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发布时间: 2024-09-23 11:26:34
万物生长・西湖独角兽创新生态大会举办
为深入探索杭州市西湖区独角兽企业的培育新路径,优化政务增值服务,赋能其快速成长,助力西湖区进一步打造独角兽生态天堂。近日,万物生长・西湖独角兽创新生态大会举办。
活动现场,北交所浙江服务基地、杭州市创投协会、西湖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西湖区科创投、杭州市律协西湖分会、西湖区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联盟、财通证券等7家单位,共同签订专项企业服务计划,全方位提供精准定制服务。现场还发布了全国首个“专精特新独角兽”投资机构TOP50榜单,并邀请到投资机构代表参与大会。
活动特别邀请了优秀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作为西湖独角兽企业发展荣誉顾问,为独角兽企业提供前沿技术应用、投融资对接、企业发展战略等指导,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场还成立了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交流平台——民建独角兽会客厅,未来将定期围绕行业前沿话题举办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闭门交流活动。西湖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围绕《独角兽生态圈的融合与创新》为题进行圆桌对话。
此外,西湖区委统战部与西湖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共同策划打造了西湖・围炉夜谈——独角兽智汇谈,定向邀请浙江大学欧美同学会代表、西湖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参与探索人工智能和先进智造的创新应用和未来趋势。
(杭州市西湖区委统战部)
杭州余杭台青小院筑起两岸融合“连心桥”
杭州市余杭区充分发挥两岸情缘、文缘、商缘优势,创新打造台青小院,架起两岸交流“连心桥”,不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一是聚焦地缘文化特色,打造台胞服务基地。以瓶窑老街深厚文化底蕴和文旅资源为基础,打造台胞台青服务基地——台青小院,为在余台胞提供多元的活动交友圈。依托瓶窑老街非遗馆群,面向在余台胞推出陶艺制作、纸伞绘图、点茶体验等非遗特色项目。开展“按需点单”服务,根据台胞台青、两岸联姻家庭需求,开展文化交流、联谊交友、政策解读、创业指导等活动60余场次。2023年,台青小院荣获“之江同心 奋楫争先”同心最美阵地。
二是发挥多元平台作用,编织文化交流纽带。充分发挥区、乡镇、村等各级文艺团队、公益组织资源力量,结合春节、端午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举办“大过中国年”“两岸同‘粽’・共聚端午”等主题文化和节庆活动,承办鲲鹏会台湾青年杭州宋韵文化研习营等活动,着力构建联结两岸同胞民族情感和文化记忆的“文化共同体”;启动“中华五千年、实证看良渚”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通过新闻直播、网络和抖音等新媒体联动,推送稿件25篇次,累计获得1000万人次阅读量。
三是赋能文化产业融合,搭建经济互促桥梁。坚持以文化促经济,做深做实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度,用好瓶窑深厚底蕴和文创特色,鼓励台青台胞走进瓶窑、留在瓶窑,引进“仲夏文创”“台湾柴烧@宋韵孞窑生活美学”等台青台胞创业业态。以“浙江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为依托,开展两岸传统民俗民艺的交流合作与文化分享,线上线下展销台湾特色民艺商品,打通两岸文创产品、农产品的销售通道。共同举办“花伞市集”,吸引海峡两岸上百位匠心艺人汇聚,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
(杭州市余杭区委统战部)
宁波市北仑区高校联合侨联成立
近日,宁波市北仑区高校联合侨联挂牌成立。据悉,这是北仑区侨联与区域高校及科研院所主动深化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工作协同联动和创新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是宁波市侨联不断扩大基层组织辐射面、持续提升工作影响力的重要成果。
据介绍,随着近年来北仑区梅山区域开发建设的持续推进,当地汇聚了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海洋研究院等5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及家属纷至沓来,成为宁波市侨界新侨资源的“富集地”。
为积极推动区域高校科研院侨界人才、资源、系统三方优势的融合互动和协同发力,主动融入地方侨联工作格局,更好服务侨界群众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北仑区侨联及时指导梅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区域高校联合侨联组织,以打破校际壁垒、融合优势资源、密切交流合作,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侨界人才、项目和技术对接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据介绍,该区域高校联合侨联将以“党建带侨建”作为工作抓手,积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画好侨界团结最大同心圆。坚持资源联享、队伍联建、合作联动,探索创新“联合联动联谊”模式,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参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工作。通过充分凝聚地方侨联和高校侨联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践“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为推动区域侨联工作融合发展,助推北仑加快“双一流双示范”建设展现担当作为。
(宁波市北仑区委统战部)
温州市瓯海区探索“统战+公益”新路子 引导统战成员参与慈善事业
