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开展石榴籽“三融互嵌”式工程,不断完善帮扶网络体系,推进村企结对、校企结对、村村结对的互助模式,构筑起互学互融、互联互通、互促互惠的民族团结共富“帮共体”。 融“心”工程,实现各民族“互学互融”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想让大家深入了解各个民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循化县以丰富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打造了生态游、黄河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全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8亿元”……在秀洲新城街道,总能听到各族群众通过街边闹市小讲堂,分享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得益于秀洲构建的“党建+”机制,该区牢牢把握大团结主题,以党员为组成骨干,积极搭建“石榴红·党建联盟”。目前,“石榴红·党建联盟”已有10余名党员先锋志愿者,经常性地利用“街边闹市小讲台”,开展集中宣讲、分众宣讲,受众辐射面超5000余人次。 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秀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画好民族团结进步最大“同心圆”。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刊发民族政策知识50多期,组织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网络有奖竞答活动20余次,吸引2000余人次在线参与,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热情,扩大了“石榴红”特色品牌矩阵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素质提升行动,分类分层开展“六学六进六推动”专项学习和“大学习大宣传大讨论”活动200余次,引导广大群众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此外,秀洲还将民族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普法宣传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深度融合,打造了“石榴红志愿服务队”“齐佳工作室”“共富直播间”“石榴红暖阳家园”等特色品牌。截至目前,“石榴红”品牌矩阵已累计参与志愿服务2850余人次,参与宣讲150场,服务对象超6700余人。 融“智”工程,实现各民族“互联互通” “扎西德勒”,一句熟悉的问候从海拔4000米的那曲市色尼区团结街道冲新社区跨越千里山河抵达杭嘉湖平原。秀洲新城街道殷秀社区的办公室里,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效忠接起微信视频,用一句“你好”热切回应。 2023年10月9日,在嘉兴第十批援藏干部的牵线搭桥下,两地社区签下《结对共建协议书》。自此,像这样热络的交流常常从冲新社区二楼的办公室里传出,开启了两地带头人跨越千里的频繁连线。 跨越千里的视频连线成了秀洲与色尼的情感纽带,而秀洲各民族同胞的联通同样紧密相连。近年来,秀洲聚焦健康、研学、文旅、共富等4大板块,做深做实“三个共同”民族共同体创建工作,探索“医友—益友—义友”的转变路径,联合新安国际医院,组办一支人员充足、民族多样、技术过硬的医友队伍,坚持每月开展2次义诊,服务对象已超12000人。牵线秀洲实验小学开展秀洲色尼民族团结校际结对,通过开展“同心”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辖区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新周期,新发展。秀洲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通过云平台、数据库等应用场景,将民族传统工作数智化,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目前,依托全区综合数据平台,基层表格填报缩减率超过52%,2024年以来解决各族群众就学、就业、就医等36件民生实事。 融“力”工程,实现各民族“互促互惠” “以前只知道一门心思种蔬菜、养甲鱼,怎样种得更好、如何卖得更广,这些都没考虑过。现在政府帮我们和专家们牵线搭桥,不仅仅在农业技术上帮助我们,还教我们网络直播销售技巧,为我们增加了收入。”民族创业代表说道。 针对各族群众创业渠道少、产业发展难等问题,秀洲联合民族村及行业TOP企业亮剑互娱,以“三农三助”为主要内容,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村企联姻”互利共赢。根据民族村提出的“项目清单、美丽榜单、共富账单”清单式需求,送去政策对策、技术指导,不断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对1100余名“新农人”、致富带头人等开展网络直播销售技能、电子商务运营培训。2024年共开展各类电商主题式公益培训21场、电商公益型沙龙活动13场。 “目前我们帮助各族群众孵化培育了电商创业团队11个,新增抖音店铺9个,新增带动电商销售480余万元,为实现民族村共同富裕提供了具体示范性实践。”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前期对嘉兴市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摸排调研中,秀洲精准掌握了120余名各族师生集聚特色,依托辖区所辖的人力资源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灵活用工产业园等三大平台优势,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与嘉兴市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现已达成合作项目6个。辖区企业也针对各族学生提供相关岗位的实习机会,吸纳了12名优秀学生,拓宽了大学毕业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渠道。 除了村企结对、校企结对,秀洲还因地制宜开展村村结对,将后进村“所需”与先进村“所能”结合起来,精准确定共建内容,实现资源、人才、理念、技术等多方面的成果共享。同时,该区联合联建单位雅莹集团定期开展“赋能课堂”,以“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带动各族群众勤劳致富,打造服务各族群众创业成长成才的工作新阵地、服务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