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侨架桥 让为侨服务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 2024-09-23 15:09:05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以侨架桥 让为侨服务更有温度

杭州市拱墅区委统战部

杭州市拱墅区侨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于团结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及其家属,充分发挥运河侨务资源独特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凝聚侨心、汇集侨智、维护侨益,不断开创为侨服务工作新局面。

凝聚侨心 拓宽为侨服务路径

一是打造双招双引服务品牌。举办“之江同心・创业中华”暨2023海归拱墅情活动,为全区新侨开展拱墅区投资环境和“大运英才”创新创业项目政策推介,在鼓励新侨和海归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方面实践先行。成立拱墅区侨创联盟,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和产学研对接等双创服务,全年召开十余场以服务新侨人才和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沙龙座谈会、招商推介会、亲清茶话会等交流活动。拱宸桥街道聚焦侨商发展及需求,打造政企“优服聚力五心桥”品牌助力侨商侨企共同富裕,解决企业需求100余个。二是打造文化引领服务品牌。承办2023“相约杭州・侨见亚运”海外华文媒体拱墅行采访和“半山立夏节”等文化活动,来自美国华人网、日本《中文导报》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华文媒体相聚拱墅,品读千年运河的历史底蕴,全方位感受拱墅区的运河文化,实地参观了杭州电竞中心、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欣赏百人太极拳展示,通过笔尖和镜头向世界呈现拱墅的精彩蝶变。目前,海外华文媒体已在《欧洲时报》、意大利侨网等媒体发表拱墅区的相关报道100余篇。三是打造商务社区服务品牌。祥符街道银泰城商务社区,辐射范围涵盖矩阵国际、海蓝创智、天行国际等7处商务楼宇,集聚了商贸服务、生命健康、信息软件等多种业态,探索推出“1135”为侨服务工作机制。两个“1”分别指“成立银泰城商务社区侨胞之家”和“打造N+梦空间特色统战阵地”,“3”即建设人才库、资源库、数据库3个侨界智库,“5”即创新推出祥酝・同心议事会、祥印・乡贤分享会、祥运・政商对接会、祥韵・研学实践营、祥蕴・精英读书会5大“祥”系列统战活动,为辖区侨胞侨眷和留学生群体搭建起学习交流、孵化培育、议政建言、聚才引才的综合性平台。东新街道新天地商务社区,建立侨企三服务大走访工作机制,将为侨服务的举措和影响扩展辐射到新天地党群服务中心、城市XIN客厅等功能阵地。

汇集侨智 彰显运河侨海特色

一是充分发挥侨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如长庆街道组织归侨侨眷参加“加梯帮帮团”助力社区加梯“软着陆”;和睦街道组建由侨界群众组成的“和睦侨”志愿服务队,全年开展志愿服务30场,重点参与了喜迎亚运、红色宣讲、平安巡防、公益理发、法律咨询、健康检查等志愿服务项目;潮鸣街道培育“侨界老姐妹服务队”“侨胞有李会客厅”“新侨知韵舞蹈队”等15支品牌特色团队。二是鼓励侨界人士为拱墅发展建言献策。小河街道推进“红茶议事会・民生议事堂”品牌,为参加议事的侨界政协委员和侨胞侨眷沏杯红茶,像唠嗑聊天一样,汇聚侨界人士探索街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就社区发展、基层治理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康桥街道推出“康侨E家”电子平台,一键互通数智富联,让海外留学生能随时看到家乡变化,与家乡对话,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目前“康侨E家”已覆盖460余名侨界代表,线上分享达2000多人次,对接解决问题150余条。三是全力打造“老屠调解室”等特色品牌。由大关街道侨眷屠少华组建“老屠”调解团队,为辖区居民协调各类矛盾纠纷,成为百姓发表心声的平台。十多年来,“老屠调解室”共计完成调解近400起,主要涉及邻里纠纷、子女赡养、家庭教育、房屋漏水维修等,调解成功率约80%,调解满意度达98%,深受居民认可。

维护侨益 提升为侨服务质量

一是优化为侨公共服务体系。上塘街道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提升为侨服务意识,优化服务体系提升为侨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侨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对侨胞侨眷的思想引领、共识凝聚、联谊交流;朝晖街道多措并举对辖区归侨侨眷和留学生群体进行登记、填表、造册、建档,建立《联系走访制度》《学习制度》《议事制度》等一整套侨务工作制度,并做好侨务工作会议记录和侨务活动情况记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文晖街道将为侨服务辐射到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社区功能阵地。二是用心用情做好为侨服务。湖墅街道向侨胞侨眷发放“温情联系卡”,结合居家养老工作,为归侨侨眷提供代买代购、打扫卫生、精神慰藉、日常保健等服务;和睦街道深入开展寻访老侨故事行动,拜访辖区老侨,聆听老侨故事,挖掘老侨记忆,向侨界群众特别是新侨、青少年等,广泛宣扬老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业奋斗品质;长庆街道设置为侨心理与便民服务室,定期邀请专家对老年侨眷开展心理咨询和便民服务。三是构建特色为侨服务模式。天水街道荣获国务院授牌的“侨法宣传角”和“浙江省侨界之家”等荣誉,设置“司法联侨”宣教廊和“司法助侨”宣教阵地,为侨胞侨眷提供特色法律服务依法护侨;石桥街道探索打造“1234”工作新模式,即搭建1个“侨智汇志愿团”平台,构建维护侨益和侨法宣传2大服务体系,打造啄木鸟护河队、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暖心连线便民服务队3支志愿队伍,在景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荷风苑等建立4大活动阵地;米市巷街道开展“大唐书苑”“社区绣球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课堂为辖区侨界人士提供多元的知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