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党员沈秋:愿做生物多样性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 2024-08-28 17:01:47    来源: 《团结报》 浏览次数:

2022年12月9日,沈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会场留念。

5月24日,沈秋(左)和同事在杭州萧山区寺坞岭竹林生态修复样地放置野生动物监测仪器。

连日来,浙江的高温天气不断。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沈秋带领小伙伴们从事他们热闹的“事业”——他们会在辽阔的大海寻找水獭、在茂密的森林调查植物、在湿地里聆听鸟鸣、在城市公园寻觅萤火虫的踪迹……

“90后”杭州女孩沈秋是一名农工党党员,也是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原乡生态”)执行主任,她的“事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今年6月,沈秋获聘为浙江省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并获颁2023年“最美浙江人·最美环保人”证书和奖杯。

绿野觅精灵

“很多生物类群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就处于很危险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能做一些社会上需要但却还没有人做的事情。”沈秋说。沈秋有着美国康奈尔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学位和联合国环境署日内瓦办公室实习经历。她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热爱自然的年轻人一起在2020年成立的“原乡生态”,是浙江省首个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旨在协助政府、企业和保护区等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提供生态保护与修复咨询。4年以来,他们在浙江多地执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物种及栖息地保护、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宣传展示项目逾30个,积极探索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们接受了不少政府部门的委托,在杭州、舟山、温岭等地的调查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她所说的调查,专业地说,叫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调查中,沈秋经常带领团队成员跋山涉水,在野外进行实地探访,不仅要勘查和发现珍稀动植物,还要对沿途看到的普通动植物做好影像收集、分布记录和标本采集。在沈秋看来,这些工作是高强度的,对她和小伙伴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钻树丛、下水潭,到平时无人进入的区域和动物、植物打交道,一年至少有两百多天在山上跑,有时一连三五天都得住在山上。”沈秋说,“一天的户外工作下来,步行至少十五六公里。”

即使在深夜,沈秋和小伙伴也会手持热成像仪,仔细观察着屏幕上是否出现光点——那代表着生物的存在。他们在树丫上、沟渠中、石缝间仔细寻找野生动物的踪迹,“这里有一只蝽”“嘘!树上有一只夜栖的白头鹎”“这是大树蛙”……他们总能敏锐而精准地发现藏在黑夜中的动物们,甚至仅凭鸣叫声就能辨别出它们的种类。

沈秋十分注重积累,平时会提前认真了解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形态、特点,为调查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要提前把动植物的形象和名字刻印在大脑里,同时,随着工作的深入,印象也会更深刻。”沈秋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自然就更熟悉了。每次发现某种动植物,一下子就能想起它的名字。”

如果出现了不认识的动植物会怎么办?沈秋介绍,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正确性,她会经常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同行或者将图像带回去反复比对、找专家确认。在工作室的书架上,不仅有各类动植物图鉴,还有各种地方志。“积累也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沈秋说,“做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还得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环境变迁等,这需要做很多功课。”

除了野外实地探访,沈秋还会和小伙伴在工作室进行标本制作、科学研究、科普素材制作等工作。“知道这里有什么物种,才能更好地保护。”沈秋说,“我们希望能够用我们的知识,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科普入民心

在工作室,沈秋喜欢翻看一本名为《溪山有邻》的册子,她说:“这是我们第一个项目完成后制作的册子。”该项目由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委托“原乡生态”进行,内容主要是在建设“科学家社区”梦溪论坛项目之前对项目地块附近的东明山片区进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并为梦溪论坛项目的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植被营造等方面提出了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比如,保留水库岸边的天然滩涂,为依赖滩涂生境的鸟类保留生存的空间;栽种乡土树木,避免外来树种等。

“《溪山有邻》册子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梦溪论坛项目附近发现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做他们的好邻居。”沈秋说。

