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城:以鲁迅“文化情” 促进东西“民族情”

发布时间: 2024-05-24 09:46:18    来源: 综合处 浏览次数:

近年来,绍兴市越城区以鲁迅文化传播和精神传承为纽带,创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方式,有效赋予东西部协作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绍兴鲁迅纪念馆入选第三批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成功入选第六批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


加强文化交流,画好民族“同心圆”


“绍兴的小伙伴们,鲁迅爷爷儿时在百草园度过了自由的童年,听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三味书屋’,‘三味’是什么?”直播一开始,远在4800公里外的阿瓦提县鲁迅小学的同学们就兴奋不已,不断举手提问。绍兴市鲁迅小学五年级学生李一朵,作为解说员一边解答,一边介绍鲁迅故居的结构与故事。


近年来,绍兴市越城区以鲁迅祖居、鲁迅纪念馆等鲁迅文化资源为主体,运用文化讲座、藏品展览、特色活动等多元化手段提升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并将鲁迅文化有效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学校教学、景区讲学,建立百草园新型教学空间、百草园创新实验室等教研基地,陆续开发“三味书屋.鲁迅故里”“红色记忆——鲁迅与共产党人”“清正如镜照古今”等多款精品研学游产品,利用线上平台推出“云展览”“云旅游”“云课堂”,通过视频连线、现场直播、云端互动等形式,强化鲁迅文化跨地域、跨民族交流,让更多的民族同胞、各族青少年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思想,学习和传承鲁迅文化精神,打破空间壁垒,拉近情感距离。


推动教育协作,走好民族“共富路”


2018年9月,绍兴鲁小教师金毅远赴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东西协作教育扶贫工作。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民族地区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组建了民建小学“鲁迅班”,带领民族地区教师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当地各民族少年儿童更全面的成长。


越城区积极开展东西对口教育援助工作,将鲁迅文化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通过组团援助、互派挂职、跟岗学习、考察交流等方式,输出先进教学理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以绍兴鲁迅小学为例,该校先后与新疆阿瓦提县鲁迅小学、青海大柴旦学校、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等结为姊妹学校,立足“智力援助”主要方式,从学校文化建构、教师队伍培育、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全面帮助结对学校形成良性的“造血机制”。如2名骨干教师援疆期间帮助对口学校成立“立人工作室”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建设鲁迅“立人”教育文化课程,建立“四独娃”“四立少年”等学生评价体系,开展鲁迅文化课堂教研活动。同时,该校还多次为青海大柴旦、云南会泽、西藏比如等民族地区的校长、骨干教师提供来校挂职学习的岗位和机会,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文化教育共富作出贡献。


促进实践赋能,绽放民族“团结花”


去年8月,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一行24名队员,在援疆老师和本校五位老师的带队下顺利到达新疆阿瓦提鲁迅小学。好客的新疆师生整齐列队,在校门口热情地迎接绍兴师生的到来。两地鲁小结对班级的60余名师生即将开始为期一周的“绍阿鲁迅小学暑期研学夏令营”活动。据悉,这已是两地举办的第三期“绍阿鲁迅小学暑期研学夏令营”活动。


越城区在绍兴援疆指挥部、绍兴市委统战部等指导下,持续深化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因时因地制宜地为各族青少年交流搭建平台,促进绍阿两地学生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一方面以学校班级结对为依托,开展“共游鲁迅故里”“共上一堂音乐课”“同享阅读 共沐书香”“绍阿牵手 相约云队课”等实践活动,促进两地两校学生书信传情、爱心捐赠、互助学习,累计10个班级868名学生成为手拉手成长的好伙伴。另一方面,以“鲁迅故乡行”“绍阿鲁迅小学暑期研学夏令营”等为有力抓手,促进两地两校学生从2015年开始实现线下互访,走进对方的家乡、学校、家庭,一同参加游戏、交换礼物,通过参观、交流、互动等形式,绍阿两地学生在活动中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拓宽视野,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心灵中播种、萌芽、生长,开出绚烂的花朵。


下一步,越城区将进一步深入挖掘鲁迅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助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