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统战+』模式 跑出同心共富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4-09-20 10:51:54
着力『统战+』模式 跑出同心共富加速度
宁海县委统战部
近年来,宁海县委统战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统战部关于实施“同心共富”工作要求,围绕工作所需、群众所盼,以“统战+”模式撬动智力、人脉、结对帮扶地资源等特色优势,助力缩小“三大差距”,助推全县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60.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9,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标杆县持续注入统战新动能。
鲜明目标导向
吹响“同心共富”集结号
面上高站位描绘共富蓝图。以省委统战部“1156”突破性抓手和宁波市委统战部“1158”重点项目为总牵引,围绕共富需要什么、统一战线能做什么,深入开展统一战线助力共富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推出“宁聚力・共同富裕示范争先”八大专项行动,纳入全县助推共同富裕行动体系,凝聚统一战线助力共富的强大合力。
线上高品质打造精品路线。因地制宜谋划“两带四线”共富精品路线,即“我和我的村庄”“拥湾发展”助共富示范带,“筑梦宁东”“汶溪翠谷”“先贤故里”“一市相伴”等4条“宁聚力・助共富”精品线,以线带面构建片区协同共富新格局。同时,按照精品路线“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推进,三年整体跃升”的打造目标,系统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完成节点和责任人员,确保高效有序推进建设。
点上高标准推进消薄强基。聚焦“扩中”“提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靶向推进“双十”共富计划。一方面,锚定产业升级、资源转化和文化建设等共富方向,精心打造“童诗之路”“艺宿双林”“共富工坊”等10大共富典型示范场景;另一方面,联合发改、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发挥共富专员、新农人等群体作用,积极争取村庄建设项目,实打实提升1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统一战线助力共富特色矩阵。
发挥比较优势 弹好“同心共富”协奏曲
发挥智力优势谋富助富。持续放大统一战线“智囊团”作用,用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富直通车”建言通道,以及政企通恳谈会沟通渠道,围绕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党外力量助力共富等领域提出对策建议60余条,为同心共富建良言出实策。如民进宁海总支部建议,利用深甽镇清潭村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民进先贤张明养先生故里的优势,建设相应共富载体。经县、乡两级协同发力,建成的张明养纪念馆已成功获批民进中央会史教育基地,累计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助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8万元,较开馆以前增长35%。
发挥人脉优势创富带富。用好用足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宁中校友会等共富人脉资源,积极引导统战成员认领共富项目,扩大共富参与面和影响力。如宁海东部侨联主席施兴广积极响应号召,在家乡投资8000余万元,承包土地约2000亩,建成千亩方稻虾轮作基地,亩均收益高达1.3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4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较往年翻了5倍多,该项目也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高效粮食基地。
发挥协作优势助富暖富。采用区域合作、组织结对、校地共建等方式,促进先进地区、优质资源和人才力量与薄弱村结对共建,助推产业发展和带动共富。如县知联会与浙江万里学院联动设立宁海海洋种业研究院,并引进21名博士,有力促进县内水产品“量质齐升”;与上海金山区两地民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在桥头胡街道联合打造蟠桃共富基地,预计亩均产值达3.5万元,可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完善保障机制 唱出“同心共富”好声音
一是建立“领衔出征”机制。宁海县委领导牵头挂帅,领办推动共富重点任务,把脚印踩在破难一线,把协调会开在问题现场,示范带动部门和乡镇(街道)一把手领责负责,一级抓一级,形成高效攻坚合力。通过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高效解决一批制约共富的突出问题,如聚焦部分村(社区)助富队伍力量欠强的问题,首批聘请了45名“共富专员”,聘任3名“轮值村主任”,开展“三名结对”5人,高效开展驻点精准服务。
二是建立“亮灯督办”机制。对“同心共富”系列任务实行“三色亮灯”分类督办,按期推进的清单任务亮“绿灯”;无特殊原因未达计划进度的亮“黄灯”;未按计划时间完成或连续2次亮“黄灯”的项目亮“红灯”,对牵头单位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责令作出说明。通过亮灯督办、挂图作战,实现绿灯率超98%,有力保障“同心共富”系列任务高效实施、压茬推进。
三是建立“视绩奖惩”机制。综合运用财政资金、人员编制、政治安排等对“同心共富”先进单位和干部实施奖励,将个人干事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累计对4名在“同心共富”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干部进行提拔重用,切实营造比拼争先、齐心助富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