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打好“侨”牌助力贸易“双循环”

发布时间: 2025-03-14 09:22:28    来源: 宣传处 浏览次数:

台州市路桥区是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中国民营经济论坛所在地、浙江省十佳外贸强县、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近年来,路桥聚焦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以“侨”架桥、引“侨”汇智、为“侨”牵线,统筹内外贸,打好“双循环”侨促贸易牌。截至目前,该区已落地侨资项目21个,总投资额度达7.5亿元,海归人才共计落户创业27人,包含博士人才6人。


以“侨”架桥建平台,联通产品出海“外循环”


拥有智能互联功能的摩托车、支持中英文语音命令的智能卫浴……2024年9月,在路桥举办的台州国际直采集采中心品牌出海暨跨国采购对接活动中,100多家企业带来了汽摩配件、智能卫浴、植保模具等各类科技赋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引发外国友商采购热潮。


路桥坚持台州货“本地集、本地组、本地出”,常态化主办承办“百位知名侨商浙江行”“百企参展拓市场”等跨国采购对接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参展”、境内境外“融合参展”等方式提升展会拓市成效,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日本、印尼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国际采购商,以及来自上海、广东等各省市的300多名跨境电商采购商云集路桥,为本土企业搭建起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发展的桥梁。


为助力更多小商品走向“大舞台”,路桥创新推出直采集采模式。通过线上构建涵盖供应商、产品及交易信息的大平台,线下集中展示台州特色产品,实现企业与采购商之间的无缝对接,目前平台已入驻200多家企业。


同时,该区还依托海外侨团不断助推本地优势产业出海。目前,乌兹别克斯坦、迪拜、俄罗斯等15个国际联络站接待台州企业出海考察团75批次。2024年,二手车出口侨务工作联络站通过“二手车卖世界”活动吸纳了5家备案企业,全年出口金额23.3亿元,为路桥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聚“侨”汇智促发展,联通引商引资“内循环”


“归国创业初期,资金比较紧张,这边的房租满三年可免一年,若自行装修,还可再免三个月房租。得知这些优惠政策后,我们编艺草编馆最终决定进驻十里长街。”英国海归陈真说道。


据了解,路桥十里长街是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目前已经入驻“侨之家”12家、侨韵文化研学基地1家。为吸引更多侨界人士在此创业,路桥围绕十里长街大商圈排摸侨务资源,面向侨胞侨眷推出招商优惠,并会同区社发集团开展侨商侨资交流合作,协助出台《路桥区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推动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大力招引一批行业知名品牌、商贸一线品牌,推动非遗草编产品出口40余个国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路桥深知人才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为此积极搭建侨智对接平台。去年11月,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暨2024年港澳青年博士台州行对接座谈会在路桥举行,旨在向港澳青年博士展示路桥的经济发展前景、产业优势及人才政策,吸引他们来路创业就业,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我们希望以交流增进了解,以合作实现双赢,推动一批华侨高层次人才集聚路桥、落户路桥,进一步激发路桥创业创新活力。”路桥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侨”牵线强服务,联通侨商贸易“双循环”


浙江省灯饰行业协会荣誉会长、墨西哥侨眷李云青创办的珠光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地回馈家乡发展,李云青以3347万元拍下路桥区路北街道一处商业用地,拟投资3亿元兴建一幢集酒店、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商务中心。


为此,路桥主动牵头、靠前推进,将其作为年度侨商回归重点项目,联合工业、城建等各部门组建专班,集中力量保障该项目尽早签约、尽快开工。


做好侨务服务是增强侨商信心、促进持续回流的重要保障。2024年,路桥组织开展“侨商回归 侨资回流”系列沙龙活动,助力6家规上企业与侨商建立新的贸易合作关系,贸易成交金额达7000万元,有效激发了海内外投资热情。同时,该区还打造了一支由135人组成的侨贸专员队伍,推动护侨法律援助顾问团建设,收集并落实侨贸回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80多条,帮助侨资企业解决90多个困难问题。此外,路桥还创新探索“联谊+招商”工作机制,依托春节等假期节点,举办恳谈会、推介会等十余场活动,进一步提振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返乡投资创业的信心与热情。


不仅如此,路桥还倾力打造“帮帮共富·侨献力量”工作平台,通过“侨坊帮富”行动持续推进“侨助工坊”“百侨帮百村”扩面提质工作,进一步引导广大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参与乡村振兴行动,鼓励引导侨团(企)与相对薄弱村居结对。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侨助工坊”18家,消化农村劳动力3000余人,人均增收6000元。其中,台州市路桥旅港同乡置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五批浙江省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路桥区横街镇真达侨助工坊被评为全省三星级侨助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