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邓小平访美实录
发布时间: 2003-05-23 01:01:55
1979年1月1日,敌视和对抗了二十多年的两个世界大国——中国和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尚在中美建交谈判中,美国第39届总统卡特就向邓小平发出了访美邀请。中美建交二十多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邀赴美。
访问美国是邓小平的夙愿。现在,他终于成为第一位访美的新中国领导人。
大年初一,邓小平踏上白宫南草坪的红地毯
1979年1月28日的这一天正好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一。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健步登上了中国民航的一架波音707客机,飞往大洋彼岸。
卡特总统对邓小平的这次来访十分重视,并作了精心的准备。三个星期前他就详细审阅了所有接待计划的细节,包括国宴的菜单在内,他还发表了一篇向中国广播的电视讲话,着重向中国人民阐述新关系对中美两国、对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意义。
卡特还破例以国家元首的礼仪规格接待了邓小平。
1月29日上午,白宫的南草坪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白宫前面的旗杆上。10点整,卡特总统在这里为邓小平访美举行了正式的欢迎仪式,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和一千多名挥舞着中美两国国旗的群众参加了欢迎仪式。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在卡特夫妇的陪同下登上了铺有红地毯的讲台。这时,军乐队奏起了中美两国国歌,鸣礼炮十九响。
在检阅了仪仗队后,卡特致词说:“副总理先生,昨天是旧历新年,是你们春节的开始,是中国人民开始新的历程的传统日子。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你们向慈善的神灵打开了所有的门窗。这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和解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
邓小平致答词说:“世界人民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倍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我们两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共同的努力对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邓小平与卡特会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欢迎仪式后,邓小平和卡特走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开始进行两国最高级会谈。
会谈开始,双方首先就国际局势发表意见。邓小平请卡特先谈。卡特后来回忆说:“邓身材矮小,坐在内阁会议室的一把大椅子上,几乎看不到他这个人了。他出神地听我讲话,接二连三地吸着烟卷,一对明亮的眼眸常常东转西看。当译员把我的话译给他听时,他时而发出笑声,时而对其他中方人员频频点头。后来我要邓对我讲的话发表些意见。他谈了他认为是重要的问题,指出现在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许多共同利益。”
会谈进行了近一个半小时,邓小平由万斯陪同用完午餐后,来到国务院休息室。这时,一群记者蜂拥而上,纷纷询问邓小平同卡特谈论了些什么问题,邓小平以他那特有的诙谐幽默的语气回答说:“我们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记者们的提问虽然被这句话挡了个严严实实,但他们却不得不对邓小平表现出的幽默和智慧发出由衷的叹服。
下午进行了第二次会谈。
国宴,佐治亚州的鲜花,群星荟萃的晚会
晚上,卡特和夫人在华盛顿举行盛大国宴,欢迎邓小平夫妇。宴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刚从卡特的故乡佐治亚州运来的1500株红色和粉红色的山茶花。很显然,这是卡特总统精心安排的。这种别致的装饰使宴会厅里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宴会开始后,卡特首先祝酒。他说:“在争取自由的革命中诞生的美国是一个只有二年独立历史的年轻国家,但是,我们的宪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继续生效的成文宪法。有四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但是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还是很年轻的。我们能够互相学到很多东西。”卡特接着说:“像您,副总理先生一样,我也是一个农民,而且,同您一样,我过去也是一名军人。你们雄心勃勃地致力于现代化的工作,美国人民祝愿你们的努力获得成功,并且盼望同你们进行合作。”
邓小平致了答词。宴会结束后,邓小平夫妇在卡特夫妇的陪同下,出席了在肯尼迪中心举办的文艺晚会。
晚会上,群星荟萃,高潮迭起。著名钢琴家鲁道夫·塞金、歌唱家及六弦琴演奏家约翰·丹佛的表演令人陶醉;精彩的现代芭蕾舞让观众如醉如痴;哈莱姆环球游览者职业文娱球队的篮球表演则博得了全场热烈的喝彩。据说,安排这支球队表演是为了满足邓小平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唱起了中国歌曲,从而使晚会的轻松愉快气氛达到了最高潮。演出结束时,邓小平和夫人,卡特夫妇和女儿艾米一起登台与演员们见面。
