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民族宗教
之江同心·石榴红 衢州多举措探索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新路径
来源: 民族宗教处 发布时间: 2025-06-30 16:03:56

近年来,衢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点聚焦青少年群体,突出实践教育,持续创新方法、探索路径、建强队伍、完善生态,推动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科技+互动”,打造融教于乐新玩法 

与衢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学校合作,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的功能定位,围绕“五个共同”主题,以“数字化展陈+沉浸式体验+精品研学课程”的模式,内设10余个数字化展陈项目,生动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的窗口。同时,开发并推广衢州市民族团结主题形象AI数字人“石榴仔”,各族青少年可在相关场馆通过语音交互、智能问答,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民族交融史等内容,已累计互动问答5万余人次。

“小讲解员”讲解民族团结故事

“非遗+文创”,解锁以文化人新方式 

联动朱炳仁大师团队,开发“朱炳仁·铜铸中华之美”非遗铜雕研学课程,让青少年在一锤一击间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研发全国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项目式研学课程,从民族交融史、民族手工艺、民族传统体育、地理通道“民族走廊”等维度切入,形成7个项目式研学实践课程包,让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在探索学习中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挖有礼文化,迭代升级“南孔爷爷和石榴仔”IP,设计相关短视频、手机表情包、文创周边产品等,在全市43个“石榴红”阵地进行推广,并融入全市200余处旅游景点、商场市场、街道社区,拉近各族群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距离。

  各族青少年体验“朱炳仁·铜铸中华之美”非遗铜雕研学课程

“线下+线上”,培育民族团结金种子 

在衢州市内启动“石榴仔同心说·小讲解员培育计划”,支持、鼓励、引导中小学生系统学习民族知识、政策、理论,走进儒学馆、博物馆、非遗传承馆等地生动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共培育小讲解员50余名,服务各族群众1万余人次。创新推出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课件视频布入全市石榴红家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园等30余处公共空间,吸引线上线下百万人次关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爆款”。

柯城区大成小学组建“石榴红”宣讲团

“营地+基地”,完善研学生态圈 

充分发挥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区位优势,联合周边地市高校、企业、社区等15家单位,建立思政研学实践营地20余个,评定15家特色研学基地,提升“南孔儒风”“同心致远”“华夏根源”等7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线路,参与研学学生超10万人次。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来衢开展夏(冬)令营活动,促进各族学生友好交流,惠及学生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