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普陀:深化“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模式 高品质打造“山海同泽石榴红”共融社会品牌

发布时间: 2025-05-07 09:54:15    来源: 宣传处 浏览次数:

近年来,普陀区委统战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石榴红”阵地创建和互嵌式社会发展,深化“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模式,高品质打造“山海同泽石榴红”共融社会品牌,高质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民族团结+基层党建”融合,

加强党建对民族工作的引领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日前,一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为学习内容的“石榴红”宣讲活动在普陀区沈家门街道西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来自社区的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近年来,普陀区委统战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探索“党建+民族团结”工作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基层党的建设。通过以党支部活动和群团活动为平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群众、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同时,以“传党情、听民声、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以“三会一课”“书记讲党课”等载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实现了教育的常态化与系统化。


“我们希望立足抓手有形、受众有感、教育有效‘三着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民族团结理论素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走深走实,凝聚思想共识。”普陀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民族团结+文化引领”融合,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里陈列的展品虽然都有了历史的痕迹,但它们承载的革命先烈的精神却永远鲜活。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不辜负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在普陀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茅洋会议纪念馆里,朝鲜族小姑娘金轩伊身着民族传统服饰,与参加“同心向未来”石榴籽研学游活动的各民族小伙伴们一起,认真参观每一件展品。


郭璐是普陀区民族团结进步从促进会副会长,也是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她表示,希望通过举办这类活动,进一步增强小小石榴籽们的文化认同,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蚂蚁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红色精神足迹,感悟历久弥新的蚂蚁岛精神;在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渔民画展厅,探索民间非遗艺术的魅力,感受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普陀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阵地优势,通过教育基地、精品展馆、文化礼堂等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群众生活。


不仅如此,普陀还在覆盖全区的渔农村文化礼堂举办“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村运会”“我们的村晚”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文化活动,奏响了海岛乡村民族团结的乐章,以生动丰富的文化实践描绘出各族人民和谐相融的幸福底色。


“民族团结+创业就业”融合,

推动各族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在白墙黛瓦、绿树掩映的展茅乡创基地,湖南湘西苗族小伙谢俊伍开设的55号公路咖啡生活馆就坐落于此。得益于展茅乡创基地根据当地特色建立的“公司 + 村集体 + 农户 + 经营户”联营机制,以及创业空间十年免租、优秀项目激励补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如今,55号公路咖啡生活馆已发展成一家以咖啡为社交载体,融合湘西美食、景德镇陶瓷、农耕采摘等多功能的生活体验馆。


“想不到在普陀海岛乡村创业,能享受从入驻、到孵化、到成长的全流程服务。”谢俊伍表示,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融入乡村的步伐,也希望能带动更多青年创客走上创业之路。


近年来,普陀区委统战部以“园区无围墙、项目无边界、政策无差异、服务无盲区”为思路,创新打造“没有围墙的创业园”,让城市趋于饱和的创业资源、人才、服务等向海岛乡镇辐射导出,为各族人才搭建起全域创业就业共富平台。同时,充分发挥“石榴红”共富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位等作用,有效服务各族群众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此外,普陀各镇、街道、管委会还依托社区成校,通过“订单+派餐”,根据职业和岗位需求,面向辖区内各族群众免费开设创业指导、电工、烹饪等技能培训近百场,不断拓宽各族群众就业创业途径,为各族群众在普陀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