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和合文化浸润 打造宗教中国化市域实践高地
发布时间: 2024-09-24 15:20:45
注重和合文化浸润
打造宗教中国化市域实践高地
台州市民宗局
台州市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天台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开宗立派的智者大师、隐逸坐忘的司马承祯、三教融通的紫阳真人,与佛教天台宗祖庭国清讲寺、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五百罗汉应真的方广寺、智者大师亲创的高明寺等,共同成就了台州“佛宗道源”的美誉。近年来,台州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充分发挥“佛宗道源”以及宗教自带的“和合”基因优势,以建成“宗教中国化市域实践高地”为总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宗教中国化方法路径。
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宗教中国化市域实践高地”。中共台州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从全局分析把握全市宗教工作状况,出台《中共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宗教中国化总体规划,做到既融入全国、全省规划蓝图,又体现台州特色。《实施意见》明确了政治引领、教义阐释、从严治教、风险防控等16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及28个市级单位的工作责任,为打造宗教中国化市域实践高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文化浸润,高品质涵养宗教中国化内在气质。注入红色基因。发挥台州有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三门县亭旁镇)、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首战地(大陈岛)等红色资源优势,实施红色教育“五十行动”,即在宗教界开展十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设十场红色讲堂、建立十个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十场“我看台州新发展”活动、讲好十个方面台州宗教好故事。如,三门丹邱讲寺利用亭旁起义旧址,建设主题展示厅、红色记忆长廊等,弘扬亭旁起义精神;椒江基督教堂利用该堂“永不褪色的退伍军人”孔爱卿的红色藏品,在展示过程中向基督徒宣讲爱国奉献精神。融入和合文化。发挥台州作为和合文化标志地、实践地、传播地优势,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在宗教中国化过程中的浸润作用。在寺院复建过程中厚植祖庭文化优势,注重“天人合一”,体现一寺一特色,通过修旧如旧、环境提升、生态融入等举措,实现寺院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容,让古建传历史、古树展风貌、古迹留文化,深化文化感召力和浸润力,打造有和合文化元素的宗教中国化品牌。如,国清讲寺常设民间传统工匠队伍70多人,自制符合本地气候的耐寒缸瓦和外墙涂料,以古法技艺开展日常修缮,既保持庄重古朴的气质,又具生态环保特点。搭建“之江问道”宗教中国化和合同心讲堂,指导宗教团体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和合文化,挖掘适应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内容,每年开展佛教中国化方丈说,道教玄门讲经,天主教、基督教中国化讲经等活动,深入推动解经讲经中国化。目前已顺利举办台州市基督教中国化讲道交流会、之江问道——“天台止观”与中外文化学术研讨会、之江问道——玄门讲经巡讲活动等活动。创建“生态寺院”。 立足“山海水城”“神山秀水”的生态优势,深挖天台山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采取佛教天台宗传统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了清净古朴的律仪、学修和生活制度,所有僧人坚持出坡劳作、自给自足,传承天台佛教的农禅并重之风,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寺院从注重传统规制转向注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省生态寺院建设现场会在天台召开,目前,台州天台山所有寺院免费开放。如,台州国清讲寺开设“一味茶寮”,免费为大众供应茶水,并提供小憩、解乏、静养的场地,素斋几十年来始终保持低价并上榜《舌尖上的中国》,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加强阵地建设,高标准打造宗教中国化示范基地。打造宗教中国化人才培养基地。特色鲜明办好浙江佛学院天台宗佛学院、浙江道教学院两所宗教高等院校,严把教学质量关,鼓励宗教院校师生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播方式,推动优秀宗教文化同民主、法治、公平等现代精神贯通融合。目前,两所宗教院校已累计为全国各地宗教活动场所培养输送高层次“双通”人才达200多名。打造宗教中国化创新实践基地。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宗教中国化实践的主阵地,持续创建省级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在全省率先实施民间信仰“一庙一故事”价值重塑工程,创建“一庙一故事”示范点,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展示阵地,全省民间信仰管理现场会在台州召开,总结推广该经验。打造宗教中国化理论研究基地。支持天台山文化研究会、佛教天台宗研究所、道教南宗研究所建设,开展宗教中国化研究,完成《走近司马承祯》《中华天台学系列丛书》等一批精品书籍编撰。指导台州市基督教“两会”发起成立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中心,结集出版《台州市基督教中国化论文集》。
加强队伍力量,高质量夯实宗教工作基层基础。宗教中国化的工作重心在基层。台州通过在每个乡镇(街道)设立民宗所,在每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由乡镇(街道)一名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3人组成的“三人驻堂”工作机制,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依托宗教中国化场所建设151指标体系,破解宗教工作“小马拉大车”难题,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民宗所、宗教活动场所“三人驻堂”和网格巡查“三个全覆盖”,有效打通基层宗教治理的“神经末梢”,将宗教中国化理念落实到每一处宗教场所、贯穿到宗教工作全过程,使“导”的工作有了现实的抓手和落脚点。目前全市12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民宗所。
台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浙江宗教工作“一省四区”建设目标,继续建立健全宗教中国化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宗教工作系统性、制度性变革重塑,努力建设宗教中国化市域实践高地,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