在这次调查中,沈秋带领团队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44种、脊椎动物18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还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在杭州市首次拍摄到貉;在杭州市重新发现中国瘰螈,距离杭州市上一次有中国瘰螈发现记录时隔150余年。沈秋将该项目中的一些发现整理成稿公开发布后,获得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她还带领团队耗时一个多月,拍摄了滩涂上一对金眶鸻孵蛋、育雏的全过程,以提醒人们关注滩涂水鸟、保护滩涂生境,视频一经发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年多的实践里,沈秋团队的“突破”还有很多——他们在杭州游人如织的古道边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在易被人忽视的溪流鱼群中发现了新物种苕溪鱲,在杭州市余杭区的径山上发现了浙江省兽类新记录物种——华东林猬。沈秋认为,他们不仅仅要让“专家知道这里有什么”,还要“让公众知道这里有什么”。为此,她组织了大量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

“5年前,我结束在联合国日内瓦办公室的实习时说,我会回到家乡杭州继续从事环境保护事业。很高兴我做到了。”沈秋曾于2022年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并在COP15中国角浙江主题日上发言,发言时,沈秋以此为开场白,讲述自己和团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故事。除了传播自己从事的绿色事业,沈秋还在展位和会议中奔波,从全球各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汲取新颖观念、先进做法。她还经常带领团队在杭州市西湖区举办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活动,带领市民观花、观鸟、探访哺乳动物、夜观昆虫世界;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举办“良渚生物多样性大揭秘”直播活动,讲述古今生物多样性变迁,吸引逾100万人观看;在杭州市区的高尔夫球场,搭起“本杰士堆”(人造灌木丛),提升场地生物多样性。

2023年,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的支持下,沈秋和小伙伴组织发动公众在城市中寻找和记录环境指示物种——萤火虫,并通过“萤火虫目击情报征集”“专家志愿者线下调查”“萤火虫科普公众活动”等形式激发公众关注萤火虫保护。

活动中,由15名志愿者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实地调查了杭州市35个有效萤火虫目击情报中的25个目击点,并在19个点位确认了萤火虫的存在,发现萤火虫物种6种,发布了《首期杭州城市萤火虫调查报告》。“这是杭州市范围内首次对萤火虫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开展调查,为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经验。”沈秋说。此外,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吸引1000多人走出家门寻找萤火虫。

保护探新路

北湖草荡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湿地总面积(含周边村庄农田)1210公顷。作为苕溪泄洪区、原生态湿地,这里是杭州周边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除了鸟类研究人员和观鸟爱好者,大多数公众对北湖草荡鸟类的关注不多,北湖草荡鸟类得到的保护也有待增强。”沈秋说。

2021年7月,在杭州市余杭区林业水利局的支持下,沈秋带领团队启动余杭北湖草荡湿地生态修复与鸟类保护项目,组织专家开展为期一年的鸟类本底资源调查。其间,沈秋和小伙伴整理了近10年来鸟类研究人员、观鸟爱好者们在北湖草荡的观鸟数据,摸清了北湖草荡的鸟类本底资源,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北湖鸟类名录。

“本底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第一步,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沈秋说。在鸟类本底调查基础上,沈秋探索开展了鸟类适宜栖息地的修复试验。“我们充分研判北湖草荡面临的主要胁迫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鸟类栖息造成的生境影响,通过地形营造、控制水深、补植补种等措施实施最低限度绿化工程,并进行了综合长期的生态监测,根据监测情况适时调整修复方案。”沈秋说。

经过两年的修复试验,试验区内的湿地陆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被有效解决。截至2023年底,北湖草荡有记录的鸟类种数已达3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1种,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还被评为“浙江省观鸟胜地”。

2019年至2022年,沈秋和浙江省内的专家学者一起,走遍了浙江沿海的海岛,寻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獭的踪迹。他们发现舟山群岛西南部的金塘岛上拥有珍贵的水獭种群,于是在当地建立了水獭工作站,安装了一百余台红外相机,长期开展基于社区的水獭研究与保护工作。据沈秋介绍,2023年12月,浙江濒危物种水獭社区保护地试点项目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

“我很荣幸在家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沈秋说,“近年来,浙江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相关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意义,我愿继续做‘生物多样性’的守望者!”

(团结报记者 赵亮 通讯员 刘晚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