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京杭大运河上的江南第一桥

发布时间: 2024-09-26 12:18:43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拱宸桥:京杭大运河上的江南第一桥

李想


京杭大运河是一道独特的历史与自然交融的风景,大运河上的桥则是风景中的风景。

在众多的运河古桥中,杭州拱宸桥被誉为“江南第一桥”,因为它不仅承载过东西两岸无数的人和物,更承载着悠久厚重的大运河历史文化。

从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门码头乘上古色古香的运河游船,在水波荡漾的运河上缓缓向北驶去,几条货船顺畅地从大运河上通过,不久就出现一座雄伟的石拱古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大运河东西两岸。这就是大运河上的江南第一桥——拱宸桥。相传拱宸桥之名是从《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引申而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因“拱”与“共”通,“宸”与“辰”通,故称“拱宸桥”。

拱宸桥,是杭城最大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古代中国传统桥梁设计与施工卓越水平的样本。桥长92米、高16米,桥堍处有12.2米宽。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桥面呈柔和弧形;系3孔薄墩石拱桥,最大的中孔净跨15.8米、两个边孔净跨11.9米;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静观运河风云近400年。据《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记载: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清顺治八年,桥身因年久失修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筑。同治二年秋,左宗棠率军向桥心所设太平军堡垒猛攻,桥再次倒塌。光绪十一年,在杭州商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1896年,日本人在拱宸桥设关并在桥面中间铺筑2.7米宽的混凝土斜面通汽车和人力车。抗战胜利后,洋关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禁止通行机动车。2005年,拱宸桥进行了历史性大修,以更坚强的形象矗立在大运河上。

拱宸桥西一带明清时期被称为“北关夜市”,因为运河便利的交通,六行六馆都沿河筑店,吸引了各色人群。1889年,拱宸桥西建起了杭州最早的机械纺织企业——通益公纱厂,拉开了杭州近代工业的序幕,这就是杭一棉的前身。

运河水潺潺流淌经过的拱宸桥,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杭州发展繁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