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婺城:“三联动”激活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强引擎”

发布时间: 2025-05-07 09:55:36    来源: 宣传处 浏览次数:

近年来,婺城区委统战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决策部署,依托教育人才资源优势,广泛凝聚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力量,探索构建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联动体系,以制度联动、人才联动、活动联动提升整体效能。目前,全区现有公办学校党外在职教师2900余名,高级以上职称315名。


机制“联动”建强联动格局


青春中学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信息库,加强党外教师动态管理和服务;浙师大附小制定“四个一”举措,团结校内党外教师共同做好育人工作……眼下,婺城区的多所学校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机制的建立,近年来,婺城深化“党建+统战+教育”工作理念,探索构建直接联系服务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建立由区委统战部指导、区教育局党组领导、区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党组织负责的教育统战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畅通统战部门、教育部门、辖区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沟通协调渠道。


不仅如此,该区还出台区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建立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筹建区知联会教育分会,按照“有党组织覆盖、有思想引领、有活动品牌、有骨干队伍、有条件保障、有制度规范”的“六有”标准,以青春中学、婺城小学、浙师大附小等3家单位为试点,建立校领导班子列名联系党外知识分子制度,覆盖党外知识分子250余人,常态开展谈心谈话22次,收集意见建议85条,开展联谊联络30余次。


人才“联动”蓄好源头活水


虞秋风是金华市第九中学政教主任,也是一名党外知识分子,从教35年播种满园桃李,教学硕果累累,荣获浙江省“春蚕奖”;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正高级教师余庆玲,积极开展教研组建设,其成果经验在省市区三级推广……在婺城,像虞秋风和余庆玲一样德才兼备的教育系统中层及以上党外干部有149名。


如何激活教育领域年轻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一池春水”?婺城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模式。一方面,该区建成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数据库,首批入库党外知识分子346人,在做好“选”字文章的基础上,整合社院、中小学教育资源建立“师资库”“课程库”“案例库”,利用“学堂夜话”、知联讲堂等载体开展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22次,用心用情写好“育人”新篇。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综合评价,实现入库人员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梯队培养,确保“使用有梯次、选择有空间”,有力促进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健康成长。


加强党外教师培养,不仅需要制度的支持,还要有创新的平台载体。在婺城小学,“婺辰青年班”党外教师队伍梯队层级培养模式深受欢迎,该模式在原先“一对一”师徒结对帮扶模式基础上,同步开展“营群式”培养方式,以双线并行模式,实现对党外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准帮扶。


该区还致力于把教育领域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成学科带头人、把优秀党外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落实“10%以上党外优秀教师参加支教锻炼、轮岗交流”政策要求,选拔培养党外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人241人,32名优秀党外代表人士进入校领导班子。


活动“联动”注重作用发挥


作为一名党外知识分子,金华市青春小学的教科室主任吴慧莲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吴慧莲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团队每年定期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讲活动,累计受益人数达1000余人次。


“吴慧莲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是婺城聚焦打造“同心优学·幸福知联”社会服务品牌,鼓励教育领域党外知识分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该区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对口支援”“心理疏导”等公益活动8场,参与人数超1000人。同时,组织党外退休教师开展婺派建筑科普讲座、“走近婺文化·婺派建筑科普展”等婺文化传承“四进”活动4期,覆盖人数超500人。


此外,婺城还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党外知识分子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引导他们通过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社情民意和专题协商等方式,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去年以来,共组织98名党外优秀教师围绕教育规划、招生改革、双减工作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和重点课题调研11次,提出建议51条,采用42条,为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