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众!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位于湖州长兴的太湖龙之梦乐园迎来了海量游客。逛古镇、看动物、玩滑雪......大家徜徉在太湖之畔,乐享假日生活。“5天假期,我们共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近全县接待游客量的50%。”太湖龙之梦乐园负责人童锦泉表示。 近年来,长兴县委统战部积极探索“统战+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联动各方统战力量,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文旅项目,有力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升级。据悉,长兴县在“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中位列第三。 乡贤发力推动文旅项目招引 离城不离尘,在森然谷的草坪上,有“田园自然、亲子野趣”的滚烫生活,也有“小众、精致、轻奢”的美学仪式感。“五一”期间,长兴森然谷频频亮相于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成为一处新晋网红文旅打卡点,然而2022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杂草丛生的荒野山谷。 2022年,一次长兴旅游途中,沪商钱泓言偶然发现了画溪街道的一块废弃山谷,非常适合开发成为露营营地。想法能不能变成现实?钱泓言第一时间联系了长兴好友、乡贤周国旗。周国旗随即带领钱泓言参加了当地的乡贤议事会议,并向当地党委表达了相关想法和疑虑。为此,长兴县委统战部迅速联动当地文旅、自规、商务等部门为钱泓言量身打造了项目落地整体方案,并协同乡镇常态化开展政策咨询、流程辅导等服务,短短10个月的时间,近1200万元的投资让占地300余亩的广阔山谷大变身,成为长兴“画里慢乡”示范带的一个新亮点。 “在长兴投资创立森然谷,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得益于近年来长兴优质的营商环境,且这块地也与我的规划理念高度契合,我坚信在长兴投资一定能收获成功。”回顾森然谷创立的过程,钱泓言动情地说。 近年来,长兴县委统战部按照“党委主导、产业发展、群众增收、集体受益”的原则,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通过异地商会、乡贤联络站和本地商会、乡贤联谊会双重推进,大力支持新乡贤携文旅产业落地。目前,16个乡镇(街道、园区)已有乡贤回归或招引的文旅项目33个,“新乡贤+项目”的发展模式正成为长兴县文旅产业的强力“助推剂”。 民族融合丰富文旅内涵 今年3月,在长兴县和平镇举办的“茶香千古韵 桃杏四海情”2024湖州长兴·和平镇第五届白茶采摘节启动仪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连线,让全体与会人员印象深刻。连线中,长兴县云参加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七届乡村文化体育旅游节暨柯坪县“湖柯万里情· 桃杏迎春来”第八届杏花文化旅游节,两地文旅集团云签订了宣传推广、产品互销、人才培养、引流等合作协议,开创交流互动的新形式,进一步增进两地心心相印的“一家情”。 柯坪与和平的文旅之缘是长兴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落实旅游促“三交”系列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兴县以“五同共富·幸福家园”民族融合为主题,创新开展文旅融合版“五同共富·相约四季”专项活动,有力推动了各族群众在享受美好风景、体悟优秀文化中实现交往交流交融。 “以前只在儿子的电话中听到‘长兴’,没想到现实的长兴这么美!”今年“五一”假期,来自新疆柯坪的买买提大叔跨越4600多公里来到了长兴,看望在这里工作的儿子。5天假期,在家人的陪同下,先后游览了陈武帝故宫、大唐贡茶院、十里银杏长廊等多个长兴热门景点,不仅体验了长兴的优美风景和浓厚人文,也切身感受到了民族融合、团结进步的友好氛围。 截至目前,长兴县已先后举办“多彩浙里·富美长兴”“长汶融情”等文旅活动15场次,发放民族团结进步文旅惠民券960余份,推送5名民族地区群众担任文旅推介官,推介柯坪、汶川、庆元等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地区农副产品90余种。 网络助推扩大文旅影响 湖州百驴旅游科技有限公司是长兴县一家专注为游客提供民宿、农家乐在线预定服务的电商平台公司。“五一”期间,在长兴县新联会副会长、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臧新泉的带领下,公司团队奔波于各乡镇(街道、园区)网红景区、古村落等开展实地采风活动,并以短视频的形式向游客推介长兴文旅。 “这几年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已成为湖州的一张‘金名片’。怎么把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我觉得网络媒介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臧新泉推动下,百驴旅游先后与百度、微信、小红书、抖音、快手等深度合作,投入营销费357万元,向全国推介湖州景点、民宿、农家乐等文旅产品,自2023年以来,已累计在各大社交媒体发布宣传视频268个,总展现量3995.86万次,点击量265.85万次。 近年来,长兴县积极引导网络名人、网络达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将网络平台活跃的高流量转化为助力乡村文旅发展的正能量,先后打造了“三农黄哥”“凤羽兰博”“紫笋茶姐姐”等文旅网红品牌,从景点推介、攻略策划、土特产销售、国兰及茶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高质量的推广。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对网络动态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引领他们参与地方文旅活动,不但能进一步扩大当地文旅影响力,也能为他们自身带来更高的网络流量,从而实现双向奔赴,形成网络最美文旅‘扩音器’。”长兴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派集智促进文旅提质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浣溪沙·寄严荪友》中的两句,也是长兴县八都岕十里银杏长廊的真实写照。在约12.5公里的狭长范围内,3万株原生野银杏向阳而生,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树有2700多株。每到深秋时节,杏叶纷飞,满目金黄,成为了各地游客,特别是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 但八都岕的银杏林也曾经历过一段“至暗时刻”。前几年,随着部分古木年岁增长,以及大量游客蜂拥涌入,“长廊”面临树木病害增多、景区配套更新不及时、旅游升级滞后等问题,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 为此,在长兴县委统战部的牵头下,通过农工党湖州市委会、农工党长兴基层委、农工党浙江农林大学支委会以及当地乡镇(村)多方合作,成立了湖州市首个党派多级多地多方联创基地——“十里银杏·美丽长兴”基地。45名农工党专家组成养护队,带头落实银杏科学养护技术,同时开展“银杏养护”系列讲座,为278名村民举办专项培训12场次,解决问题500多条次。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长兴林城的北汤村,作为曾经的贫困村,九三学社长兴县基层委与北汤村“两委”协商确定,将蔬菜、水产、花艺、休闲旅游作为北汤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由长兴县委统战部协助对接省农业厅九三支社下沉帮扶,先后建设了千亩太湖白鱼生态高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和千亩芦笋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其中芦笋每亩利润高达20000元,成为湖州首个“全国蔬菜标准园”。如今北汤村已从贫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集体年收入从不足3万元跃升到230万元,同时顺利取得全域旅游牌照,整村成为“3A”景区。 党派集智,文旅提质。近年来,长兴县委统战部深入发掘当地民主党派组织在人员、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民主党派“村派对”基层服务模式,多维度谱写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乡村文旅发展新篇章。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村派对”基层实践服务基地25个,并形成了“多级多地多方联创共建”党派服务工作品牌。