近年来,温州市瓯海区着力打造统战公益品牌,积极引导统战成员参与统战公益慈善事业,聚焦乡村振兴、服务民生、创建文明、助力共富,着力探索“统战+公益”新路子,将松散的社会力量凝聚为参与基层治理、情系社会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瓯海区委统战部坚持以公益这一社会共同话题为交流途径,让统战成员主动靠过来、有话说、有事干、坚持干。引导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自身优势,投身社会公益服务。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踊跃参与慈善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推出慈善总会归口管理、基金独立核算的企业慈善基金管理模式,引导区工商联各执委企业成立24支专属慈善基金,捐款捐物1500余万元。聚力打造“我要圆大学梦”特色公益品牌,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达4595人次,发放助学金1988万元以上。2023年为积极响应瓯海区“碧水迎亚运”中心工作,瓯海区民营企业“治水公益基金”捐出1400多万元用于亚运治水项目,民企公益由“自发”组织走向“品牌”运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不断贡献统战力量。
同时整合辖区内统一战线各类优势资源,吸纳统战成员中教育、医卫、法律、安全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志愿者组建服务队,在助力社会基层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扶贫助残等方面展开志愿服务活动。如新桥街道侨联联合瓯海区红十字会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心肺复苏术(CPR)急救知识培训及各类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举办“最美垃圾分类志愿者”表彰活动,动员凝聚更多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乡贤讲坛进社区”讲座10期56场。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全面展示“新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发出统一战线好声音。
(温州市瓯海区委统战部)
龙港市凝聚统战之力赋能文化兴城
龙港市充分发挥“宣传+统战”大部制优势,挖掘、整合基层统战资源,以文化阵地、文化名片、文化产业发展,赋能文化兴城。
一是以阵地共建,赋能文化场馆运营。以“机制创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思路,挖掘统战阵地与当地文化的最佳契合点,将8个龙港标志性文化阵地“串珠成链”,打造贯穿全城的“龙城同心”统战基地示范带。如箫逸美术馆举办国际大师版画展、浙江美院师范校友作品展、温州书画名家作品展、寻瓯记温州摄影巡回展等50多场;文学品鉴、艺术鉴赏、家庭教育等公益讲座80多场;陆续开设书法、国画、国学、古琴、茶艺等公益班20多个,参与美术馆公益活动人数达1万多人次,实现文化场馆与统战阵地双向赋能。
二是以品牌造势,赋能文化名片传播。围绕节会聚势,宣传造势,不断擦亮“龙港城市合伙人”和“青年理想地”两张“金名片”。以“慕贤港”乡贤合伙人品牌为抓手,聚乡贤齐助力每年方城浦元宵庆典、海运文化节等节会高质量举办;迭代升级网联会“寻美龙港”品牌,发挥互联网裂变传播效应,助力“龙BA”篮球联赛燃爆全网并获央视播报,助力“青龙市集”等市域性文旅市集活动冲上抖音热榜;深化知联会“共同富裕、文化共促”社会服务品牌建设,编撰《知联说历史・龙港名人故事》两辑,并捐赠全市中小学、城市书房和老年活动中心,让乡贤文化走进百姓心田;打造“发现龙港”海外传播品牌,调动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积极性,汇聚“城市体验官”向世界讲好龙港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三是以要素集聚,赋能文化产业融合。凝聚统战之力,做亮“统战+文化”融合文章,使文化成为龙港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资源。通过牵线搭桥,助力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中华优秀儿童文学语言资源的现代转换及推广实践”项目获特色项目立项,促进产业创新转型;紧扣龙港市东部未来乡村示范带建设,三园社区乾头村乡贤筹集200多万元重塑有颜值有故事的精品村庄,撬动民宿、酒楼、轻奢营地等业态纷纷集聚;引入“书房+咖啡”“乡村博物馆+研学”“非遗手作”等一众新模式,引领返乡青年合伙人参与新型文化空间管理;植入夹纻漆器、皮影文创玩具、乌衣红曲酿酒等特色农产品和非遗文创产品展销,2023年引流130万人次,带动消费2568.26万元。
(龙港市委宣传统战部)
“四廉”并进擦亮湖州吴兴清廉民企“金名片”
湖州市吴兴区委统战部建立“组织强廉、制度律廉、文化倡廉、服务养廉”四廉机制,实现以廉赋能推动吴兴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建立一支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家队伍注入清廉力量。
组织强廉,激发清廉民企内生动力。坚持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举措发力,积极落实清廉民企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工作保障等各项内容。先后召开清廉民企建设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起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和倡导清单;推动区级领导包联服务民企制度落实落细,普遍联系走访会员企业,常态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81期,参加企业家715人,收集企业问题964个;赴民企调研走访,总结企业创建经验,剖析问题和短板,更好地指导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工作,逐步形成“1+N”各具特色的清廉民企创建工作。
制度律廉,助力民营企业行稳致远。研究制定出台吴兴区《关于切实推进清廉民企建设的实施意见》,制订并不断完善清廉民营企业评价标准。积极推选一批党建有力、防控规范、经营发展良好的民营企业,作为清廉民企联盟和创建示范点。顺势引导和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内部廉洁制度,将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廉洁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清廉民企全过程促廉,中小微企业清廉意识入心入脑,标杆企业清廉建设上墙上册,逐步实现工商联执委企业清廉民企建设全覆盖,全区清廉民企建设实现提质扩面。
