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发布时间: 2024-09-30 08:16:4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方式。龙游县政协锚定“社区”这一社会治理最小单元,以全县体量最大的融合型社区河西街社区为试点,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助力解决“村社混居、环境脏乱、人口结构复杂、群众诉求多元”等现实难题,取得突破性成效。
全过程党建统领,精准把握衔接“尺度”。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关键是坚持党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协商议事全过程各环节。一是构建“1+2+N”组织共推机制。“1”即以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为指引,做好协商延伸社区各项工作;“2”指1名县政协班子成员牵头领衔、1个专委会具体落实;“N”为若干名政协委员动态参与,形成政协组织搭台、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二是完善“1+5+N”协商共议机制。“1”即社区党委班子;“5”是五类固定成员,包括乡镇(街道)联络组、村(居)民委员会、小区党组织、小区楼道长、网格员;“N”包括协商事项利益代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业内专家等。依托社区“协商驿站”,至今已开展“例会协商”40次,现场解决问题34个。三是探索“六共融合”村社共治机制。指导社区以“大党委”制打通挂联部门、辖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壁垒,探索建立村社组织共建、事务共商、力量共用、服务共享、活动共办、责任共担的“六共融合”机制,办好老街微改造、消防干道扩建、雨污管道和路面修补等8件群众“急难愁盼”事。
全方位下沉服务,延伸拓展衔接“广度”。“开门就是基层、出门就是群众”是基层政协的先天优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题中之义是推动协商平台和委员履职“双下沉”。一是协商平台“引进来”。统筹“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等平台的同时,积极融入“龙游通”“掌上政协”“履职小管家”等场景,“线下+线上”拓广度。二是委员履职“沉下去”。发动委员开展多形式走访、调研和联系服务群众。面对社区成立时无党群服务中心的难题,政协委员会同街道村社、相关部门发起协商会,确定租用城中村物业楼方案,打造集党建、志愿服务、学习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三是为民服务“联起来”。针对社区老年人和学龄儿童“两头多”情况,政协“一老一小”委员工作室主动作为,牵头打造服务共同体,吸纳入驻姑蔑书画院、星火工作室等社会组织6家,搭建老幼互融服务场景9处,开展养老助老、爱心托班等实践活动200余场,覆盖人群超5000人次。
全闭环转化落实,持续提升衔接“效度”。做好政协协商延伸基层“后半篇”文章,闭环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地。一是强化资源整合。不建机构建机制,用好用活协商民主机制,将停车位增加、物管费收缴、适老化改造等“关键小事”纳入协商范围,统筹委员、联络组、企业、村社等多方力量,导入多元资源共同解决。二是强化回访督办。协商形成的重要意见建议,由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负责督办,同时将“回头看”作为机制固化下来。今年5月,县政协牵头再聚“民生议事堂”,围绕强社公司可持续运营开展协商,既是上轮协商内容的迭代深化,也是对协商成果转化的回访检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强化宣传造势。引导社区先协商后决策,营造“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协商氛围。发挥传统媒体及网站、公众号、委员群等阵地作用,多形式多维度开展宣传,让更多人关注、参与、支持社区协商议事。
【作者吴剑锋为龙游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