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赋能民族团结进步“三育人”
发布时间: 2024-09-25 08:51:58
“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湖州市南浔区“石榴花开在南浔 籽籽同心籽籽红”为主题的2024年秋季学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上,通过深入阐述“四个共同”的历史定论,学生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州市南浔区围绕全区大中小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际,引领各级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切实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显实效。
以“开学第一课”赋能教学育人
“同学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学习,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湖州市南浔区练市国强小学校长郑锐在“开学第一课”上说道。根据学生成长“播种育苗期”“拔节孕穗期”等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南浔区各大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有机融入“石榴花开在南浔 籽籽同心籽籽红”主题,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教学育人功能。
菱湖中学根据西藏班和学校各族学生教学需要,开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课件,20余位专业老师集中授课40余场次,全面系统讲述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则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发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100余册,通过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教育载体,进一步增强各族大学生的“五个认同”。
以“开学第一课”赋能实践育人
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湖州市南浔区2024年秋季学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力开展“流动的思政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新学期主题班会、会议活动等。自开学以来,各学校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各类国旗下宣讲65次,组织各类主题班会和党团活动620次,参观民族团结教育阵地30余次。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需要课堂上的知识讲授,也需要课堂外的实践育人。新学习开始,南浔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区内各学校师生代表开展秋季学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观影活动。“区民促会组织的这次开学观影系列活动别出心裁,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这种体验真的很棒。”南浔锦绣实验学校的学生代表如是说。
以“开学第一课”赋能文化育人
湖州南浔在2024年秋季学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中,特别注重引导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菱湖中学、南浔二中、国强小学、利民小学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单位,通过结合学校历史、校园景观、公共空间等外部资源,合理布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突出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无论岁月多峥嵘,我们都有同样一个梦,我们长期共存同心筑梦。”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阿木工作室”,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在这里,各族学生通过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书籍、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歌曲、了解一位民族团结的模范等方式,从校园文化视角呈现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内涵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面貌,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校园文化。“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阿木工作室负责人木台力甫·木沙表示,目前学校正在通过校刊、板报、校园广播、文化墙、学校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发挥教室、阅览室、走廊等场所的润育功能,在“开学第一课”中有效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