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顺县雅阳镇东安村,咖啡香飘过稻田,交织出一幅现代乡愁图景。“我们把城市的消费场景移植到乡村肌理中,用数字技术激活乡土资源的商业价值。”“95后”数字创客何微微团队打造的“稻田咖啡馆”,凭借“咖啡+场景”模式在春节期间7天收入突破10万元,两年内开设11家门店,创造“百万营业额”的乡村生态转型样板。
这种“低投入、高转化”的乡创模式并非偶然。近年来,泰顺县聚焦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数字创客群体,积极举办数字创客大会,发布“数字创客来泰十条政策”,上线专属服务平台“顺游记”,精准设计“入乡带富”路径,为青年创客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统战+创客”点亮乡村经济新坐标
去年以来,泰顺县委统战部实施数字创客“七个一”行动,通过“数字创客学院”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累计招引30余个品质咖啡馆、小酒馆落地,撬动偏远山区“打卡经济”。
“统战工作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要找到青年与乡村的共振频率。”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当前泰顺坚持“青年视角来审视、青春力量唱主角”理念,通过建立数字创客资源库、项目孵化池、流量转化机制,载体化开展5大预热活动、3场主理人闭门会和13个基地活动,构建起“统战搭台、创客唱戏、乡村受益”的工作闭环。
同时,数字创客们依托AI算法、社交媒体运营等数字技能,以“逃离计划”“AI乡野”等小切口切入,撬动城市客群反向流动。这种“数字乡土经济”正在重塑山区县的经济地理,让乡村从资源输出地转型为流量目的地,为网络统战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鲜活样本。
“统战部门不仅给我们资源,更给了我们信心。”数字创客代表陈晓波表示,政策的精准设计让青年看到了返乡创业的可持续路径。
“统战+阵地”构筑乡村共富样板间
华东大峡谷实践创新基地探索“统战阵地+场景营造”的新路径,在60多个功能区块中设置可创意创想的专属工位、理想工位,吸引20多个活力社群入驻,年均举办活动200余场,不仅丰富了社群集聚生活生产方式,更带动了泰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Nowhere乌有村数字创客基地以“内省式社交场景"重构乡村与人的关系,通过自助式体验场景吸引全国20省市青年驻留,线上“助农计划”销售本土农产品超10万元。
浪肆咖啡数字创客基地则以“轻资产+互联网+文旅”模式盘活28亩稻田,通过“贩卖风景”理念将农业景观与消费场景结合,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提升了乡村资源附加值,为青年入乡提供可复制的创业样板,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探索新业态。
……
沿着泰顺的山水脉络,9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和14家数字创客基地如珍珠般串联成链。统战阵地通过多场景互嵌、多层次融合、多维度延展,将统战元素有机融入日常,吸引谢怿雪、章忠义、何微微等6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扎根乡村,催生出“青年自主型动态乡村”“贩卖风景”“共益社区”等为代表的带富模型,为青年来泰留泰提供了入乡思路。
“统战+社群”激活乡村消费新蓝海
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泰顺县委统战部启动数创·兴趣社群培育计划,营造青年入乡发展的向往感。去年以来,通过“场地+宣推+活动”等一系列社群激励机制,已孵化培育音乐、AI、非遗、徒步、疗愈等“数字+”主体社群10个,举办文祥湖半程马拉松邀请赛、“泰放松·交个朋友”音乐会等数字创客社群活动35场,带动消费约4400余万元。
其中,南浦溪数字创客基地举办自然岩壁攀岩赛吸引百余名国内攀岩顶尖高手参赛,吸引游客2000多人次,线上直播观看超四十万人次;数字创客音乐社群高频出现在泰商大会、数字创客大会、廊桥市集、古村落等各个场景,为泰顺本土文化和乡村风光注入了音符和律动,为数字创客随处可栖、随时可歌、随心自在的来泰留泰生活图景提供了想象;数字创客兴趣社群支撑起兴趣经济,强效拉动爱好衍生产业,全面激活运动、疗愈、非遗、音乐等细分市场消费潜力,带动本土民宿、咖啡店、农家乐等业态增收致富,为青年入乡开拓了新路径。
从“数字创客+小微业态”的流量转化,到“基地形态+共益社区”的场景营造,再到“社群生态+兴趣经济”的圈层链接,统战工作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青年人才、数字技术和消费场景有机嵌入乡村肌理。
下一步,泰顺县委统战部将以数字创客为突破口,构建“孵化-赋能-聚能”的全链条工作体系,努力探索青年统战服务乡村振兴的“泰顺范式”。随着“统战+”乡创模式的持续深化,这座浙南山城正成为数字时代青年返乡创业的“磁力场”,为基层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