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赢得“胰腺”生机——记致公党党员、胰腺微创专家牟一平
发布时间: 2024-05-21 08:44:36
为患者赢得“胰腺”生机
——记致公党党员、胰腺微创专家牟一平
□徐俊峰
他是胰腺微创专家,擅长胰腺肿瘤、胃肠肿瘤、肝胆肿瘤的腹腔镜和机器人微创手术;他手术技艺精湛,是众多患者口口相传的“牟一刀”;他还是我国唯一参与制定“国际胰腺微创手术指南(IG-MIPR)”的核心专家(全球共16位)。他就是致公党浙江省委会社会发展与服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支部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胃肠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牟一平。
躬身入局 十年磨一“刀”
胃肠和胰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病,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均被列入我国十大常见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胃肠胰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牟一平介绍,但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且显露困难,传统胰腺开腹手术常需较大切口、切除范围大、创伤大,且切口容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
20世纪90年代,腔镜技术被引入国内,为传统外科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这种微创手术切口小、视野清,术中出血少,患者创伤轻、恢复快。“以前是移山开路、工程量大,还可能因下大雨等因素而塌方中断;现在是打个隧道,要安全得多。”牟一平打了个通俗的比方解释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但所有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早年微创手术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很多病人心有疑虑,甚至有人议论“腹腔镜就是回家有大门不走,偏要爬窗户”。
面对不解和质疑,牟一平始终坚信外科手术“横刀立马”的时代即将过去,以腹腔镜等现代医疗技术为代表的外科微创手术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他的目标是将腹腔镜微创技术用于胰腺和胃肠疾病,特别是胰胃肿瘤的诊治。对于这把“无形之刀”,牟一平一“磨”就是十年。
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再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牟一平一路引领并见证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2001年,牟一平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腹腔镜胰腺手术,相继建立了一系列腹腔镜手术治疗胰体尾疾病的方法和流程。后来,他在此基础上熟练开展了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掌握了全程显露脾动脉和脾静脉的关键技术。2004年,牟一平团队又开始了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探索。从远端胃癌根治术到全胃切除术,从小切口重建到全腔镜手术,从器械吻合到腔镜下手工缝合重建……牟一平带领团队进行一个个技术创新。其中,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术为后续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胰腺与胃在解剖上相邻,腹腔镜胃手术与胰腺手术可以相辅相成。”牟一平说,成立“微创胰胃外科学”的时机已经来临。
2011年,浙江省开启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遴选,牟一平带领团队凭借在腹腔镜胰胃手术方面的实践积累,创建了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微创胰胃外科学”,并使其成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学科”年手术量达到了近3000台次,其中,牟一平个人一年就要完成500余台手术。“现在不少病人或家属听说需要手术,最常问的就是‘医生,这个手术应该是微创吧’?”牟一平欣喜地看到,微创胰胃手术技术日益成熟,社会效益显著。“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牟一平说。
以技载道 不负医者心
“机器修不好可以修第二次,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临床上,牟一平遇到的“命悬胰腺”的患者太多了,他总是安慰病人说“别担心”,并带领团队想各种办法,为患者争取一线希望。
61岁的老魏罹患胰头肿瘤。“当时我拿着检查报告找了好几个当地医生,都摇头说这手术做不了。”老魏回忆那段漫长而又艰辛的求医之路至今仍心有余悸,他知道医生说动不了手术意味着什么,“儿子还没成家,我不能就这么垮了。”所以当有朋友推荐他找牟一平的时候,老魏毫不犹豫就来了。
经过一系列检查,老魏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确诊,肿瘤侵犯器官多、范围大,需要同时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肾切除及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和重建。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被称为普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下腔静脉又是人体腹腔和下半身所有血流回流到心脏的大通道,加上肾脏切除,这台手术难度极高、不容有失。
看着忧心忡忡的老魏一家,牟一平安慰道:“先别担心,有我们在。”考虑到肿瘤累及范围很大,如果马上手术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治疗效果上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牟一平建议先进行病理穿刺,予以辅助性化疗,以便后期手术。紧接着,他又组织了多场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就手术方式、手术中的风险防范及术后的治疗方案等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
手术室内,牟一平和团队争分夺秒,与时间抢生命,由于胰腺位置深且固定,组织较脆,专家团队宛如在“豆腐上绣花”般谨小慎微。同时,还需要兼顾阻断下腔静脉,使身体下半身的血液暂时无法回流。经过了惊心动魄的10个小时,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胰十二指肠切除顺利!右肾切除顺利!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和整形重建顺利!”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多亏了牟主任,我才捡回这条命!”老魏术后在肚皮上仅留下5个微创手术孔,术后9天他就顺利出院了,他也对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
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有人跑遍大半个中国,只为寻“一线生机”。这也意味着,留给牟一平的问题更多更难了——有开过刀的或者做过其他多种治疗的,身体内的结构会变得更为复杂、脆弱。但患者的“绝处逢生”就是对牟一平最大的激励。“每一位患者对于医院来说可能仅是个体,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一片天。”牟一平说,作为医者,不管多难,要给患者一束光。
授业解惑 做好“引路人”
“彭老师谦和、慈爱,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对待学生亲如子女,谆谆教导。这些品质,如绵绵春雨滋润着我的一生。”牟一平感慨自己遇到了从医之路上最重要的老师——被誉为“医学泰斗”的彭淑牖教授。
作为一种传承,牟一平努力活成了恩师的样子,当好一个引路人。带教年轻医生,他总是尽心尽责、倾囊相授,一方面在手术等实操领域给予他们更多“练兵”机会,让他们在手术台上亲身感受、快速掌握实操技能;另一方面在科研上创造更多空间,一对一指导,让年轻医生主动学习,发现、讨论、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
“为医者首要‘以患者为中心’。”这是牟一平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除了“谙熟为医之技”,更要有一颗“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年轻医生们印象最深的是牟主任给他们分享的一则小故事:彭淑牖教授研制“胃减压肠营养同步导管”时,不顾自己高龄,硬要学生帮他把管子从鼻腔插入胃里,以此亲自体会患者的使用感受。这种“视患者如亲人、全心全意为患者付出”的精神令年轻医生们深感震撼和钦佩,他们对牟一平一直教导的“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善于术后”的原则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在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牟一平在带教中也格外重视“拥抱新技术、探索新方法”。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普及,外科学面临更多发展机遇。“新设备、新技术和医生之间不是割裂的。”牟一平说,“刀枪剑戟,形状不同,功用各异,侠客需要趁手兵器,这就像外科医生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病人病情和更及时地挽救病人生命,也需要及时学习接受新事物一样。”他鼓励年轻医生勇于突破常规,根据临床需求提出新方法,包容并理解他们跟自己“唱反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牟一平说,只有时刻保持探索精神,才能在“生命禁区”蹚出一条希望之路。
如今,牟一平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熠熠生辉,而牟一平始终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扮演了一个传承的角色。“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钻研,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的挑战!”牟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