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统战力量赋能生物多样性 共筑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 2024-09-09 10:02:49    来源: 宣传处 浏览次数:

庆元自然生态禀赋优越,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浙西南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近年来,百山祖角蟾蜍、庆元钩瓣叶蜂等新物种的不断发现让庆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频上热搜。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探索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转化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掘新物种,再到民族村开办生物多样性体验馆,庆元统一战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展现出独特担当,成为推动庆元生物多样性保护“破圈”的坚实力量。


激活“非公”动能 点“绿”成金


如何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势能?如何将生物多样性资源转化为人民群众手中看得见的收入?庆元县积极发挥商会作用,组织民营企业家通过微课堂、圆桌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如何将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众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价值转换中,他们为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转化模式带来了新解法,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小时候溪里有很多娃娃鱼,但后来一度不见踪影,太可惜了。当时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要让小溪中的娃娃鱼回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浙江山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芳谈及返乡创业的原因,感怀不已。他说的“娃娃鱼”,学名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庆元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大鲵提供了极佳的栖息环境,这不仅丰富了当地生物的多样性,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为保护本地岌岌可危的自然种群,吴芳沉下心钻研成了大鲵养殖的“土专家”,在他的主导推动下,全国唯一一个大鲵种质资源保护区落地庆元县贤良镇。依托天然优势,吴芳还在庆元建立了大鲵仿生态繁殖规模化基地,基地具备成熟的娃娃鱼苗种生产、养殖生产产业链条,养殖量也达到了几十万尾,有效带动273户农户增收。


释放“网联”力量 巧识新“菌”


此前,国际权威期刊《Diversit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确认在丽水庆元县新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子实层体为齿状的真菌新物种,经相关菌物领域专家人员深入研究,这种真菌被归类为齿菌属,并被命名为“直立齿菌”。而新发现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助力。


“这是我和舅舅在左溪镇印浆村上山寻菇拍摄时意外发现的,它生长在松阔林中,形态奇特,和我们之前见到的菌类都不一样。”庆元县网联会会员,也是首次发现“直立齿菌”的胡礼贵说,他随即联系了中国菌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林文飞,并将采集到的样本送至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曾念开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专业研究。


拍摄过程中,胡礼贵“结识”了越来越多的菌类。“虽然我不是专家,但通过拍摄这些菌类的视频和照片,让我对野生菌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利用网络传播让大家看到如此美丽的自然界,弘扬社会正能量。未来,我将继续竭尽所能宣传家乡、宣传庆元。”胡礼贵说。


庆元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县网联会作为“创新提质”的引领人,“守望护航”的践行者,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互联网时代一呼一吸间瞬息万变的特质,让会员更好地深耕在自己的领域,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经济消费、弘扬正能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共同创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最美风景。


赓续畲族文脉 “破圈”添彩


八月的庆元县蔡段民族村坑里自然村,溪水潺潺,绿树环绕,一座两层全幕布玻璃小楼,在连片的黑瓦白墙农居房里显得尤为耀眼。这里是浙江首批开馆的生物多样性体验馆——庆元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馆。


碧绿的草地上,两只6厘米长的螳螂,正漫步其中;另一边的玻璃缸里,一条中国大鲵正“害羞”地“躲”在水下的岩石缝隙里;墙上众多色彩绚丽的蝴蝶翩翩飞舞……如此活灵活现的原生态场景不是在野外,而是在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馆内。


“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孕育了独特的生态智慧,这些传统知识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庆元县蔡段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吴华表示,“将体验馆建在蔡段村,可以依托民族村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开展丰富的研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加强村民们对本土生态文化的认可和自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村民们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庆元县统一战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了有力的贡献,在民族村打造生物多样性体验馆,是希望深入探索生物多样性中蕴含的文化价值,通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领域的紧密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推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