文化倡廉,营造崇廉尚洁浓厚氛围。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企业党组织以文倡廉。召开吴兴企业发展论坛暨清廉民企建设座谈会,签订“崇德尚廉、诚信守法”承诺书,进一步号召行业龙头企业在遵守商业道德等方面当好表率,为推进清廉民企建设提供丰厚文化滋养和引领示范作用。
服务养廉,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探索领导联企、司法联建、政企联动“三联发力”工作模式,全方位、多层次为民营企业发展积极搭建联系服务平台,成立区营商环境司法保障中心,突出源头防范,组建清廉民企建设联席服务站入驻企业,探索发布《企业反商业贿赂合规管理指引》,推动全区30家商会与9家律所协作,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315起,涉及金额2000余万元。构建清廉建设“责任共同体”,通过服务养廉增加“清廉软实力”,为清廉民企建设添动力、增活力。
(湖州市吴兴区委统战部)
兰溪市多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近年来,兰溪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平台阵地建设、抓好重点培育单位等措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凝聚起广泛共识、汇聚起强大合力,促进各族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兰溪高质量发展共同奋斗。
一是深化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各乡镇(街道)、民族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在乡镇、民族村、学校等场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好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拍摄民族工作宣传片,印发民族知识宣传手册,不断拓展宣传的广度和力度。联合浙江海洋大学民族团结实践团在水亭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活动,推动浙江海洋大学与水亭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落地。
二是加强平台阵地建设。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设置主题公园标识、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题宣传栏等内容。同时,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理顺水亭乡民族工作机制,以“石榴红”家园、柏园学院、西方坞村为主要阵地,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形有效推进民族文化传承。
三是抓好重点培育单位。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厚伦方村始终坚持党建和民族团结工作“双推进、同增强”,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以研学游为重点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兰溪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民族村共富样本。裕欣纺织公司通过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居共学等“六共”载体,给新疆籍员工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为他们在企业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厚伦方村、裕欣纺织公司被评为2023年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
(兰溪市委统战部)
舟山市普陀区三措并举强化联谊交友工作
近年来,舟山市普陀区积极作为、周密部署,不断扩大联谊联络面、增强资源集聚力,提升发展贡献度,持续做好统战人士联络联谊和服务保障,推动全区统一战线呈现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
一是夯实思想基础,拓展联谊深度。普陀区委统战部在联谊联络中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不断增进统战成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去年以来,以盛会热议、经典诵读、风采展示、书画传情等多种形式,分级分领域开展“学习贯彻二十大・普聚同心向未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共话四个自信”“侨见新发展”等理论学习教育30余次,促进统战成员从活动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合力。二是搭建沟通平台,扩展联谊广度。持续拓展与党外人士、海外侨胞等的联络联谊。以“之江同心・同舟之旅”普陀研学路线为抓手,深化创建党外人士联谊交友的阵地,目前已开展寻美普陀、乡贤市集、公益带富直播等活动10余场次,累计接待统战成员1800余人。同时,重点打造普陀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同根海联”交流实践基地等海外人士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去年以来累计走访在普香港澳门乡亲代表人士30批次。三是融入发展大局,发挥联谊作用。充分利用好普陀在各地的商会、联谊会、企业家、侨胞等资源,通过感情联络、宣传推介等途径,动员统战成员为双招双引、以商引商牵线搭桥,助推更多项目、人才落户普陀,进一步补齐海岛发展短板。2023年,共招引6家侨界企业和4家乡贤企业,引进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岛重大项目1个,引进航运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9亿元,预计提升运力30.7万吨。
(舟山市普陀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