战到3点,副团长冯绍堂带领固守林厝的两个班的战士,苦战了整整9个小时,打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后突出重围,与古宁头的253团会合。
我三支登陆部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会合,在古宁头与敌激战。整整一天一夜,我官兵滴水未进、粒米未入,而数倍于我的敌军则仗着人多势众,不断地轮换着包围我军登陆官兵。就这样,血战到25日的黄昏,我3个团的登陆兵力已损失半数以上,弹药十分缺乏。敌军在黄昏前又投入较多兵力,企图将我军首批登陆部队全歼于古宁头。我则借助夜幕打退敌进攻。
形势已十分明朗且迫在眉睫:整个金门岛战役,10月25日晚至26日天亮前的一夜是决定成的关键一夜,关键在我军的增援如何。
弹尽粮绝,悲壮失利
隔海面对金门岛,我10兵团和28军前指的指挥员心急如焚。再度派人搜罗船只,经多方努力,所汇集的船只够载运4个连的兵力。28军前指领导认为,以如此少的兵力“添油”式增援,于事无补,还不如派船去尽量多撤运一些人回来;可兵团领导认为还有挽回局面的一线希望。基于此,28军前指决定由第246团团长孙玉秀率该团2个连及85师的两个连增援金门第一梯队登陆部队,并决定由孙玉秀负责整个登陆部队的指挥。
25日夜间,国民党军最为担心的就是解放军进行后援,因而派飞机在海面上空巡逻,并投掷了大量的照明弹,“太平号”也率两艘炮艇往返巡行于古宁头以北的海面上,拦截一切从大陆来的船只,并不断向大陆及古宁头方向炮击。
面对如此困境,孙玉秀带领4个连的官兵,不顾炮火袭击,机动灵活,利用夜幕的掩护躲过了国民党海空军的巡查,终于在25日凌晨3时分别在金门岛湖尾乡和古宁头登陆成功。246团2个连在湖尾乡登陆后旋即歼灭国民党军1个营,随后又向双乳山一带推进,并积极与第一梯队取得联系。从古宁头登陆的85师256团的2个连,一上岸就走进被国民党部队封锁了的区域,他们只得利用火力占领了几个碉堡,抗击了整整一天,打退了敌军的一次次进攻,直到26日夜间因弹尽粮绝而失利。
26日凌晨,我第二梯队登陆的孙玉秀与第一梯队登陆部队取得了联系,244团团长邢永生、251团团长刘天祥和253团团长徐博华当即一致拥护孙玉秀统一指挥。在孙玉秀的带领下,246团的两个连很快突破了敌人的封锁,来到古宁头,与第一梯队会合。
26日是我进攻金门岛极为悲壮的一天。天亮后,敌军又一次在海空军的掩护下向古宁头、林厝、埔头一带猛烈反扑。据当天上午登陆部队传来的报告称,我251团、253团现存人员不过数百人。敌12兵团司令胡琏赶到金门,和汤恩伯等一起到前线督战,对古宁头久攻无效,要求台湾派飞机对村中建筑猛轰狂炸,再用坦克炮和火箭筒逐一抵近民房射击。即便如此,在我军顽强的巷战、肉搏战的坚持下,敌3个师的兵力经过整整一天反复冲击,也未能冲破我军的阻击。至深夜,早已弹尽粮绝、两昼夜未进粒米的我登陆部队实在难以支撑下去。孙玉秀、邢永生、刘天祥、田志春、徐博华、陈立华在一个山沟里举行了临时作战会议,鉴于我军登陆的10个营伤亡五千多人,已没有完整的连和营建制,决定将所存部队分为几股打游击,同敌人周旋到底。22时,28军前指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电告我登陆部队,为保存最后一分力量,希望前线各级指战员机动灵活,从岛上各个角落,利用敌人或群众的竹木筏及船只,成批或单个越海撤回大陆,我们沿海各地将派出船只、兵力、火器接应和抢救撤回的人员。
26日深夜之后,28军前指与登陆部队的联系逐渐中断。
27日凌晨,我253团团长徐博华致电前指,该团1营六百多官兵已在古宁头牺牲,剩余的一百五十多人和244团的七十多人正准备到海边找船,这是253团最后一次来电,之后,就音讯杳无了(后据台湾出版的战史称,徐博华隐蔽在山洞一个多月,后在国民党军搜山中被俘)。251团团长刘天祥最后一次同我28军前指通电话时说:“我的生命不长了,为了革命没二话,祝首长好。新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刘团长的话还未说完,耳机内传来一阵爆炸声,刘团长壮烈牺牲。27日下午,我登陆部队突围,向东南方向转移,准备到山区与敌人长期周旋。但被敌发现,在双乳山附近再度与敌遭遇,激战中遭敌海军军舰的炮击。在敌海陆火力的夹击下,我官兵一直战至牺牲,耗尽弹药的部分官兵被俘。至27日上午10时,金门战斗基本结束。但一直到28日下午,我少数突围成功的官兵在246团团长孙玉秀的带领下,仍在山崖、浅滩处与敌军周旋,转移到沙头附近,再度被国民党军队合围。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孙玉秀负伤后自尽,其余战士全部被俘。我244团团长邢永生负重伤被俘后不久即牺牲。我251团团长刘天祥牺牲后,政委田志春率50人打游击,终因弹尽粮绝被俘。我253团政委陈立华在打游击中被包围,战至最后牺牲。
至此,我登陆部队包括船工、民夫在内的9086人,除部分被俘外,大都壮烈牺牲。据悉,国民党军伤亡九千余人。
毛泽东:要接受教训
金门之战的失利,引起了全军、全国的震动,这次失利在我军战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此战损失了全部投入作战的3个团九千多人。叶飞司令员沉重地说:“这次失利,我身为兵团司令员,由我负责。”第二天,10兵团即向三野报告说:“我们检讨造成此次金门作战之惨痛损失原因,主要是我们急躁,被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轻敌所造成……直到发现胡琏兵团已开始从汕头船运增援金门,仍要求应在援敌未全部到达时予以攻击,在船只不足的情况下,未断然下决心停止攻击,这是最严重的罪行。”
11月1日,由当时的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张鼎丞、兵团司令员叶飞、兵团政委韦国清、29军军长胡炳云、29军政委黄火星、28军副军长萧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等参加的10兵团党委扩大会在厦门老虎山洞召开。萧锋说:“金门战斗的失利,是领导判断失误,指挥也有失误,是骄傲轻敌的结果,违背了毛主席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指示,也违背了粟裕首长指示的三个条件。这次失利是我对福建人民犯了个极大的错误,请求10兵团党委、三野前委给我应得的处分。”叶飞说:“金门战斗的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第一书记,萧锋有不同意见,我因轻敌听不进,临开船时,在电话上我还坚持只要上去两个营,萧锋掌握好第二梯队,战斗胜利是有希望的。是我造成的损失。请前委、党中央给予严厉处分。”
毛泽东主席接到报告后表示:“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11月8日,毛泽东又指出:“以3个团去打敌人3个军,后援不继,全部被敌歼灭,这是解放战争三年多来第一次不应有的损失。”提笔写道:“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侵略。”
中央军委命令叶飞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准备再次攻金。后因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决定停止解放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