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宋昌美:带富多方的“白茶仙子”

发布时间: 2024-09-24 15:14:58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新乡贤宋昌美:带富多方的“白茶仙子”

安吉县委统战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走着一条以白茶为代表的生态发展之路。在这里,从最开始的10亩茶园勤劳发家,到以“叶”为媒,带动溪龙乡茶农将白茶产业做成安吉的一块“金字招牌”,再到多次奔赴千里之外,捐赠“白叶一号”茶苗,近30年时间,宋昌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书写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到“一片叶子再富多方百姓”的动人故事。

荒山变茶山

23岁那年,宋昌美从梅溪镇嫁到相邻的溪龙乡黄杜村,全村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但仅有水田915亩,其余都是荒山荒坡,是安吉县山沟沟里籍籍无名的贫困村,祖祖辈辈靠着两年一季的毛竹维持生计,每家一年总的经济来源只有1000多元。

有一年,当地茶叶科研部门在安吉一处高山上发现一株野生白茶,并通过技术实现“下山”。调研的同时发现,溪龙乡的土质、气候、积温、海拔等适宜白茶生长,建议当地政府推广种植。

1996年,宋昌美承包10亩荒山种植白茶,在以后的两年实践中,她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不但掌握了种茶技术,还学会了炒制白茶的独特工艺。那一年,她家的白茶收入达到了2.5万元。1997年她又开垦40亩荒山种白茶,与丈夫一起精心呵护茶园,并创办了乐平茶场。

为打开白茶市场销路,宋昌美常常独自一人到杭州、上海、苏州等地推销白茶。凭借自己的艰苦努力,白茶生产经营得越来越好,并慢慢地小有名气,2000年成功注册了“溪龙仙子”商标。为了提高白茶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10月,她联合13名安吉茶农走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安吉白茶质量追溯暨品牌推荐新闻发布会,发布质量宣言。茶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一个破天荒的举动。2018年5月,溪龙仙子等8家茶企又参加了波兰“国际食品展”,与27个国家的茶商签订销售合同170吨,创造了安吉白茶批量出口最高记录,迈出了安吉白茶海外参展的第一步。

致富带头人

“一人富不是真的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认识到白茶确实有发展前景后,宋昌美决定把技术传授给村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想种茶的人没有钱投入,她就去银行替人担保;没有茶苗,她就提供自己扦插的白茶苗;没有炒茶技术,每次炒茶时,她都把村里的妇女叫来,手把手教学;白茶没有销路,她又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青叶的方式包销。

为了更好地带动村里妇女走上种植白茶的致富路,2001年4月,安吉县溪龙乡女子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在8位种茶大户的带动下,50多户中小茶农联合200多户农村妇女共同创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合作社成员已从原来的8位增加到现在的108位,合作社成立后解决了这些散户在生产与销售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充分利用和整合了资源。合作社采取了合作社+公司+茶场基地+订单农户模式,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村里的农户也纷纷利用荒山荒坡种植白茶。

合作社社员种植白茶总面积也达到7000多亩,辐射带动面积一万余亩。近年来,宋昌美个人累计为社员担保资金1000多万元,帮助茶农申请小额贷款共1300多万元,帮助100多农户回收青叶解决茶叶销路和品质问题,扎实有效地辐射和带动了本村及本乡群众共同致富。

致富不忘党恩

如今,黄杜村种植白茶4.8万亩,年产值达到4.5亿元,村民户均收入达到30多万元,被称作“安吉白茶第一村”。

致富不忘党恩,黄杜村党员干部都在思考如何把“先富帮后富”这种做法延续下去,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贡献力量。于是,有了20名党员联名给中央写信的故事。

2018年4月,村书记盛阿伟倡议大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情况,并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宋昌美第一个举手赞成。5月,他们便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委托转达的问候和指示,勉励村党员们先富帮后富,带动更多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宋昌美积极响应,第一批就认领了80万株茶苗,五年来,往返三省五县“白叶一号”种植基地10余趟,手把手教农户基地管理、茶叶采摘、炒制加工等全过程技术经验,为当地贫困百姓带来了依靠产业发展持续增收致富的希望。目前,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为三省五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共计2000多万株,建档立卡的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宋昌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报答乡亲们的支持。宋昌美以合作社名义成立了“仙子儿童关爱基金”,每年出资2万元为全乡0~3周岁的学龄前儿童送上一份平安保险。每年一到节假日,她就带着合作社的姐妹们忙开了,春节慰问村里的老党员,三八节慰问贫困妇女,六一儿童节慰问困难学生,不仅出资帮助他们,还在精神上鼓励他们。特别是村里的贫困妇女,她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鼓励她们对生活要有信心、有目标,要努力并坚持,告诉她们幸福生活是需要靠自己去创造的。

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宋昌美也总是第一时间带头捐款,她与多名贫困儿童结对帮扶,短短几年中已捐助了10多万元。2007年村里集资修路,她主动捐款3万元;汶川地震救灾期间,她组织合作社党员捐款捐物达10余万元;2022年,她又代表企业向刚成立的溪龙乡“茶乡善行・一叶共富”基金会捐赠善款;为助力村庄建设,她为村里修桥铺路等基础设施工程累计捐款、捐物100余万元。

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宋昌美说,要不断深入放大茶园生态价值,并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价值。2022年,她还带领合作社与浙江大学、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单位签订协议,将“白叶一号”作为原料加工成茶烘焙食品、饼干、蛋糕、糖果等旅游产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同时带领黄杜村村民将茶山变景区,让原本每年丰收一季的安吉白茶,成为真正能“四季富民”的幸福事业。

茶香四溢,以宋昌美代表的乡贤“带富一方”故事,正在浙江大地上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