“邓和他的夫人似乎真诚地喜欢人民,他确实轰动了在场的观众和电视观众们。”“那天晚上艾米和其他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挨着他,同他在一起,其实双方似乎都有这种感情。”“我对邓的印象很好。他个子矮小,却很健壮。他机智、豪爽、有魄力、有风度、自信而友善,同他进行会谈是愉快的。”卡特在当天的日记中如是写道。
签署协定,“两国人民在握手”
次日上午9点,邓小平和卡特举行第三次会谈。
卡特回忆说:“我们讨论了双方偿还资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时双方互相没收资产引起的),并保证努力迅速解决这一问题及其他的遗留问题。邓对于这些复杂问题的具体细节了如指掌。
“我提出了关于最惠国待遇的法规问题,如果我们只给予中国、而不给予苏联,将造成不平衡。邓对我说,在移民问题上,中国不能同苏联相提并论。他还说,‘如果你要我输送一千万中国人到美国来,那我是十分乐意的’,这话很自然地引起了哄堂大笑。
“我提了交换留学生计划的问题。我又提了另一个问题:‘只要你同意美国派多少学生到中国,至于谁能够去,我们不要你们审查。’他笑着说,对付几个学生,中国还是有力量的。中国人并不想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审查学生。他还说对于美国记者在中国各地的旅行将有些限制,但不会进行任何新闻检查。我对他说,既然他给我提供一千万中国人,那我将给他提供一万名新闻记者。他放声大笑,并立即表示谢绝。
“我要求他(在美国做公开谈话时)提及台湾问题,并使用‘和平’和‘耐心’等措词。他说他希望美国和日本敦促台湾同意谈判,说中国解决这一问题只是在两种情况下不以和平方式和不耐心,那就是:台湾长期拒不谈判和外国势力进入台湾。他要求我明年起在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上采取审慎态度。他表示他们不赞成向台湾出售任何武器。
“我们还谈了一些其他问题,其中包括一些非常机密的问题。会谈进行得很愉快,很有成效。”
这次历时两个多小时的会谈结束后,邓小平和卡特当着许多记者的面热烈握手。他们面带微笑地从总统办公楼出来,一起走进玫瑰园。在记者向他们询问会谈的结果时,卡特说:“副总理和我明天还要会面,签署即将达成的一些协议。我们的讨论是深入、坦率、诚恳、亲切而和谐的,极其有益和有建设性的。”
当两国领导人再次握手时,邓小平兴奋地说:“现在两国人民都在握手。”邓小平这句富有感情,意味深长的话也深深地打动了卡特。此时,他把邓小平的手握得更紧了。
会谈期间,邓小平、卡特曾有这样的一次闲谈:
邓小平笑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条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
卡特回答说:“没有。只要我任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您知道我的州种植大量的烟草。”
邓小平听了这话,开心地笑了起来,随即取出一支熊猫牌香烟吸了起来。
1月31日上午,邓小平同卡特在白宫东厅签署了有关领事馆、贸易以及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协定。签字后,卡特致词并宣布: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将在上海和广州开设领事馆,中国将在休斯敦和旧金山开设领事馆;数百名美国学生将去中国学习,数百名中国学生将到美国进修。邓小平致词说:“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但是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各个国家之间的往来和了解不断加深,应能有助于我们的这个世界安全一些、稳定一些、和平一些。因此,我们刚刚完成的工作不但有利于中美人民,也有利于世界人民。”
邓小平圆满结束了对美国为期八天的正式访问,2月5日上午乘专机离开西雅图经日本回国。在离美时致卡特总统的感谢电中,邓小平提到:“我等待着不久的将来在中国欢迎您和您的夫人。”
尾声:卡特两次中国行
1981年8月,刚刚离任不久的卡特夫妇应邀来华访问,邓小平亲切会见了卡特并同他进行了会谈。邓小平对卡特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从美国方面来说,是当时的总统尼克松先生开创的;卡特先生执政时完成的,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希望里根政府继续作出努力来推进中美关系。邓小平重申了中国政府和十亿中国人民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卡特表示,他理解这个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
1987年6月,卡特夫妇再次访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他们。邓小平问卡特:“这次到了拉萨?”“是的,非常有意思。”卡特告诉邓小平,去西藏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同尼泊尔做个比较,二是实地看看“文化大革命”后西藏的历史文化恢复情况;在西藏看到很多寺庙得以修复,人们可以在不受别人干涉的情况下进行宗教活动,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他说:“我是一个农场主,拉萨附近的农业发展情况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认为,今后西藏发展旅游的前景也很广阔。
卡特还对邓小平说:“如果你以后还有机会进行长途旅行的话,我想首先你应再去一次美国。”
“上帝不允许我再年轻20岁,”邓小平笑着答道,“可我经常回忆两国关系正常化和我访美时受到美国政府破格接待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