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非公经济
博威集团“数字炼金术”领跑全球智造
来源: 浙商之家 发布时间: 2025-04-08 09:51:50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民营企业,博威集团深耕合金材料38年,近三年每年研发投入超3亿元。截至目前,集团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91项,还包含美国、欧洲等众多海外专利,产品应用于轨道交通、神舟飞船等大国重器,向世界展现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

材料基因库里的创新密码

博威数字化工厂

在博威集团宽敞明亮的车间里,铜锭有序地“投身”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小车灵活穿梭,精准担负起物料运输重任……在这里,工厂每日的产量数据、设备的即时运行状态,乃至标准能耗数值,在智能驾驶舱中可尽收眼底。

作为拥有18大全球制造基地、6000余名员工、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的行业巨头,博威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刻入基因。自主研发的合金材料,覆盖AI、储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解决了高压快充、AI高速连接器等领域的用料难题。这些突破性成果背后,是博威集团每年超亿元研发投入的厚积薄发。

面对新材料研发周期长、稳定性要求高的行业痛点,博威集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自主构建了有色合金新材料研发全过程的数字化研发系统,拥有“研发-制造”全链路1200万条数据,将新材料的研发效率提升50%,在合金材料竞技场上跑出“中国加速度”。

重构制造的“虚拟炼金术”

博威板带数字化工厂智能立库

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博威集团以“数字变革”为战略引擎,自2019年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来,聚焦“互联共享、精准计算”目标,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条数字化生态。

“数字化研发的核心是数据、算法与算力的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大数据分析仿真平台,博威将新材料研发拆解为“市场洞察→需求转化→成分设计→工艺设计→应用研究”五大数字化阶段,告别传统“试错法”。其全球产业大数据监测系统可实时捕捉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趋势演变,AI预测模型锁定未来技术缺口。

在生产端,博威数字孪生系统通过设备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数据中台的清洗治理,实现了“虚拟仿真先行,物理世界验证”。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设备中的关键参数,并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这种“数字炼金术”加速推动了合金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为众多产业的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球棋盘上的“破壁”突围

博威贝肯霍夫(越南)合金棒线制造工厂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浪潮,博威集团以“新材料+新能源”双轮驱动,通过战略并购、数字赋能与本土化运营三大战略,构建起横跨四大洲的产业版图,海外收入占比突破50%。

2015年对德国百年企业贝肯霍夫的并购,成为其全球化进程的关键转折。这场“技术反哺”式收购不仅破解高端精密细丝材料“卡脖子”困境,更将德国工业4.0管理体系逆向输回中国。此后,博威的海外版图进一步扩大。收购加拿大CP工厂、新建越南合金材料工厂……这些布局不仅提升了博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高端合金材料领域的地位。

在跨文化运营中,博威展现出东方智慧:在德国保留原管理团队,尊重工会文化实现技术承接;在越南输出中国式精益管理,提升当地产业水平。这种“全球资源整合+本土创新”模式,使其获得了德国工会的高度认可,并被授予重要奖项。此外,在越南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了当地营商环境,使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全球资源整合+本土智慧创新”的新范式,正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博威集团董事长谢识才表示:“我们下一步将紧盯科技创新前沿技术,持续推进企业的变革,大力应用‘人+AI’人工智能技术,以快速推进引领行业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