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争赛蚌珠圆
发布时间: 2024-09-24 15:00:46
芡实争赛蚌珠圆
缪士毅
芡实,为睡莲科芡属的一年水生草本植物,亦称“鸡头”“鸡头米”“鸡头果”等。芡,择水而居,长于池沼湖泊,在我国大江南北多有其身影。受纬度和区域影响,生长在北方的称北芡,生长在南方的称南芡,北芡一般指有刺的野生种,茎叶果实上遍布尖刺,果实小;南芡一般指无刺或刺少的栽培种。北芡的果实多作药用,不易煮烂;南芡的果实多作食用,粒大性糯,鲜嫩可口。
我国食用芡实历史悠久,文人雅士对此多有吟咏。宋代陶弼的《芡实》诗:“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道出了芡实可烹制成美味。宋代文同的《芡实》:“提笼当筵破紫苞,老蚌一开珠一掬。”形象地描绘了剖开芡果取出种子的情形;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载:“芡实粥,用芡实去壳三合,新者研成膏,陈者作粉,和粳米三合煮粥,食之益精气,强智力,聪明目。”分明是传授烹制芡实粥的方法;清代查慎行的《食鸡头》:“芡盘每忆家乡味,忽有珠玑入我喉。绝胜尝新会灵观,鸡头池上剥鸡头。”流露了对故乡芡实的喜爱之情。
我在翻阅古典名著《红楼梦》时,发现清代曹雪芹曾不惜笔墨将芡实(“鸡头”)写入《红楼梦》中,他在《红楼梦》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写道:袭人听说,便端来两个小掐丝盒子。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揭开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叫送来与姑娘尝尝”。
芡实圆润鲜嫩,白似珠玉,可单独成馔,也可辅以配料烹制。食用芡实的方法较多,最大众的吃法就是芡实羹。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老家,每当中秋前后芡实成熟时,母亲便会下厨烹制这道“芡实羹”,让家人尝鲜。虽为家常小吃,却好吃得让我逸兴遄飞,至今想起来仍有余味。如今,我也从母亲那里学会了“芡实羹”烹制方法,先将锅中水烧开,然后把已去壳的芡实放入锅中,煮沸后以藕粉勾芡,出锅后加入少许糖桂花即可,食之香糯适口,满嘴清香。如今,我不仅掌握了烹制“芡实羹”要诀,还拓展了芡实菜谱,在家中时常烹制多道芡实佳肴,如“芡实炒虾仁”“芡实炖排骨”等,好让家人分享芡实带来的美味。
品味芡实印象最深的,是我出差苏州时所品的“南荡鸡头肉”。“南荡鸡头肉”是以“鸡头米”为主料烹制的甜品,是当地的一道名小吃,香气扑鼻,食之软糯,甜润爽口,回味悠长,令人难忘。据当地人介绍,芡实为苏州著名的特产,当地俗称芡实为“鸡头”或“鸡头米”,以苏州市郊葑门黄天荡(南荡)所产的最著名,民间素有“南荡鸡头,大荡藕”之说,其浑圆饱满,颜色米黄,香气浓郁。难怪清代文人沈朝初在《忆江南》中有词赞曰:“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凝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