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长兴:统战赋能传统文化 点亮乡村振兴铸魂之路
发布时间: 2025-02-28 10:44:28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近年来,湖州市长兴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工作载体和项目,带领全县统一战线深入参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推动文化价值在乡村高质量“变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
统战 + 非遗,古老传承焕发新生机
“吉时已到,迎亲开始!”随着一声嘹亮的号令,喜牌开道,锣鼓喧天,新郎骑马,新娘坐轿,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沿着古街缓缓前行,这是长兴小浦镇方岩村的岕里婚庆民俗活动现场。据悉,“岕里婚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如今在县委统战部的推动下,该民俗以“剧本杀”的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长兴县拥有省市级以上非遗项目93项,这些根植于乡土的文化瑰宝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为此,长兴县委统战部牵头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等部门,共同组建由非遗传承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力的基层非遗项目传承队伍,通过“非遗进乡村、进校园”系列活动,让百叶龙、鸳鸯龙、长兴滩簧等非遗项目走进课堂,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2020年,长兴县小浦镇“岕里婚庆”入选湖州市级非遗项目。在“岕里婚庆博物馆”打造过程中,从“剧本”创作到博物馆物品的搜集摆放,县委统战部多次组织专家实地调研,为场馆提供专业指导。场馆负责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马卫平感慨道:“统战部不仅为我们搭建了平台,还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让我们有信心把这项古老的民俗传承下去。”
如今,岕里婚庆博物馆获评“浙江省五星级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量达6万人次。2024年,“岕里婚庆”文化项目应邀参加浙江省“心中的宝藏”第三季“乡村博物馆专场”现场展示活动,成为湖州市唯一受邀项目。
统战 + 文物,历史记忆讲述新故事
长兴县有着1700多年的建县史,文物资源丰富。为了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助力传统文化持续传承与发展,长兴县委统战部明确“统战牵头、上下联动、村级推动、各界行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资源优势,引入历史学者、艺术家、文化达人等专业力量,打造文物新IP,让乡村能够“自我造血”,产生效益。
推窗见河、开门走桥,漫步在长兴县李家巷镇石泉村的街巷间,古朴的建筑、斑驳的石板路,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石泉村是浙北最具水乡风味的古村之一,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和古文物,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在县委统战部的协助下,李家巷镇石泉村的“百桌厅”项目正式启动。“一开始我们对古建筑修复毫无头绪,是统战部帮我们联系了国家级非遗古建工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移建和修复。”项目负责人表示。眼下,“百桌厅”不仅成为展示古建筑艺术的窗口,还成为举办非遗体验、诗歌比赛等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为助力乡村振兴,县委统战部还联动党派助力,省市县民盟三级开展“以文化人·同心共治”结对共建,为石泉村石泉书房揭牌并捐赠图书300余本。
统战 + 文旅,深巷老街迎来新客人
去年10月,白阜老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随着现场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画里说丰年、慢乡赏月圆”庆中秋迎国庆活动拉开帷幕。老街两旁,文创集市、特色餐饮、非遗手工艺摊位琳琅满目,游客们穿梭其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近年来,长兴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能,构建“统战 + 文旅”工作模式,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凝聚多方力量,通过文化赋能,打造以历史文化村落为主题的乡村文旅新场景。
在白阜村,县委统战部牵头实施“老街复兴计划”,邀请专业团队参与老街的设计和改造,将老街周边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并发动书画、手工艺领域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入驻经营,打造集文创集市、特色餐饮、非遗手工艺等为一体的文化街区。村里的老厂房、老油厂被改造成茶咖,成为新兴的网红打卡点。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白阜的粉皮、千张、青团等特色美食,传递着“妈妈的味道”。
看着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白阜村党支部书记姚晓顺说:“统战部不仅帮我们出谋划策,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项目和资源,让我们的老街重新焕发生机。”据悉,2024年,白阜村先后承办“百县千集 古韵白阜”上元灯会、“画里说丰年、慢乡赏月圆”等活动,吸引游客超2万人,全村实现经营性收入1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