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山新村:以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 2024-08-23 15:46:28    来源: 民族宗教处 浏览次数:

渔山新村红色传承馆位于舟山市岱山县高亭镇,主要还原了血战大鱼山、渔山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发展、鱼山整岛搬迁、绿色石化基地建设等渔山村整体历史沿革和重要历史场景。作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该馆以“海上狼牙山之战”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建强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合推进传承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信心和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各族群众齐聚在渔山新村红色传承馆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通过丰富的红色展览和生动的讲解,让各族群众深刻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践行民族团结进步这一理念,与身边的各族群众团结一心”,渔山新村副书记、红色传承馆讲解员曹绿美在交流中说到,“我将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延续和发扬”。

着力推进“文史”融合,强化教育阵地建设

渔山新村红色传承馆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采取多种形式讲好民族团结历史故事,积极打造馆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岱山县渔山中小学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在青少年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开馆以来,累计开展中小学生研学课程15项,组织中小学生校外劳动实践课程100余场,1万余人次参加。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传承馆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活动,接待各族群众到红色传承馆举办主题党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理论知识等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让红色文化动起来,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让各族群众在“学、看、听、走”的过程中,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已累计服务各族群众500批,共16000人次。

有效推动“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渔山新村拥有一圈一品“初心如磐向未来红色文化节”村品牌,坚持把新村打造为引领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红色宣讲、文艺演出和“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等,收藏村内鲜明的物品进红色传承馆,还拥有“贺郎”嫁娶等传统非遗文化,注重红色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注重文旅融合发展。

建立“红色渔山”工坊,通过串联“岱山先锋联盟中心—渔山新村红色传承馆—鱼山岛教育基地”等红色阵地,打造出一条融合乡村文化和项目参观等内容的红色精品研学线路,因地制宜地构建起集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产业为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综合体,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带领村民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

创新推动“文艺”结合,凝聚海洋经济发展正能量

渔山新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成立文化创建工作小组,建立文化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形成了人员分工明确,层层有人抓的文化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近年来累计文化投入支出40余万元。建有腰鼓队、登山队、舞蹈队、健身队等4支各10人以上的队伍搭配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活动。所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运行指数多次名列前茅,新村内建有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红色传承馆、乡村振兴馆、红色讲堂、妇女儿童驿站等文化阵地。

渔山村红色传承馆还被列入省级第一批乡村博物馆,农家书屋内图书560余册且和县图书馆保持季度流通。文化设施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免费开放时间每周45小时,年均接待人次不少于1万人。一系列的措施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文化魅力,搭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平台,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